-
缅怀南仁东:曾舍高薪回国 一年工资等于国外一天
关键字: 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梦想,从大窝凼飞向宇宙
为了建造一个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南仁东琢磨了大半辈子,奉献了一生智慧,虽然他只愿做奠基石,但是,他的奉献和执着,已经带着一批年轻科学家的梦,带着“中国梦”,开始飞向了宇宙——
《大窝凼里的“中国梦”》
作者/裴季壮(原载于《紫光阁》2016年第9期有删减)
他的梦想并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是甘愿做奠基石。
建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是他,也是所有中国天文学界人士长久以来的梦想。广阔的视野与崇高的使命感,让他咬定大型射电望远镜不放松。四处游说,直至国家立项。
可以说,为了建造一个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南仁东琢磨了大半辈子,奉献了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而让人震撼的是,他的梦想并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是甘愿做奠基石……
在工程建设前期,每项重大的工程进展,他都要亲自到工地部署。一套绣着“南仁东”三个字的工作服威严地穿在身上。他所构思的FAST,一个500米直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要在钢索的牵拉下形成350米的瞬间抛物面变换角度。为这项创新,南仁东带着他的团队鼓捣了十多个年头。当高塔竖立起来后,每一次到工地,他总要庄严地攀登上塔顶,他那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的身影,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一代的科学家,应该为中国未来的腾飞做好准备……
年已七旬的南仁东,最欢快的时候,是像个孩子天真烂漫地在FAST圈梁上跑步。
他常常独自登上高高的塔顶,爱恋地俯瞰着整个工程的全貌。上坡下坎时,谁要是想伸手扶一下,他的手会用力一甩,脸上还会露出不悦。工地上的人都知道,年已七旬的南仁东,最欢快的时候,是像个孩子天真烂漫地在FAST圈梁上跑步。
从1994年提出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概念,到最为艰难的选址,再到攻克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与此前著称于世界的两个最大射电望远镜相比:一个是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另一个是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FAST的灵敏度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提高约2.25倍,并且在观测时会变换角度,接收更广阔、更微弱的信号。预计在未来10-20年时间里,FAST将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
2016年9月25日,贵州平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建成投入使用。
对于年轻科学家,南仁东的理想情怀,南仁东的思想作风,就像最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贵阳机场到大窝凼的直线距离大概170公里,但我们的车却行驶了近4个小时,一路上不知转了多少个弯。一会儿断路了,另走他途;一会儿又行驶在悬崖绝壁的公路上。
这个巨大的射电望远镜为何要建在贵州这样的地形地貌中呢?因为,射电望远镜要远离各种无线电波的干扰。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千米半径之内也没有一个县城。大窝凼地处喀斯特地貌群,到处是人迹罕至的山窝窝,具有天然的隔离性。如果在平地上挖出这样一个直径500米的大坑,是要耗资30多亿元的。
大窝凼旧貌
科学家们刚到这个坑时,喝的是天然的“浑水”,吃的是自带的冰冷干粮。几个青年人回忆起第一年冬天在这里的场景:冻得实在受不了,大家不得不砍下一棵树,燃起篝火,相拥着熬过了一个漫漫寒夜。
大窝凼现场,工棚是三栋呈C形摆放的钢板房。一点一滴都能看出工地上的生活极其节俭。每个房间住四人,洗浴、厕所全是公用的,食堂里做的是大锅饭菜。大家说,南仁东老师到现场,也过着这样的“集体生活”。
为了FAST的建设,在这里工作的同志与亲人聚少离多。承担运行测试任务的一批年轻人,大多是家在贵阳的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毕业生,他们每个月才能回一趟家。不过说到自己的工作时,每个人又都充满着自豪之情。工地上的年轻人,每个人都会提起“南老师”。南仁东的理想情怀,南仁东的思想作风,就像最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亲身参与这样一个射电望远镜的建设,能让中国走在世界天文界的前列,使每个人都沉浸在追求梦想的忘我境界之中。
有这样的科学家,这样一群可爱的年轻人,多少个“中国梦”都会实现!
时势造英雄,越是复杂的工程,越能锻炼队伍。如今,500米直径、世界第一大、水平第一高的射电望远镜活脱脱地摆在了祖国西南那似乎只代表着贫穷的喀斯特地貌群中。
大窝凼,一个封闭的山沟,实现了南仁东建设世界一流水平远望深空望远镜的梦想。有这样的科学家,有工地上那样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不论多少个“中国梦”都会实现!
- 原标题:缅怀南仁东:曾舍高薪回国 一年工资等于国外一天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