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学院直播厅| 中美欧三学者对话(上):“美国只想削弱欧洲”
最后更新: 2025-03-27 08:43:20而对于太平洋这一边的中国来说,他们并非不乐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因为美欧之间的关系正在分崩离析。
·北约从未打算支持乌克兰,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理查德·萨克瓦:我想说3点。关于军费占GDP的比例达到5%,事实上我会希望进一步提高。现在欧洲或北约成员国正考虑把3%作为最低限度,华盛顿当然在背后做了巨大的推动。显而易见的是,防务责任的分担一直是华盛顿长期关注的问题。
但这只是看待问题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在于思考,欧洲真正面临的威胁是什么?如果我们要这样做,回到第一次冷战时期的防务开支水平,那么理由是什么?发生这种情况的战略背景是什么?
相比在军事化的问题上加倍下注(我认为长期来看这是一个错误),关于欧洲安全问题,我们正在犯另一个错误。正如另一个北约东扩的反对者,乔治·凯南在1940年代就提出,面对来自苏联的真实威胁,他从来都不主张采取军事化的回应,而是主张采取更多外交手段,实施更复杂巧妙的遏制战略。
当地时间3月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峰会 视觉中国
我希望能回归那样的愿景。所以,我们当然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维持战略平衡。但不得不提的是,正如马克龙过去常说的,欧洲的安全是否应建立在对抗俄罗斯的基础上?这将意味着另一场持续一代人的冲突,会把欧盟从一个注重保障公民福利的机制,转变成一个关注战争的集团。我们已经看到欧盟正在“北约化”,甚至到了非常令人不安的程度。这才是更大的问题。
最后,关于北约东扩这个关键话题,就其本身来说,我们可以批评北约,这些批评恐怕是它应得的。但你知道,我的观点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中期威廉·伯恩斯的看法,甚至是1997年的布热津斯基。
布热津斯基一直是北约东扩的热情支持者,可他总是说,必须在更大的安全条约或者是某种与莫斯科的稳定关系框架内,才能推动北约东扩。
因此,北约本身与北约的东扩并不是一回事,人们可以为北约的正当性找到理由,但问题恰恰出在北约东扩的方式以及未能建立起更大的安全框架上。显然,这本该包括华盛顿在北约的去中心化,组建一个包括华盛顿的新模式,一种真正的后冷战模式,而我们仍在探索。
所以我想说,作为一个欧洲人,我不希望整整一代欧洲人继续陷入这种状态,我们已经面临巨大的预算赤字。你知道吗?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债务占GDP之比已经超过了100%,我们根本负担不起。我们在谈论一场债务危机,一场影响波及一代人的经济危机,我们陷入了衰退。
欧洲正在战略上被边缘化,但这是一种自我强加的边缘化。为了让欧洲重新成为一个主要的博弈方,需要回归到我们的规范性基础上,而不是取消罗马尼亚的选举结果,不是操弄民主选举,不是成为一个虚假的地缘政治实体。
说到欧洲本应该成为什么样,我一直希望欧盟成为一个促进和平的机制,而不是一个带来战争的集团。
伊恩·布雷默:我当然对理查德说的很多观点表示同情,我认为他说的这一点完全正确,如果北约要扩张的话,应该放在更好地促进全球安全规范的背景下去做。
但这并没有发生,结果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形。要记得,在苏联垮台后,北约扩张了,但欧洲更加去军事化了。所有的北约军队数量、军费总开支、俄罗斯人在边境感受到的所谓“威胁”,总的来说是下降了。当时并不是美国人在说,我们打算扩大北约,我们打算为北约投入更多的钱。这不是事实。欧洲人也没有这样说。所以让我们明确这一点。
而且,北约的扩张也没有违背那些申请国的意愿。北约作为一个防御性质的联盟,各国通过民主投票选择加入,然后被接纳。这是一个基于主权做出的决定。我确实相信,各国应该被允许自主地做决定,加入任何他们想加入的俱乐部。
坦率地说,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当你把一个国家引进一个俱乐部,却没有真正打算让他们成为其中一员,例如乌克兰与北约的情况,对吧?又比如俄罗斯和“G7加1”的机制,土耳其和欧盟的情况。
正是这种情况会引发大量的反感,你会产生一种遭到了不公正对待的感觉,也会导致长期性的不稳定,这是不可持续的。
我的意思是,俄罗斯人从来没有被G7真正接纳,他们被邀请参加G8峰会,但是在会议的关键部分,俄罗斯人却没有资格参加,他们被迫坐在外面的接待室。所以,这让他们感觉比没有被邀请更糟糕。北约与俄罗斯的常设联合理事会也是这样。
2013年6月在北爱尔兰恩尼斯基林召开了最后一届八国集团(G8)峰会
乌克兰支持北约,但乌克兰从未收到加入北约的邀请。他们从来没有一份如何成为会员的行动计划。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对的,北约会持续支持你们;事实上不是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打算。
换句话说,乌克兰要么应该被允许加入北约,要么应该被排除在外,这两种结果我都不介意。我认为,这两种结果都足以打消俄罗斯人的动武念头。但现实却介于两者之间,导致情况变得更糟。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土耳其和欧盟也是如此。
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这种情况,政治领导人做出权宜之计,因为他们不想做艰难的决定,就把问题踢给未来。当未来的人们不得不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只剩下一手的烂牌。这就是过去几十年所谓的后冷战时期,我们看到的情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停战会谈俄罗斯节奏好,美国态度好,但乌克兰……
2025-03-26 15:44 -
醒醒吧欧洲| “中欧关系不可能出现转折点”
2025-03-22 13: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毛泽东如何挥就神来之笔,吃掉阎锡山的王牌部队“独2旅”?
2024-11-08 08:36 -
美国如何用“伏特台风”篡改证据抹黑中国?
2024-07-11 07:53 -
菲律宾是美国放在南海的“阳谋陷阱”,中国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国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