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武星:是什么促使韩国民众将选票投给了文在寅
关键字: 韩国大选文在寅韩国总统87年体制烛光集会“未来”可以看做代表安哲秀的一个核心形容词,他一贯高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口号,并强调其重要性。尽管许多韩国人,甚至年轻人面对诸多现实政治问题,他们都很了解国家经济的未来的确在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但他们还是认为解决现实问题比未来经济问题更重要,因而选择了“现在”。
最后,以洪准杓候选人为代表的“保守”,他和他所属政党的战略是非常单纯的。众所周知,竞选初期,他的政治基础,即保守政党的地位是相对不平衡的。在如此艰难的基础上,洪准杓宣布参加本届大选,当时很多人怀疑他能做什么。随后,经过了五次电视台讨论会,他的支持率从3%瞬间大幅上涨,最后达到了24%,但这不是奇迹,而是预料之中的结果。这一数据与反对弹劾朴槿惠的20%支持率是一脉相通的,是永远不变的韩国铁杆保守支持者的比率。由此可见,投洪准杓候选人的24%选民,其中不少选民的投票目的不是选总统,而是集结分散的保守势力,他们针对的就是在明年举行的韩国地方选举上,恢复保守政党的政治地位。
文在寅与安哲秀
“87年体制”的完成
“87年体制”是指前任总统全斗焕发表“4·13护宪措施”声明,以拥护明文规定的间接选举制的原有宪法,这引起了民主抗议,韩国就此引进了总统直接选举制度而形成的政治体制。此后,韩国从卢泰愚到朴槿惠一共举行了6次大选,维护并巩固了民主主义制度。
尽管如此,国内很多政治家都说韩国政治尚未进入民主主义完成阶段。因为1987年以来,4位保守政党候选人和2位进步政党候选人被选为韩国总统。保守政党作为朴正熙、全斗焕军事政权的政治流遗产,国政运营基调都放在以社会不平等为担保的经济成长和体制巩固。进步政党则将国政焦点放在分配与平等,政府向国民不断呼吁肃清腐败。
但韩国面临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国民形成了唯一追求经济成长的一边倒思想,忽略了民主政府的呼吁。其结果导致1997年举行的大选中,进步政党候选人金大中(DJ)不得已要通过当代朴正熙的核心人士、保守政党候选人金钟滗(JP),形成“DJP联合”才能当选,而卢武铉也是通过与保守政党候选人郑梦准进行候选人单一化,才争取到了胜利。即从李承晚、朴正熙政府至全斗焕政府,当时军事政权下的政治人物及其所属政党的总统候选人,都从“87年体制”以来继续发挥了总统当选的绝对作用。
然而,本届大选活动期间,文在寅却没有与保守政党候选人进行单一化,凭借一已之力以明显优势当选韩国总统。这意味着韩国的“87年体制”,经过了30年的艰难历程,终于实现了完整的民主主义体制。所以有评论认为,文在寅的当选意味着韩国民主主义的完成。这是韩国进入新政治时代的第一步,我们期待文在寅政府为建设更坚实的民主主义国家打好基础,实现社会改革。
新时代,光华门总统
如朴槿惠此次被弹劾一样,历任韩国总统总是难逃腐败魔爪。按照苏格拉底的政治思路,所谓民主政体是任何人都能参政的政治制度。任何人参政的结果导致政治变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的政治将导致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导致整个社会的腐败。
过去60年,韩国政治是腐败和堕落的历史,而韩国社会腐败的最大标志是没有人说“正义”,若说了就会被受歧视。在韩国社会,连年轻人也不说“正义”,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无论何时,年轻人是纯粹的、理想的。然而,年轻人站在就业、挣钱、结婚等各种现实问题上,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政治,而是自己。这种环境和氛围是腐败的政治家和成年一代所造成的,是他们应要承担的责任。
曾经我并不支持卢武铉总统,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正义”,但应该承认,卢武铉执政时期,韩国的民主主义是最发达的,韩国的政治是最清廉的。韩国有句话叫保守是腐败而亡,进步是分裂而亡,这是说明韩国政治时总会提到的修辞。“闺蜜干政”事件所引发的朴槿惠下台,展现了韩国保守政治腐败的悲惨结局,其结果是什么呢?韩国的年轻人成为政治改革的先锋队,都到光华门广场大声呼喊“正义”,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并且再次成功实现民主政权的执政。
文在寅是卢武铉总统的最后一任秘书室室长,我们对他的要求是再次致力于民主主义的发展。而我们希望他能够实现“平等的机会,公正的过程,正义的结果”的政治目标,开启新时代的韩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评论 18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71“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2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4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三年来首次,普京与马克龙通话
-
美财长: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过去
-
“《新华字典》例句称小孩是累赘”再引争议,多方回应
-
英国乐队在音乐节上高喊“以军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华田园犬
-
内塔尼亚胡证实下周访美,除了特朗普还要见他们
-
特朗普威胁后,日本表态
-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国人又不愿意干,我们快破产了”
-
是否会驱逐马斯克?特朗普回应
-
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