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亭:看《烽火芳菲》解答杜立特空袭日本的几个问题
关键字: 独立特尔烽火芳菲来华主助战洋人11月11日,以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日本以及后来中国百姓救助杜立特飞行员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烽火芳菲》在全国上映,不过影片篇幅有限,对于杜立特空袭日本的详细情况无法一一叙说清楚,对那段历史不很了解的人就难免有些不知所云,因此特撰本文来一番答疑解惑。
《烽火芳菲》海报,这部以救助杜立特飞行员为背景的影片11月11日起在全国上映
为什么要提前起飞
11月11日,以1942年4月杜立特空袭日本以及后来中国百姓救助杜立特飞行员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烽火芳菲》在全国上映,在这部90分钟片长的影片中,几乎四分之三的篇幅都是介绍空袭之后中国百姓如何救助美军飞行员的,而对杜立特空袭日本却着墨不多,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自然就会有些不知所云的感觉。
首先就是运载杜立特特遣队B-25轰炸机的美军舰队遇到了什么状况要改变计划提前起飞B-25?
当时盟军在太平洋上正节节败退,急需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所以想出了用海军的航母搭载陆军轰炸机的办法——当时美军没有独立的空军,只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陆航的轰炸机要比海航的轰炸机航程、载弹量都更大——航母起飞轰炸机后就立即掉头返航,轰炸机完成轰炸后则直接飞往中国着陆,这样既可以避免航母在等待轰炸机返航时遇到强大的日本海军的反击,此时美军舰队的实力远远不如日军;同时也解决了陆航轰炸机无法在航母上降落的难题,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好思路。
美军B-25轰炸机,美军想出了从航母上起飞陆航的B-25的“高招”
美军原来的计划是4月18日黄昏起飞轰炸机,在夜间轰炸日本本土,因为这些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夜间轰炸相对比较安全一些;然后4月19日白天在中国浙江衢州、丽水、玉山三个机场降落,加入在中国的美军第十四航空队留在中国继续对日作战。有些《烽火芳菲》的介绍中将杜立特特遣队的B-25也称为是“飞虎队”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
但是,4月18日早上7点44分,在距离日本本土1200公里的海域就被日军的巡逻警戒艇日东丸23号发现了,尽管美军很快就击沉了这艘小艇,但日东丸23号已经发出了告警电报,美军舰队的行踪彻底暴露了。
发现美军舰队的日军日东丸23号巡逻警戒艇
这样摆在杜立特面前就是一个两难的艰巨选择,如果继续向日本本土前进,还是按原计划在黄昏起飞轰炸机很可能还没到起飞海域就会遭到日军舰队的拦截,如果改变计划提前起飞,那么就会比原计划增加450公里的飞行距离,本来就计算得很紧巴巴的燃料很可能飞不到中国就用完了,而且轰炸也会相应提前到了白天,轰炸机遭遇日军战斗机拦截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经过一番考虑,杜立特最终决定还是改变计划立即起飞!
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
没有战斗机护航,没有无线电联系,燃料不足,这样的轰炸行动无疑是九死一生的危险之途,所以美国海军中素来以悍勇闻名的虎将哈尔西海军中将,这次美军舰队的总指挥都不由敬佩地感慨:“这显然是军事史上最勇敢的行动之一!”
就这样,杜立特特遣队的16架B-25轰炸机在4月18日上午9时许依次起飞,他们的起飞时间比原计划提早了8小时,航程也增加了450公里,为此每架轰炸机都多带了几个5加仑航空汽油的小桶,在飞行途中由炮手把桶里的汽油倒进油箱,然后再在空桶上钻上几个孔之后扔到海里,这样就能让空桶沉入海底,不让日军根据这些油桶的线索来发现美军舰队的航迹。
- 原标题:看《烽火芳菲》解答杜立特空袭日本的几个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4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59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3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