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第一天,先来回顾下2015十大反转新闻
关键字: 反转新闻十大反转新闻2015反转新闻2015十大反转新闻盘点2015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庆安枪击案僵尸肉反转新闻之三:男子开房就被抓
5月15日,杭州的李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每次出差住酒店都会被警察“查水表”,而且会被带到派出所里接受调查,有时还要“尿检”,甚至解开皮带、鞋带……后来,李先生向民警打听,得知了原来自己与一名尚在通缉的大毒贩同名,民警抓错了人。
但是,事件很快反转,杭州日报经“调查”,称“警方录入的信息并无错误”。李先生2013年在大连曾因为购买毒品被当地法院判刑7年,后可能因身体原因,改为监视居住。报道称,经过仔细核实,通过该男子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的图像,对比被警方抓捕后的“备案照”确认为同一人。网友大喊李先生这是“贼喊捉贼”,杭州日报官微更是在微博中称李先生是“影帝”。
本以为事件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新的剧情把该事件推向了高潮。杭州日报后来经过核实,发现“警方确实是录入信息错误”。并在官方微博发声明就称李先生是“影帝”道歉。而李先生也并非毒贩,只是有过“涉赌”劣迹。李先生承认,自己确实也有“案底”,之前在世界杯期间曾参赌被抓,才会有网上的那张“备案照”。
“男子开房就被抓”的新闻经历反转,再反转和媒体道歉。看晕过去的读者还是清醒表示:媒体认错态度还是好的。对于媒体的道歉,李先生也欣然接受,但是还是希望杭州日报能说明下,不然他在全国人民心中就是一个影帝。
反转新闻之四:“僵尸肉”是假新闻?
今年6月底到7月份,关于“僵尸肉”的新闻屡现报端,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令人提起冷冻肉就色变。
而这一切要从今年6月海关总署的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整治行动说起,当时不少媒体报道了这一专项行动,然而尽管走私冻品数量大、价值高,但并未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当时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一专项行动,然而尽管走私冻品数量大、价值高,但并未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直到6月23日,新华网长沙站一篇《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正式提出了惊悚的“僵尸肉”概念,这才拉开了这场反转新闻大戏的序幕。
随即,有关“僵尸肉”的新闻便呈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70后”猪蹄、“80后”鸡翅“太臭了,整整一车厢,打开门差点吐了”等说法挑逗着对于国内食品安全本就无甚信心的人们的脆弱神经,因此“僵尸肉”话题一出便迅速占据舆论头条,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一开始对此事有质疑的声音也早已淹没在众声喧哗中。直到7月10日事情出现发转,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质疑新华社的报道,称“僵尸肉”是假新闻,并公布了自行调查的记录,认为原报道中所指的执法单位并没有查获冰冻数十年“僵尸肉”的记录。
随后,原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反击,指责质疑者并未找到正确的调查对象,而且悄悄修订了“僵尸肉”的定义,反问“你眼中什么才算是僵尸肉”?她称,洪广玉作为“资深记者”,仅凭4个电话就臆断“僵尸肉”的系列报道是“嫁接演绎”,“作为同行我感到十分惊讶,同时不能不对你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表示怀疑。”
对于新华社记者的反击,洪广玉重申原报道缺乏具体案例的缺陷,并逐条批驳新华社记者的辩解。第一条就是“‘僵尸肉’的定义及命名问题”。
但是几轮争辩下来,双方都没有绝对的证据来压倒对方。
7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发布通告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对所有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海关均依法予以销毁。但是到底有没有“僵尸肉”,最终也没有一个说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林西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0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2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