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M2同比增长12.6%创六年新高,央行回应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5:3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3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路透社编辑: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情形下,央行今年继续降息的空间是不是会进一步受到挤压?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会加大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最近国内的消费需求在加速复苏,这种背景下,央行是不是对通胀的上升有所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我一个一个回答。
第一,关于降息相关的问题。刚才易行长已经说了,去年我们的企业贷款利率是4.17%,创历史新低,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总的取向,但是具体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综合考虑,相机抉择。一是坚持以我为主,把国内的目标放在首位。从目前来看,国内的经济好转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统筹增长和物价,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二是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三是统筹国际与国内,既立足国内,调控有度,又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加强预期管理,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第二,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这几年使用比较多,到去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共有15项,余额大概是6.4万亿元,这些工具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就是由结构性货币政策带动金融机构后续的贷款,这些后续的贷款才是金融机构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的时候也要注重“缓退坡”,不要急转弯。另外还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虑和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衔接。
第三,关于通胀。刚才易行长说了,我们去年的CPI涨幅是2%,过去五年、过去十年CPI涨幅也都是2%,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非常重视物价问题,我们判断,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从更长的时间看,外部环境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需求还在逐步恢复,虽然通胀的概率不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对通胀保持警惕。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封面新闻编辑:2022年末,我国M2同比增长11.8%,今年1月,M2同比增长12.6%,增速创下六年来新高,请问如何看待M2(广义货币)的快速增长?
刘国强:今年1月末,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延续了2022年以来较快增长的态势。
M2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体系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2022年以来,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了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逆周期调控的政策加大了实施力度,信贷保持较快增长,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
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间接融资主要是信贷,直接融资是股票和债券,我国的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金融部门六成以上,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间接融资会导致存款派生较多,推高了货币总量。去年以来,M2主要受间接融资体系资产扩张产生,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有所波动,理财等资管产品资金回到了表内,也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M2增速较高。如果我们把表内和表外进行合并,综合来看社会的广义流动性,增速约为9.4%。
另外,我国M2口径和主要国家也有一定的差异。我国M2口径相对比较大,对存款的期限和金额没有进行限制,其他国家有限制,比如美国M2里,定期存款只包括面额小于10万美元的部分,定期存款里面额大于10万美元不计入M2。欧央行M2中定期存款期限不超过2年。这些口径的差异也使得中国的M2总规模显得比较大。
总的看,我们在逆周期调节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力度是保持稳健的,我们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既着力扩大内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2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