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媒聚焦“经济答卷”: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38:23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总体向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优、发展动力更为充沛,意味着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且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康义说。
“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康义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下,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成之惟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服务业加快恢复、高技术产业增势较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系列亮点彰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一年,以稳为前提为基础,以进为方向为目标,我国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7.2%;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4%、19.8%。
在服务业方面,行业整体保持恢复态势,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5.6%。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3%、8.1%。
此外,货物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654亿元,增长10.5%;进口181024亿元,增长4.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2.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1%。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敏认为,2022年宏观经济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在结构转换升级中新的增长动力依旧强劲,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二是在保持物价平稳态势中实现了民生的有效改善;三是在扩大开放中外贸结构在继续优化。”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胡敏说,2022年,在巨大考验和冲击下,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3.0%的增长,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粮食能源保供稳价,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产量、早稻产量、秋粮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
满满的粮仓,稳稳的粮价。从价格看,2022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走出了与国际粮价飙升完全不同的行情。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2022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与此同时,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局面,我国着力保障能源供应,有效应对输入性通胀压力。2022年,我国煤炭总产量达45亿吨,原油产量达2亿吨,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超过1.2亿千瓦。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平稳运行。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重点燃煤发电企业煤炭综合平均到厂价每吨846元,同比下降13%,而国际煤炭价格则上涨了1倍以上。
“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形势保持平稳,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形成了鲜明对比。”康义表示。粮食和能源量足价稳,有力稳定了市场预期,成为稳物价的“压舱石”。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低于3%的预期目标,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编辑注意到,近期多个部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纷纷开出系列“民生清单”。
过去一年,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政府对居民收入保障加强,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5.5%,快于全部居民收入增速。民生领域投资增加,2022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6.1%,比上年加快6.6个百分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稳住预期,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师邓晓表示,通过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有效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必将整体好转
“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行走在北京街头,不少商圈客流迅速回升,餐饮、文娱等场所又开始排起长队,群众生产生活有序回归正常。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0.2%、2.6%;“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前5天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全球为之瞩目,社会高度期待。
“2023年中国经济一定会整体好转。”多位专家表示,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以及基数效应形成的一定支撑,我国生产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复,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
康义分析称,我国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链韧性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明显,新动能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宏观调控经验丰富。这些优势将给2023年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认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坚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带动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在具体政策建议上,多位专家聚焦内需消费领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当务之急。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针对这一现实问题,2023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同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利于恢复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等,从而全面促进消费和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表示,当前,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增多,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加快,以及鼓励“三孩”等生育政策加速落地,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消费有望加快扩容升级,并带动相关群体和家庭消费。
经济日报金观平:承压前行,殊为不易
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事非经过不知难。2022年,我们战疫情、抗大灾、稳经济,闯难关、应变局、化危机,一步一个脚印承压前行。这样的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是在疫情反复冲击、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得来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回首2022年,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极不寻常的“V”型曲线。1月份至2月份主要指标明显回升,实现良好开局。但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一度面临超预期下行压力,二季度前期明显下滑。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果断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最大限度形成稳经济合力,较快扭转了经济下滑,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个重要指标是稳就业稳物价。2022年,我国以粮食、能源为重点做好保供稳价,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速与年初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特别是实现了稳就业稳物价,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逐步有序推进落实,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显效,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拉长时间维度,过去5年,我们经受住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实现年均5%以上增长,好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别是疫情暴发3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有效应对了全球5波疫情冲击,在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实现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全球首位。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踔厉奋进,中国经济航船必将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 责任编辑: 夏雨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