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不适用于对别国发动贸易战的国家
关键字: 中国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汽车关税是迫于美国压力据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10日报道,“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汽车进口关税”……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并再次明确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实打实的举措和表态,收获了现场的掌声和舆论的赞誉。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激烈的背景下,也有人疑虑: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是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还有人别有用心的抛出“美国施压成功了”的论调。
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到主动扩大进口,中国早有安排
在一些人眼中,“中美贸易摩擦——美方施压——中方妥协——中方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相当自圆其说,甚至还有人能据此推出“美国赢了”的结论。
这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对于当今世界,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的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基于这一判断,中国这些年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具体举措不断出台。而这些都完全是在我们一贯政策主张基础上推出的,都是立足自身发展、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过去40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根据自身情况,中国一直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循序渐进。十八大以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不断出台,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十九大报告同样强调,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具体到今年进一步扩大开放,同样“有章可循”。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开放,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甚至连特朗普近日频频亮出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份报告也早已提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上述文件和报告白纸黑字,早已公布。中国立足自身发展需要,自行推出扩大开放新举措,但有些人非要把中国的战略抉择和当下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挂钩解读,这种罔顾事实的自行脑补,可以休矣!
2.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但别指望中国会在外部压力下门洞大开
“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在论坛上明确表态,再一次宣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他还同时点明: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这份真诚,人们足以感受到。
目前,我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生效实施15个,涵盖8000余种零关税进口产品。
自贸区协定之外,从2017年12月1日起,我国调降187项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
据世贸组织统计,我国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美、德、日等国。而且,未来5年,中国将预计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不过,对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也有自己的期待: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发达国家对正常合理的高技术产品贸易不再人为设限。
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更有自己的坚守,那就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有自己的主张、诉求和节奏,扩大对外开放绝不会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代价。谁也不能指望今天的中国会在外部施压下无节制、无原则地门洞大开。
3.世界将更清楚地看到,谁在拥抱开放,谁在开历史倒车
“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习近平演讲中的这一最新判断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这几天,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另一个则是挥舞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美国。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谁在顺应时代、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期待?谁在逆潮流而动、做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者?不言自明!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前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不无忧虑的指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政治氛围正转向排斥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挪威首相索尔贝格近日更是忍不住批评:“美国似乎成了自由贸易的主要威胁,与此同时,中国却成为自由贸易的主要捍卫国家。”
明眼人不难看出,中美贸易摩擦背后,正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矛盾,是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矛盾。美国的颐指气使、一意孤行已经让不少国家“看不惯”了。
韩国称将中止对美部分产品关税减让,作为对美国向从韩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回应。欧盟、澳大利亚等国也警告美国,设置贸易壁垒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威胁。
“中国是多边主义的最重要支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对中国作出高度评价。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在博鳌论坛年会期间撰文指出,中国的不断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这种论断完全正确,但需要补充一点: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将惠及不少贸易伙伴,但不适用于那些违反世贸规则、动辄对别国发动贸易战的国家!
- 原标题:中国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汽车关税是迫于美国压力?看事实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4-10 14:24:36
-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评论 74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评论 38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评论 191“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评论 111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评论 273最新闻 Hot
-
“世纪罪行”!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
两名共和党议员“反水”,特朗普点名:犯下大错!
-
乌军损失第三架F-16,飞行员身亡
-
俄罗斯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空袭
-
“940页法案,共和党人从头到尾给我念”
-
美学者又嚷嚷:在美国后院,中国要吞下整盘肉
-
特朗普:假新闻,这些人简直有病
-
她祖父是纳粹间谍?还参与“灭绝犹太人”?
-
塞尔维亚首都爆发大规模抗议,武契奇:外国势力煽动
-
普京与卡德罗夫17岁儿子举行非正式会晤,祝其新婚快乐
-
摩擦升级?洪森称柬武器可打击曼谷,泰方回怼
-
“CIA认定MI6内部有俄间谍,英国追查20年却一无所获”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中方回应
-
与中国竞争,电先不够了?特朗普拟“开闸放地”
-
德国对DeepSeek下手
-
千余官兵驰援!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