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息继续!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25基点 未来两年节奏会更快
关键字: 美联储加息中国加息美国经济中国跟不跟?
据《证券时报》称,多数分析师认为,对于美联储加息,中国将会跟随。但在加息方式上,各方还有争论。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明明认为,一旦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将加价进行逆回购,释放政策信号,增加利率或约为10个基点,幅度有所扩大。这一方式,和2017年基本一致。2017年,中国央行跟进两次(3月和12月),都是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调升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分别是10个基点和5个基点。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李超认为,中国央行可能就官定基准利率跟随加息一次。他认为,中美利差随国债利差不断收窄,而且2月通胀已经逼近3%央行加息阈值,国内经济表现超预期,为调整官定基准利率创造了空间。从技术层面上看,本周MLF到期央行进行加量续作,意味着下周大概率放弃使用MLF进行加息操作。
中国一旦跟随加息意味着什么?目前,市场存贷款利率已先于官定基准利率上行,即便央行提高官定基准利率,可能也仅是一个确认的操作,但是象征意义巨大。
楼市专家杨红旭认为,目前,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攀升至5.43%,相当于基准利率1.11倍。按上述全社会利率水平,以及考虑到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那么,2018年首套房贷利率还会继续攀升。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超过5%,银行给购房者发放4.9%或以下的房贷利率,变成了亏本买卖。至于二套房贷利率,上浮空间就更大。
近一年人民币兑美元走势
《证券时报》还说,无论是直接加息,或是继续公开市场化操作,对于预期的引导是关键。
中国央行的加息,以前是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近三年来,加息更多的是指央行在“结构性加息”,即央行通过调整逆回购(OMO)、MLF中标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利率等形式来进行,并没有进行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
有业内人士称,央行直接通过货币市场上游的政策利率上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态度,避免市场形成一个“宽松预期”,使得机构行为继续保持审慎。
尽管公开市场利率有所上调,但是考虑到全社会资金70%以上来自银行,社会融资成本并没有出现大幅攀升。因为在2015年底美国开启加息进程之前,中国在2015年5次降准降息。当年10月起,存贷款基准利率均创下历史低点。尽管美国持续加息,但是至今为止,国内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仍然维持在历史低位。
作为对标美联储基金利率的银行间利率——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走势,也颇能反映问题。2016年3月,3月期Shibor一度创下2.76%的低点。直到2016年底开始,央行强监管降临,抬高了银行间利率,加强金融监管,开启金融去杠杆之路,银行间利率才攀升了160个基点左右。
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走势平稳
官方:美联储等外部因素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小
刚刚走马上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于3月9日的人大记者发布会上就“在高借贷成本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央行是否仍将跟随美联储脚步提升利率”这一问题作出回应。
易纲表示,我们不仅仅要看名义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还要看实际利率,目前中国的实际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是相一致的,资金面上供给,也是比较平衡的。
至于是否加息,还要根据中国的货币政策,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进行综合考量。此外,目前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央行会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
新上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历史上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曾经导致美元比较快的升值,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但随着制约因素的增多,相关影响都在逐步弱化。
- 原标题:加息继续!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25基点 未来两年节奏会更快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最后更新: 2018-03-22 09:09:09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