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认罚61亿元股价大涨4.7% 发改委处罚轻了?
关键字: 高通反垄断高通反垄断罚单高通被罚发改委反垄断高通股价高通股价大涨高通发改委历时14个月的高通反垄断案终于结束,高通认罚61亿元人民币。消息公布后,该公司股价周二大涨4.7%。投资者显然认为,调查结束对高通而言是个好消息,跟高通3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比起来,这笔罚款数额并不大。此外,发改委的处罚并未改变该公司按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的模式,也没有强制取消高通的“反向授权协议”。
发改委跟高通的“过招”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尽管《纽约时报》等外媒渲染中国监管机构对高通“下重手”,但该公司股价的表现让这种说法不攻自破。那么,发改委的处罚是否有点轻呢?
对此,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10日表示,高通公司很配合我们的调查,公司总裁多次来发改委沟通,基于此,我们没有按照公司在华营收10%的最高标准处罚,而是减少了2%,按照8%的标准进行处罚。
发改委要求高通作出的整改包括:1.对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手机,由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改成收取整机售价65%的专利许可费;2.将向购买高通专利产品的中国企业提供专利清单,不再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3.不再要求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4.在专利许可时,不再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5.销售基带芯片时不再要求签订一切不合理的协议。
高通股价近日走势
高通如何“躺着赚钱”:整机专利费+反向授权协议
高通是一家美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市场份额占比近70%。三星、LG公司、中兴、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几乎都采用高通公司的芯片。
根据高通去年四季度的财报,在公司的收入来源中,芯片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 74%,专利授权费贡献了公司58% 的运营利润,在过去五年中高通的专利授权费收入高达 300 亿美元。
也就是说,专利授权费是高通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中国发改委的判罚,并未从根本上撼动高通这种“躺着赚钱”的专利授权模式。
业内人士透露,按其他芯片厂商,手机厂商需要向芯片厂商支付芯片价格5%左右的专利费,但高通却是按整机费用的5%收取。比如说整机3000元,高通收取专利费150元,而其芯片价格也才200元左右。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过去高通就是‘税务局’,不管手机赚不赚钱,都先预留这一笔支出给高通。”业内人士钟白曾这样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
在发改委的压力之下,高通的妥协是“打折”——对在中国销售的手机,由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改成收取整机售价65%的专利许可费。也就是说,高通的专利费率打了个六五折。
或许罚款和降低部分专利的费用对于高通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取消“反授权协议”将给高通造成重大损失。然而遗憾的是,发改委并没有强制取消该协议。
所谓反向授权协议,就是手机厂商只要购买高通的专利产品,就必须无条件把自己企业的专利产品,免费提供给高通使用和售卖。这项规定实际就是强迫其他企业把自己的知识产权拱手送给高通。
简单的说,自己的专利产品不但没能产生经济效益,反倒让高通公司拿去卖了钱不说,自己还要掏钱去购买。这样一来,中国手机企业投入研发得不到回报,竞争力不能提高,这样会影响创新的积极性。
近年来,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移动技术领域巨头。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累计专利授权量超过1.6万件;截至2014年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而在这个数字上,小米发明授权仅有10项,OPPO有103项。
高通商业模式中的有关霸王条款,无疑有利于缺乏专利的新兴手机厂商,但却严重损害了华为、中兴通讯等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的利益及创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的反向许可模式虽然不再强制,但高通仍可以向中国被许可人寻求反向许可。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博利在和中国媒体的连线中表示,以后“中国被许可人有了选择权”。也就是说,中国手机厂商既可以按照新的要约单独获得3G和4G专利授权,也可以坚持原来的许可协议。高通总裁德里克表示,“就反向许可,高通会与每个被许可人单独进行协商,这与高通过去的操作方式是类似的。”
多国曾挑战高通的专利计费模式
其实,在发改委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之前,已有多家反垄断执法机构试图挑战高通的专利计费模式。
比如,欧盟、日本、韩国等司法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对高通发起过反垄断调查。2005年10月28日,诺基亚、爱立信、NEC、松下、德州仪器以及Broadcom等六家公司向欧盟提起28项申诉,指控高通利用自己持有的CDMA技术专利限制竞争对手发展,这种行为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欧盟随后发起反垄断调查,但在与高通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后,诺基亚等六家投诉企业相继纷纷撤诉,欧盟委员会决定停止对高通公司尚未完成的反垄断调查。
又如,2009年7月,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指控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包括迫使日本公司签署交叉授权协议,以及阻止专利持有人进行专利维权。2009年7月,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对高通处以2.08亿美元的罚款,主要指控的行为是以是否使用高通产品为条件,对三星、LG等企业收取不同的许可费率。日本和韩国的反垄断调查程序仍处于漫长的程序之中。
2014年,在发改委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之后,欧盟、韩国均宣布将重新审查高通的有关涉嫌垄断行为,美国司法部也开始着手相关调查。
外媒渲染高通在中国被“重罚”
此次高通和发改委的过招以前者的“小胜”告终,然而,外媒却依然在渲染高通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一些西方媒体称,中国反垄断调查多针对外国公司,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利用反垄断调查巩固本国企业。
《纽约时报》甚至在文中渲染“这一裁决开辟了中美经济冲突的新战场”,“跨国公司是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受害者”。
彭博社称,此次调查结果可能为在华面临调查的其他外国企业提供指引,微软和三星也是中国调查机构的目标,引发外界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利用这种调查来巩固本国企业的担心。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不少外国公司在中国受到反垄断调查,外国公司纷纷抱怨中国反垄断法只针对外国公司。
《华尔街日报》以“高通罚单显示中国立场强化”为题称,中国对高通开出的近10亿美元罚单标志着其大规模反垄断行动正在对世界范围内的业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过去两年在反垄断问题上日益展示监管力量,对技术、汽车和奶粉等多个行业发起违规调查。中方的强硬立场遭到美国和欧洲企业的抱怨。
《纽约时报》的评论更离谱。该报说,对于在华外企而言,这是时代的标志,近来它们都面临涉及腐败、垄断和逃税行为的更密切的关注。高通表示调查结束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即便如此,“这一裁决也开辟了中美经济冲突的新战场”。虽然北京方面表示外国公司只是更大规模行动中的一部分,但跨国公司认为,它们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受害者”。知情人士透露,去年11月访问中国期间,奥巴马总统特别提到了反垄断调查。文中还称,新的调查力度使得外国科技公司重新思考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荣鼎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丹尼尔·罗森说:“美国一些大的科技公司感觉它们成了攻击的靶子。”(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杨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20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76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53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