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知识局:叙利亚战火中的帕尔米拉古城
关键字: ISIS攻回帕尔米拉古城叙利亚政府ISIS叙利亚政府军帕尔米拉叙利亚政府军阿勒颇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毁坏ISIS破坏古文物前段时间,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帕尔米拉古城再次被ISIS武装分子攻占。叙利亚政府军曾于今年3月从ISIS手中夺回帕尔米拉,然而最近政府军显然将主要力量集中到收复重镇阿勒颇,被ISIS在帕尔米拉偷袭成功。
在被占领期间,帕尔米拉古城遭ISIS严重破坏,虽然盗取文物是ISIS攻占帕尔米拉的一大原因,但帕尔米拉重要的战略位置也使其必然为双方所争夺,关于这一点,其辉煌壮丽的古城本身,便是最大的证据。
帕尔米拉被誉为“沙漠中的新娘”,广阔的沙漠和恢弘的建筑组成了现在的帕尔米拉古城,这种沙漠失落文明的形象,颇似众多掩埋在新疆沙漠中的古城。而他们曾经繁荣的原因也是一致的:水源与商业。
帕尔米拉位于西亚新月沃地的中间位置,新月沃地分为西部的埃及—西亚裂谷带和东部的两河流域,两者在西亚裂谷带的北端最为接近(阿勒颇)。
然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若能从两河流域下游拉一条直线前往西岸的众多港口自然最好不过,然而在两河流域与西亚裂谷带相夹的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却广布沙漠。这样大范围的沙漠地带无疑阻碍了两者之间的交流,进而阻碍了两河流域背后的印度洋与西亚裂谷带背后的地中海之间的交流。
但这块沙漠地带也并非无法穿越,只要适当距离内有绿洲作为中转站即可。西亚裂谷带地区的降水依赖于自西而来的海洋水汽,沿海山地所拦截到的水源使得“留着奶和蜜之地”成为可能。
虽然山地西侧(迎风坡)的降水明显多于东侧,但有总比没有好,在沿海山地向东延伸部分(前黎巴嫩山脉)的山脚下,我们找到了帕尔米拉,从巴格达出发沿幼发拉底河到代尔祖尔、穿越沙漠地带至帕尔米拉、至大马士革、至沿海众港口,无疑是一条可行的路线,而代尔祖尔—帕尔米拉—大马士革这一段的商品流通,在古代则是由骑着骆驼的阿拉伯人负责。
“帕尔米拉”源于希腊语,在叙利亚阿拉伯语叫“泰德穆尔”,原意均为“椰枣林”。代尔祖尔—帕尔米拉—大马士革
如果只是一个重要的商栈,帕尔米拉似乎没有必要建立众多的宫殿和神庙。
然而,帕尔米拉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段(也是盛极而衰的时段)也曾建立一个“帝国”。自从罗马帝国扩张至新月沃地,帕尔米拉就在当时中东地区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帕提亚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承担商品中转站的作用,并大获其利。
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之间的帕尔米拉
然而当罗马帝国在立国将近三百年时,内忧外患不断。东方的帕提亚帝国则在公元224年被波斯人建立的萨珊王朝取代,新生的萨珊王朝向西扩张,击败罗马(甚至俘虏了罗马皇帝),并占领了罗马的叙利亚行省。
此时,帕尔米拉乘机在沙漠中击败了回师美索不达米亚的波斯军队,取代了萨珊帝国在叙利亚行省的地位并宣布独立,在帕尔米拉国王奥登那图斯与著名的“芝诺比阿女王”的先后领导下,沙漠城市出身的帕尔米拉向周边扩张,并成为埃及与半个小亚细亚的主人,大有在中东地区与罗马、萨珊鼎足而立之势,甚至希望向西取罗马而代之。
可惜罗马帝国气数未尽,军方出身的罗马皇帝奥勒良东征,在安条克和厄麦萨(今霍姆斯)两场战役中击败女王,攻至帕尔米拉城下,城破,女王败逃被俘,奥勒留以黄金锁链铐之回罗马,其结局众说纷纭,不详(毕竟是一位美艳女王)。
而在这次崛起中迅速扩建的帕尔米拉城也被罗马人严重破坏,从此一蹶不振,只给后人留下一座古城遗址。
极盛时期帕尔米拉“帝国”大致势力范围
即使帕尔米拉在历史中沉默了一千七百余年,其遗址还是在1957年被挖出来了(挖石油管道时发现)。古城格局保存较为完好,我们甚至可以依现有遗迹想象当年的辉煌景象。
帕尔米拉古城位于河道(al-Qubur)北侧,在古城东北则是现代的帕尔米拉。古城城墙遗址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著名的贝尔神庙和巴尔夏明神庙均位于城内,城外西北方高处有一处守卫城市的要塞。
帕尔米拉(泰德穆尔)与帕尔米拉古城
- 原标题:丝路古城 | 叙利亚战火中的帕尔米拉古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23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1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2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