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絮:四国宣布“抱团研发导弹”,欧洲防务工要支棱起来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棉花絮】
随着美国人宣布F16战机将飞翔在乌克兰上空,欧洲的四个大国也宣布将针对俄罗斯的威胁,开发可以打到莫斯科的远程导弹。
根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这四个北约欧洲成员国家希望开发射程超过1000km,可以攻击莫斯科的新型远程巡航导弹。此外也有传言称,新型导弹最终可能会是一款射程可达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
粗看新闻,不禁会让人觉得在俄乌战争开战两年半以后,欧洲人似乎终于要在防务领域支棱起来了。但是细究起来,似乎这个导弹计划似乎从被人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并不那么让人安心。
为什么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
这次联合起来的四个国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毫无疑问,关心这件事的人,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是这四个国家联合呢?
这是因为经过美国多年在欧洲的渗透,不仅仅挪威和英国、丹麦等国和美国变得更加紧密,哪怕是目前芬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执政政府背后也有一定的美国影子存在。更不用说现在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已经成为北约中的异类。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能坐下来联合起来一起研究撒手锏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虽然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努依旧极力拉拢英国参与其中,但由于英国国防部坚持认为新武器必须完全在英国研发和组装,这几乎意味着英国人已经在事实上婉言拒绝了这个计划。
所以这次的研发和资金实力肯定不如2017年25国联合研发新武器、对抗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时那般壮大。
这四国中,德国和法国作为欧洲强国,虽然也受美国影响,但是他们都拥有相对完备的工业和军工生产体系,都没有采购F35战机。意大利和波兰两国也基本坚持自主研发或与欧洲其他国家联合研制,而不是一味地高价采购美国武器。所以在地缘政治和军事需求的牵引下,四国走到了一起。
欧洲四大国研发杀手锏武器目的
四国研发杀手锏武器的需求导向非常明确。首先直接原因就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中指出的那样,对准了俄罗斯莫斯科。
此前,前美军驻欧洲司令本·霍奇斯就说过“拥有远程武器会使每个俄罗斯基地,每个后勤枢纽,炮兵阵地和总部都变得很脆弱。只要使用远程武器轰炸克里米亚,让其海军、空军和后勤部队无法在那里稳定运作,那么我认为乌克兰军队将取得非常重要的成功。”乌军也在俄乌战场上实践了这个观点,在2024年7月11日在哈尔科夫的利普齐方向的激烈交火过程中,乌克兰军方就使用法国援助的AASM“锤子”制导炸弹对利普齐以北的俄罗斯后勤和指挥所发动了大规模空袭。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获胜的机会非常大。由于此前特朗普又公开表示美国不能用如此高的军费再“白白供养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安全”,所以他一旦上台之后,欧洲国家必须在放弃美国的庇护,提高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或者足额向美国缴纳保护费中做出选择。所以之前马克龙曾公开称特朗普可能的当选为“灾难到来”。
特朗普可能归来资料图
于是法国和德国计划在生产军事装备方面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某种层面上也是一种未雨绸缪。
当然这也是欧洲四大国在技术上进行寻求突破,进一步提高其欧洲防务的独立性的一种做法。之前美国就推出了“霸王条款”国际武器贸易条例,条例中规定美国有权对使用该国技术的武器装备进行管制,并阻止这些武器的出口。
之前欧洲国家使用的武器多有美国技术,空客在民航领域目前对美国波音的领先也似乎让欧洲看到了武器自主研发并出口的未来。而斯诺登公开爆料“棱镜门”事件,也让欧洲一些国家感到担忧。所以通过自主研发新型远程导弹,欧洲希望可以在武器发展和出口上寻求突破。
最后,价格方面的考虑也是核心之一,就在欧洲通过新一轮军事援助乌克兰法案的前几天,美国最大的武器制造商就将其对外产品价格整体提高了5.7%。这是非常明确的趁火打劫行为。
欧盟经济之前已经被美国的辉瑞和军火商严重抽血。俄乌战争后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北溪管道被炸更是导致其内部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欧洲去工业化,最终导致其财政开支捉襟见肘,很难持续性向美国购买高额军火。
在这个背景下,看着东边的韩国在自研武器道路收获满满;而日本国防开支节节攀升,但却越来越依靠美国军购,军工业一蹶不振后,欧洲四大国或许受到了启发。
过往欧洲武器在俄乌战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从俄乌战场的现实角度,欧洲现在也确实急需新式武器来应对现实军事威胁。现在西方大量援助的武器都已经无法改变乌克兰目前已经被动挨打的局面。
美军退役中校丹尼尔∙戴维斯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表示,“乌克兰没有在军事上击败俄罗斯的方案,拥有什么资源都无济于事。俄罗斯太大,资源无限,配套齐全,乌克兰无法在战场获胜。”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曾表示尽管有来自西方的大量援助和反俄制裁,乌克兰根本无法获胜,所以他反对向乌克兰提供违反北约的武器。这或许导致了他被一位疑似狂热的支持乌克兰分子刺杀。
而欧洲武器在俄乌战场的表现也是喜忧参半,没有能够足够改变战场局面的武器出现。不仅仅是斯洛文尼亚向乌克兰提供的M-55S等老式坦克表现乏善可陈;哪怕是整体表现远高于美国主战坦克的欧洲军事工业的骄傲,德国豹2系列坦克,也是频频被摧毁。
火炮方面,欧洲虽然总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至少数百门包括英国L118榴弹炮、“凯撒”卡车炮等牵引式榴弹炮和自行火炮,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同时也有不少被击毁的报道。
英国的“风暴阴影”导弹表现虽然相对比较好,拥有袭击炸毁俄海军黑海舰队指挥部,空袭克里米亚大桥等战绩;但我们也看到其表现出相对威力一般,突防率乏善可陈的毛病。该导弹就被俄罗斯防空部队拦截并击落几乎成为它的日常。网上不仅有人爆出了该导弹在空袭目标期间的飞行画面,俄罗斯方面甚至还多次公开展出了他们所拦截到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残片。
俄罗斯拦截的“风暴阴影”导弹残片作者供图
部分原因是这种导弹选择了低空突防(贴近地面100米)模式,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敌方光电系统所探测到。再加上它的飞行速度只有约0.9马赫,别说先进防空系统,就是现代的高射炮也可能把它打下来。
同时虽然“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增程型射程可达650公里,但普通型却连300公里都不到。这也是欧洲各国急需开发出一款可打击敌方纵深目标导弹的原因。
更加紧迫的是,由于欧洲冷战尤其是包括老旧的米格战机和T72坦克等苏东冷战武器库存已经几乎枯竭,欧洲援助乌克兰武器正在被迫转向援助库存乃至现役的美制武器。
欧洲是时候考虑一下相对新的武器援助完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海鲲”昨再次下水,据称已安装潜望镜与蓄电池
2024-07-16 18:48 -
罗斯福号即将进入红海
2024-07-16 15:07 -
“锻刀是为了不拔刀”?钧正平:不彻底反思的日本没资格说这话
2024-07-16 07:18 日本 -
发射近800枚导弹后 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返回母港
2024-07-15 16:37 -
今日16时起至21日,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2024-07-14 16:52 中国海军 -
中俄“海上联合-2024”军事演习开幕
2024-07-14 15:42 中俄军演 -
中俄军队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相关海域开展联合巡航
2024-07-14 14:50 -
东海某海域,战舰出击!
2024-07-14 10:54 -
F-35交付即将重启,但新飞机暂时只能用于训练
2024-07-13 17:57 -
中白陆军联合训练进入适应性训练阶段
2024-07-13 11:29 -
外媒关注中国向印尼出口“潜艇+驱逐舰”组合
2024-07-12 20:52 -
航母山东舰曾出现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国防部回应
2024-07-12 15:23 中国航母 -
罗马尼亚签单购买韩国K9自行火炮,成为第9个外国用户
2024-07-11 18:42 -
布林肯:F-16今年夏天到乌克兰 专家:难说
2024-07-11 17:50 -
美国2026年起将在德国部署远程武器,包括研发中的高超导弹
2024-07-11 14:01 -
潜水员骗补,舰员违规触密:日本海自约200人涉及“不正行为”
2024-07-10 21:07 -
防备俄罗斯,立陶宛要退出《禁止使用集束弹药条约》
2024-07-10 16:29 -
170万变55万 “欧洲生产炮弹能力被严重夸大”
2024-07-10 16:01 -
美军两艘航母因蒸汽轮机故障导致维修时间增长
2024-07-10 14:56 -
中国与阿联酋将在新疆举行“猎鹰盾牌—2024”空军联合训练
2024-07-10 10:21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18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50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4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