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晨:“9·11”十四年后的阿富汗
关键字: 阿富汗阿富汗局势塔利班喀布尔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阿富汗安全吗阿富汗恐怖袭击阿富汗塔利班几天前,我在喀布尔街头,穿着阿富汗潘杰希尔地区的民族服装——一身浅褐色阿富汗长袍,褐色花格围巾,深褐色圆帽——与阿富汗的大地同样的颜色。“马苏德将军帽!”热情友好的阿富汗人见到我这身装扮,都会这样叫。
身穿“马苏德装”的作者
马苏德是阿富汗著名政治和军事人物,他的标准装扮就是我这一身。2001年9月9日,他被伪装成记者的塔利班刺客暗杀。两天后,两架客机撞向美国纽约世贸大楼,是为9·11恐怖袭击。此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十年后击毙了本·拉登,但那次爆炸的余波今天依然回荡在整个世界。
我走在喀布尔最主要的一条商业街上。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花街。不难想象,这条街过去是卖花的。阿富汗人生性其实是浪漫多姿的,只是无尽的战争,让反抗与坚韧成为这个民族的代名词。
喀布尔花街
如今的花街,主要卖各种阿富汗特色商品,尤其是著名的地毯、青金石和藏红花。生意很冷清,整条大街上几乎就只有我们一行人。陪同我的是阿富汗前驻华大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还有司长的儿子。“喀布尔很安全,不用担心。”司长这样对我说。这也是在阿富汗经常听到的声音。9月5日,喀布尔因为一场会议而全城戒严、放假,我也是参会者之一。大使和司长特别提出,要陪我上街,而且司长还带来大儿子亲自担任司机兼保镖。不用说,除了普什图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外,也有这个意思:“看,我们阿富汗很安全,而且我们大使级干部甚至还有家人一起陪着你!”
喀布尔街景
来阿富汗前,我与本单位签署了保证协议,承诺只在酒店呆着,不发生与会议无关的外出(大意)。申请签证的时候,也是第一次被使馆工作人员这么问:“你真的确定去么?”我的这条微信下面有100多条留言,大多都是关心我的安全问题,祝福基本上都是预祝平安回来的。可见,阿富汗在我们印象中是多么不安全的国度。“乱邦不入”,这是一个微友的留言。
喀布尔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喀布尔,和平之城”
尽管有了很多心理准备,实际的安保措施还是让我诸多不适应。行李箱的锁被砸开,里面的东西倒是一件也没少,但毫无疑问被“重新整理”了一遍。一辆红旗车停在机场的贵宾室前,直接把我和行李拉上了车。副驾驶是一位英气逼人的警卫,配一把手枪。后面跟着一辆警卫车。到了酒店,一道厚重的铁门缓缓打开,车开进去,里面还有一道铁门,身后的这道铁门缓缓关上。我被两道铁门全封闭地包在这里。就在这一刻,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我来到了阿富汗。
重兵保卫的喀布尔使馆区
酒店的保卫比住客多。只有十几个参会外国学者被安排在这间酒店,但保卫却是里三层外三层。酒店院门外是一个班的国防军,两道铁门之间有三四个警卫,铁门里面还有两个持枪的护卫,酒店前台前还有一道安检。高高的院墙上是锋利的铁丝网。酒店前的路早已被封,只有我们的车可以进出。当然,这并无法回避这座酒店曾经被炸过、并造成死伤的事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评论 184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评论 39“《士兵突击》该拍的都拍了,我没糟蹋这部剧” 评论 64北约叫完“爸爸”,欧盟想着:帮特朗普搞定下中国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白玉兰最佳电视剧颁给了它? 靠八集篇幅创造了历史
-
特朗普:早知道当总统这么危险,不选了
-
清华大学提起诉讼
-
离谱!涉华汇报,欧盟官员竟用这个词…
-
国产芯片迎来资本“及时雨”
-
日本人怒了,日本政府却…
-
公开决裂?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叛国”
-
中国记者受伤事件,俄方已按恐袭罪立案
-
“又一座!乌四大锂矿俄已夺其二”
-
“大协议”即将达成?特朗普高调预告,印方却称“没进展”
-
“编剧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男女对立而拒绝女性叙事”
-
还来?以防长:必要时会再次袭击
-
党内初选失利,“科莫将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纽约市长”
-
发布会上“大发雷霆”,美防长怒斥福克斯新闻前同事
-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去世
-
中国菜谱+越南厨房:中美博弈下的越南式“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