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回应弗格森案:美国的“程序合法性”究竟对谁有利?
关键字: 弗格森弗格森骚乱程序正义美国美国法律奥巴马种族歧视黑人白人美国警察答文扬:我们是殊路同归
文扬:陈平老师曾在美国长期居住,这段时间正在美国,对骚乱事件和媒体报道都有近距离观察,并据此做了精彩的中美对比分析。我不在美国,谈不了骚乱事件本身,所以远距离地谈一下“弗格森现象”,并针对这一现象,在中国和美国两地做一下对比分析。这里所说的“弗格森现象”,是指美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与此次弗格森骚乱极为相似的同一类事件。
【陈平点评】:文扬发明的“弗格森现象”,是原创性观察,应当进入“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词汇。
文扬:理想中的“事实和结果的平等”在美国从未实现过……那些原本在家庭、宗族、邻里、社区、学校这些社会机构就可以自行消化的问题,甚至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都统统上升成为了法律问题。又由于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法律,两者合为一体,于是任何一个法律案件都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全国性的案件。
【陈平点评】:精彩!为什么法国革命的口号从“自由、平等、博爱”不提了,美国大唱“自由、民主、法制、人权”,台独、港独大闹“宪政民主”?全世界资本主义的自由派梦想的美国模式,有真实的言论自由、人民民主、公平法制、平等人权吗?
文扬:这是一个完全固定的模式:意外事件突发—不平等的现实再次暴露—但国家法律承诺并规定了完全的平等,所以问题归结为司法和执法不公—追求平等的抗议转为违法骚乱—骚乱被镇压,一切回到对不平等的麻木当中,—直到下一个意外事件突发。
【陈平点评】:文扬一句话否定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博弈论假设博弈双方是对称的。新制度经济学和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假设产权交易的双方是平等自愿的。现实的殖民主义史、帝国扩张史、资本积累史:劳动分工的起源就是分工地位的不平等,时间演化的对称破却(非平衡物理学的概念)。西方的宪法、司法、制度却假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此自相矛盾的程序正义能获得被被压迫者、被剥夺者认可的制度合法性、社会合理性吗?
文扬:看清“弗格森现象”的内在逻辑,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弗格森现象”不大可能在中国发生。在中国,当然有不平等,甚至是严重的不平等。而且,总体上来讲,中国人对于不平等的忍受度甚至比美国人还要低很多,又正值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现代化转型期,民众的利益追求空前强烈,权利意识也空前高涨,因不平等而产生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并不比美国人少。但是,在涉及弱势群体受害的意外事件发生后,整个事态的发展,却与美国“弗格森现象”的固定模式完全不同。
【陈平点评】:白人警察枪杀黑人嫌犯不是弱势群体案(中国与世界各国都有),而是简单的刑事案(周末大白天公开抢劫并反抗警察追捕)。断案质疑是:警察是否过度使用武力?没人质疑布朗是否犯有刑事罪?任何东亚、欧洲国家,处理类似刑事案件,是否会导致群体暴动和全国骚乱?我的观察是: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都不会如此处理。这验证了文扬观察:弗格森现象是美国体制的特征病毒,美国民主不可能被其他国家仿效】
文扬:在中国社会中,家庭、宗族、街道、社区、单位、学校、团体等等社会组织仍然在起着有效的冲突调节和矛盾化解作用,人情关系与法律关系并行,虽然也会发生“秋菊打官司”故事里那种冲突,但总体上仍是一种相互糅合和补充的关系。美国“弗格森现象”的特征之一,就是个人的权利边界直接被国家法律所划定,两者之间再无其它,受害者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后,只有通过法律来捍卫,而一旦发现法律并不保护自己,就要通过违法暴乱挑战整个法律制度。
【陈平点评】:赞!重回中西文明比较的老问题:德治-法治-人治的竞争得失。问题是:西方自相矛盾的法治可以取代东方社会道德制约的人治吗?对司法不公的质疑,最终从司法程序转向人身攻击(西方叫“人格谋杀”):例如质疑白人警察有种族偏见,检察官背景必然偏向警察,黑人出身的总统不可能代表全美的利益……以至质疑陈平背景,究竟是五毛党,还是亲白人的黄皮白心华裔等等。我既同情黑人家庭,也同情白人警察,更理解黑人社区。阶级斗争理论难以说明黑人-警察的矛盾,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需要更新为邓小平的利益集团理论。
文扬:总的结论是:在中国,由于不平等的存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包括少数民族问题的存在,因为某个意外事件而触发弗格森骚乱式的“群体性事件”是难以避免的。但像美国那样反复发生固定模式的“弗格森现象”,却不大可能。
【陈平点评】:观察者票友客串,目的是从弗格森骚乱案展示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如何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方法相结合,诊断回答当代重大问题:世界未来是西方模式的扩散,还是中国道路的探索?
感谢文扬批评:我们是殊途同归。
社会现象还能做比较研究或科学研究吗?我的答案和文扬,以及许多读者一致,社会是复杂的,不能归结为一个“黑白分明”的故事。美国的问题是经济社会综合症,不能靠西方宪政+民主法治解决种族歧视问题。
【后记】评论弗格森骚乱,意在挽救台港的落水青年也!西方教育,目的是维护殖民统治。殖民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还要自鸣得意殖民文化的“先进”,不和吸毒黑人青年的自残一样悲乎?!
陈平
Austin,2014年12月8日
女儿批评父亲该写计划的《代谢经济学》之时,
还来客串《观察者》,实乃不可救药的七十顽童。
研究经济学的物理学家,自号“眉山剑客”,别号“寂寞求错”,
借此论坛感谢读者指教。
(1)数据来源:
http://www.hks.harvard.edu/programs/criminaljustice/research-publications/measuring-the-performance-of-criminal-justice-systems/indicators-in-development-safety-and-justice/global-measures
(2)数据来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carcera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