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金会|父亲的长津湖回忆:战斗正激烈时,数十辆美军坦克从身后冲来
最后更新: 2020-12-04 11:00:1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金会】
1950年11月底,我父亲陈光德在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三营七连任连长。58师174团三营是当年十月先从上海嘉定出发,坐火车到山东曲阜,后来再坐火车到鸭绿江边的。
志愿军20军58师174团三营七连入朝时全部身穿南方的秋季服装,头戴大檐帽。每个班编制为12人,正副班长及战斗小组长装备美制汤母式冲锋枪,每个班捷克轻机枪一挺,班里的其他人为日式三八步枪。连里还装备一挺马克辛重机枪,连干部装备毛瑟手枪各一支,这种德制快慢机在50米以内近战、混战时火力极强,可以连发20颗子弹。
1950年11月,朝鲜东部夜里的气温几乎到零下四十度。7连指战员隐蔽在茫茫雪原中,他们将洗脸毛巾包在头上然后再戴上大檐帽以保护耳朵。先在雪地上刨一个大坑,在坑底垫上随身携带的几床薄被子,一个班12人背靠背坐在坑底互相取暖,上身再用被子盖上。半夜里睡一会儿大家就相互推一推醒来,防止睡过去被冻死。
在攻打长津湖美军之前,7连全体官兵身着秋季服装,在零下30多度的雪原中已经整整三天没吃饭,副团长刘镜园(音)指令团后勤部送一些烧熟了的冻土豆给7连全体指战员做晚餐,7连全体官兵都很高兴也很感激,因为团部和营部(营长是姚根连)也都在饿肚子。
冻土豆数量有限不够分,只能用刺刀把冻土豆切开。所以父亲和一部分连里干部只吃到半个冻土豆。
出发前,全体指战员都在检查着装及武器弹药,战士们都尽量多带点弹药,大家都知道今天夜里上去肯定是一场恶战。平时,父亲只带两个弹夹,这一次父亲背了十个弹夹,顺手还拿了一枚反坦克手雷(战士们称为王八雷)。
1950年11月27日也许是11月28日(确切的时间是美海军陆战1师全线突围的前一天),大概是正午夜前后,7连从无名高地(即杨根思生前驻守的高地,美军称为东山——East hill)下来,部队悄然运动,翻过一条小铁路,前面就是长津湖美军的飞机场。
飞机场四周停放着许多汽车、装甲车、弹药箱堆及其它物资。更多的是防寒帐篷,有大有小,全部为黑色,大帐篷里住有约二十余名美军,小帐篷里大约十来人,大部分美军都睡觉了,他们还不知道无名高地已被志愿军占领。只有少数帐篷从门帘缝里射出昏黄色的灯光和热气,里边传出嘀嘀哒哒的发报声音。
父亲卧在雪地上,将驳壳枪木套盒拿下来,装到快慢机的枪把手上,这样快慢机就如同一支微型冲锋枪。接着给各排下达战斗命令:凡是屋顶上带有天线的帐篷以及门口前停有小汽车的帐篷全部干掉!一个不许放过!
父亲挥了挥手中的德制快慢机:上刺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台湾学者否认原住民来自大陆,然而我们有一个直接证据…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国粉丝送礼物的韩国军队,曾被志愿军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历史的”眼光与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没有战争,西方怎能“脱胎换骨”?
2020-01-10 07:53 -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盛唐风华?
2020-01-01 08:44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