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对中国逆差大增,韩国企业好日子到头了?
最后更新: 2023-04-07 10:47:22二、与中国竞争发展高科技不是出路
韩国企业的竞争对手,虽然是面向全球,其实主要在东亚。如果没有东亚其它对手,韩国企业相比欧美企业,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但是在中国企业成长起来之后,韩国企业的劣势就全面出现了,会越来越苦。
韩国科技企划评价院的《技术水平报告》,多年来一直评估韩国各行业“领先”中国的时间。如2022年的报告结论认为,2010年还领先中国3年的韩国技术水平,到2020年已落后中国0.1年。
“在调查的11个产业种类中,除了国防领域,调查分析了建设交通、防灾安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纳米材料、农林水产食品、生物医疗、能源资源、环境气象、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10个领域。2010年,韩国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落后中国0.1年外,其他9个都领先。但到2020年,韩国在多个领域被中国赶超——航空航天、生物医疗、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科技和软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原本被视为IT强国的韩国,如今在移动通信、系统软件、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新一代技术上,已把主导权让给中国。剩下的几个领域,韩国领先中国也不过半年左右。首尔大学工科学院教授李正东表示,韩中都坚持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为确保技术主权,韩国现在到了向先导型发展模式转换的时候了。”
有些细节容易引发吐槽,如2010年“韩国航空航天落后中国0.1年”(2020年变成落后3.5年),这个时间差距是如何评估的,很难想象。也许韩国为了鼓舞士气,有意拉高了本方的技术水平。大致意思,中国不断拉近与韩国的整体产业技术水平差距,已经反超,这个定性应无问题。
对于韩方来说痛苦的是,如果在技术水平上不领先中国,由于经济规模十倍以上的极大差距,就很有可能在与中企的竞争中全面不敌。首先就表现在中国市场上,多个领域都出现了份额崩溃。在美国全面打压中企的背景下,韩企在全球市场上还能勉强维持份额,但也出现了颓势。
在手机、面板、汽车、造船、家电、新能源、芯片等多个领域,中韩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如三星手机2013年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9.7%高居第一,后来跌到1%。在全球,三星维持住了第一的份额,美国限制中国手机企业品牌帮了大忙。
2021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终结韩国17连霸,市场份额41.5%,2022年进一步增至43%。2023年2月,大陆面板厂占全球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的70%,台湾20%,日韩9%。LCD面板领域,2021年大陆面板厂商份额50.9%,韩国厂商份额14.4%,处于不断放弃状态。韩企占优的OLED面板领域,2021年份额有82.8%,但是2020年是98.1%,中国厂商份额从1.1%增至16.6%。2022年第三季度,在智能手机OLED面板市场,中国厂商已经占据全球30%份额。
韩系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崩盘。2012年,韩系汽车中国市场份额超过10%,2019年降至4.7%,2022年一季度降到崩溃式的1.8%。2022年现代、起亚等韩系车在全球有8.1%的市场分额,排在第三,仍有不错的市场地位。但是中国汽车已经杀向全球,短短两年出口翻三倍,2022年汽车出口311万辆,2023年将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全球第一。
在中韩直接对决交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压倒了韩国的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中国厂商市场份额超过60%,韩国企业在增长率方面已经无法跟上。
芯片行业,三星与SK海力士在存储器领域是全球霸主,用血腥的价格战将日本与欧洲厂商打得破产,二者合计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美国的美光占据25%。但是中国厂商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出现,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分别在NAND和DRAM两大领域发力。实际上三星与SK海力士就十分倚重在西安与无锡的存储器生产厂。一旦中国厂商摆脱了技术限制,市场必然重新洗牌。
从众多领域可以看出来,韩国确实相当有实力,在不少重要工业领域有不错的全球市场份额。但是,这些领域中国都在发起冲击,看趋势必然是会超过韩国企业的。而这几乎就是韩国在工业领域的精华了,中国企业突破以后,增长速度又特别快,没有多少好日子了。
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相比,韩国无疑要努力得多,产业实力在发达国家集团里都算是出色的。但是论起生活水平,就差太多了,国民压力大,内卷竞争过于残酷。而且这种努力,似乎不太可能有很好的结果,反而似乎陷入了与中国企业的缠斗之中,失败的概率很高。
让韩国企业继续努力拼搏,在美国帮助下打败中企,这不是可行的出路。韩国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大企业的“套路”,在全球曾经有效,但是面对中国企业,不仅无效反而是劣势。韩企在全球发起价格战,在发达国家里还算有威力,但是和中国企业毁灭性的价格优势相比,不是一个概念。
特别是在近年来日益鲜明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韩国根本算不上多重要的力量,反而面临很大的困境,最明显的是资源短板将严重限制韩国的行动能力。
韩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在发达国家中算是混出头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技术,面对中国技术体系全面崛起的横扫之势,已经不算是稀缺资源。对中国从大额顺差转为最大逆差,就是这种技术竞争力不稀缺的表现。甚至日本也是如此,两个制造业大国都面对了贸易逆差扩大的困境。而中国并没有太在意与日韩竞争,始终都是盯着美国的破坏与威胁。韩国难以与中国竞争,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很容易判断出来。
同样以制造业为发展核心,中国何以顺差巨大一再攀高?韩国为何转为逆差?原因不在看上去很美的高科技领域,而是不起眼的中低科技领域。韩国放弃了,中国没放弃,实际利润不低。
中国2022年出口商品种类与金额
如果中国只靠韩国那些出口品种,也是会逆差的。有钢材、集装箱、塑料制品、玩具、家具、鞋靴、箱包、服装、纺织这些传统行业的5万亿人民币出口额,再加上汽车、平板、手机、集成电路、计算机部件等行业(韩国将之视为出口主力),这才实现了巨额贸易顺差。
例如不起眼的塑料制品,脸盆、衣架这些,生产难度看似不高,出口额却超过1000亿美元。韩国要是能有这样一个行业补一下,就不会有逆差了。但是这没法做,涉及的行业基础太多太杂,韩国不太可能分出许多人力资源去从事这些行业,地方都摆不开。韩国只能将这些看着中低端的领域放弃,在高科技领域厮杀,并且相信能拼出一条血路。
中日韩都是资源条件不太好,要靠制造业创收进口海量资源的国家,东亚是全球资源大买家最集中的区域。日韩只靠高科技,当然就不如中国几条腿走路。甚至可以说,韩国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条路,走不走得下去,都成了疑问。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日韩可以维持对中国的高科技优势,一些日韩放弃的行业已经成为历史。对于中国来说,高科技行业赶超只不过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做时间的朋友,日韩没有这个信心。
实际中国的竞争还没到全面发力的阶段,要发展的各类行业太多,并没有特别针对韩国,也受到很大技术限制,等于捆着一只手打。但是已经可以有把握地对韩国说,你卷不过的。
对韩国来说,更成问题的是,已经拼到全球最低的0.78总和生育率了,还要怎么拼?努力没有尽头,“地狱韩国”,内卷到死,社会问题真必须做出改变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上市传闻,为何“偏偏”挑中菜鸟?
2023-04-06 18: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不定增不减持承诺,难阻三六零大跌
2023-04-06 14: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阿里版ChatGPT现身“天猫精灵”,这家制造商一字涨停
2023-04-06 13:4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殡葬第一村:500多家店关了三分之一
2023-04-05 19:34 产业万象 -
易会满主席会见香港金融监管局总裁余伟文
2023-04-04 19:1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在深圳从连云港出发?飞猪“机票盲盒”活动翻车
2023-04-04 18: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民航局:上周国际客运通航国家已恢复至疫情前约80%
2023-04-04 17:37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工商银行启动自律调查
2023-04-04 17:07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光被审查背后,中国存储市场要变天了?
2023-04-04 17:01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鼓励跨境货物贸易优先使用人民币结算
2023-04-04 11:06 人民币国际化 -
假期将至,部分热门景区周边“供不应求”
2023-04-04 08:27 -
安踏终止跟张继科合作,这些品牌也叫停了!
2023-04-03 17:48 观网财经-消费 -
乌克兰股市单日大涨47%?真相竟是……
2023-04-03 17:25 -
除了马保国,没有人相信B站UP主赚钱了
2023-04-03 17:09 -
因划扣恒大等预售资金被湖南省“拉黑”后,渤海银行再回应
2023-04-03 11:16 金融圈 -
从丰田风波到TikTok听证: 美国要挟外企的资本衰减几何?
2023-04-03 08:53 -
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什么?
2023-04-02 08:42 这就是中国 -
“世界正走向货币多极化”
2023-04-01 21:25 美国经济 -
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做不过一个立顿?
2023-04-01 11:13 博鳌论坛 -
绕开美元用本币结算,有啥好处?
2023-04-01 09:14 博鳌论坛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