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生:“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该怎么建,我和崔向群院士的分歧
关键字: 光学望远镜陈建生
中科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陈建生
这就是我们和崔向群分歧的本质。
结论:
谁会愿意选择光效率低、操作不便,造价高、技术成熟度低、风险高的4-镜系统,而不选择光效率高,操作简便,造价低,技术成熟度高、风险低的3-镜系统呢 ?
难道就是为了要标新立异吗?
下面我想就科学院处理这件事情的做法谈点看法。
14. 科学院召开的7 月10 日的评审会是严重错误。
科学院主持召开的7.10 会, 完全撇开国家天文台大科学中心,让大科学中心靠边站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大科学中心是目前我们国家唯一有可能把这个项目做好的机构,12 米望远镜工程难度之大,必须团结国内所有力量才可能完成的。同时还要争取国际友人专家的帮助,只有国家天文台大科学中心才有这样的能力。让大科学中心靠边站,严重损害了大科学中心的威信,使天文大科学中心瘫痪,以后再没有办法领导天文大科学工程的建设, 这不仅影响了12 米望远镜,其他项目也可以同样效法,只要不满意,就可以告状, 告状后, 天文大科学中心就靠边站, 起了非常坏的先例。大科学中心是科学院重大分类管理改革的产物,科学院在成立时已经对大科学中心有明确定位,自己做的事,这么快就自己否定他,这岂不影响科学院的声誉,岂不朝令夕改吗?
15. 7 月10 日的会完全是一个不公正, 不公平的会。
会议要讨论3-镜与4-镜系统, 但安排发言的崔向群和梁明全是4-镜系统的主要作者, 没有一个主张3-镜系统的人辩护,这哪里有最起码的公正?
会议请了21 位“专家”评委,我看了名单,简直是笑话, 这里哪位可以称的起是望远镜专家? 有些人一辈子连望远镜都没碰过,居然可以做望远镜评审专家! 随便举几个: 上海天文台的袁峰,南京大学的戴志高,云南大学的张力是纯粹的理论家,一辈子都没有摸过望远镜。其他的也是没有碰过大望远镜。在这样一批外行面前,又进行了一边倒的“介绍”,这样的选票能作为依据吗?有几分权威性呢?
大科学中心组织的国际大望远镜专家是全世界顶尖的10 米级望远镜的专家所作的极其认真的评审(说认真,评审组组长提前一个月到中国,实地考察,个别听取双方意见,认真阅读所有文件,进行2 天的答辩,又关门讨论)和7 月10 日的评审是多大的反差? 一群外行,听取片面介绍,(大概连听都没听懂),这二个评审能等权对待吗?
16. 科学院必须尽快恢复天文大科学中心的权威性。
天文大科学中心是唯一有能力领导这个项目。因此必须尽快恢复大科学中心的威信。大科学中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作了大量公正, 公平, 开放, 民主的工作,所有工作都严格按程序办,对推动12 米望远镜做了巨大贡献。
天文大科学中心在领导过程中,可能难免也有处理不当之处。即使你们听到某些“有分量的人” 的批评,也应当深入调查,认真与天文大科学中心领导沟通,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该像目前这样做法,一脚踢开,让天文大科学中心靠边站。
最后我想强调,12 米望远镜项目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中国天文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科学院的声誉,乃至整个中国科技界的声誉。
(完)
截止观察者网发稿,尚未有崔向群院士方面的公开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
据媒体此前报道,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建议: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要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从“跟跑”变成“领跑”。
崔向群认为,随着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提升,科技实力的高速发展,中国在一些科学基础设施领域已经从 “跟跑者”进入到“并行者”、甚至一些方面成为“领跑者”,在国际科学前沿占领制高点,比如天文大科学装置“大天区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
“我国科学技术在有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领跑者’,因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不能仅跟在别国后面做简单的复制,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面必须有所创新。”
“目前我们提出的中国1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建成后是一架科学上可占领国际天文研究前沿高地,技术方案上有中国创新和特色并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标签 望远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