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朔风:咖啡泡枸杞,啤酒加茶包,养生是一门科学吗?
即使有专家背书的相关健康研究,也并不一定靠谱。这里可以以美国流行的超大剂量维生素养生为例,这个思路认为远超临床推荐剂量的维生素可以包治百病,而这个一看就民科味道满满的理论提出者,实际上是曾荣获过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的顶级化学宗师级人物——莱纳斯鲍林。他认为人类没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所以要超大剂量用维生素C。这一理论在欧美当时就极有影响力,斯诺来中国拜访毛主席的时候,甚至都建议主席试一试大剂量维生素C。而这套理论随后衍生到了其他维生素上面。
虽然超大剂量维生素理论至今缺乏科学证据,但依然是美国最为流行的养生理论之一,不仅民间有大量的爱好者,在各种营养学水刊上面,也一直不乏这方面的论文,然后被国内赛博养生学爱好者引用。原因大概并非是科学的,而是因为维生素比起某些稀奇古怪的化学补剂便宜很多,而哪怕大剂量使用各种维生素,毒性也往往不算致命,大多数都是一过性的。所以才这么流行,毕竟某些先进的补剂可是既不便宜,也有可能有严重副作用的。
而在文化符号之中,超大剂量维生素理论也扮演了非常有意思的角色。著名医疗剧《豪斯医生》第四季里,豪斯医生手底下的一个实习医生为了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能治愈脊髓灰质炎,不惜在患者身上动手脚造假,而剧情设定上这位医生是在第三世界工作时学习的这一招。只不过大剂量维生素C虽然看起来很第三世界,实际上却是十分美利坚的一种疗法,这样的反向文化挪用,不得不说挺有意思的。
当然了,科学研究实际上已经给我们的健康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指导,比如说适当运动,控制饮食,规律睡眠,放松心情,远离不良嗜好。这些指导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可以帮助人体健康,也不需要专业技能去理解什么复杂的知识,那么为什么大家还一直纠结于养生的某些东西呢?
答案很简单,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在社会节奏压力的作用之下,实现起来很困难。运动要么是没什么时间,要么容易搞成加班后喝着咖啡半夜运动,健康饮食需要时间和金钱,工作后躺床上刷短视频真的很放松。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不是某个人的坏习惯,而是社会整体节奏的问题。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似乎就是注定不利于健康管理的,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来那个笑话,说有人进监狱一趟,很多慢性健康问题就没有了。
讽刺的是,现在经常被炒作的各种健康管理方式,从运动、饮食到补剂,都是现代社会运作模式的一部分,关键不在于你是否真的健康了,而是让你产生焦虑,并且相信某某产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实际能否解决,那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个传播过程之中,科学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放在第二位了。
这种运行甚至有点像是某种宗教,一方面选择从科技里边寻找动力,比如说拿一些未验证的前沿研究作为证据;另一方面则是回归古代,比如说提倡什么古人的饮食方式。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东西实际上是统一的,抓住的都是现代生活巨大压力之下,人们对健康的焦虑,所以要么幻想未来,要么幻想过去。只不过在当下社会的运行之下,这二者只不过是某种方便面的包装图案罢了,都是消费主义的一部分。
对于这样的现象背后的社会学哲学机制,笔者不想也没能力评论太多,但是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就是一些能够被称为科学的东西,并不是传播学可以改变的,第二就是焦虑不利于健康,这个是有非常充足科学证据的结论,我们不应该沉浸在这种焦虑之中,毕竟靠消费主义解决健康问题,还是不太可能的。
这样的焦虑并不是只影响我们普通人,实际上富豪与意见领袖们可能被这种健康与衰老的焦虑影响的更多,并且他们的行动还会传递到我们身上。
比如说最近因为投资万斯而被关注的硅谷投资者彼得蒂尔,他有个绰号叫吸血鬼,这并不是他的投资风格,而是传闻他一直使用换血疗法——曾经有动物实验认为,让年轻的个体提供血液来换血可以改善小鼠大鼠的很多衰老状态与疾病,而硅谷的少部分资本家,选择在自己的身上实践这一点,彼得蒂尔传闻就是最为热衷于此道的人之一。亚马逊老板贝索斯投资了atlos实验室三十亿美元,这是一个计划逆转衰老的机构,邀请了一大批顶级科学家;硅谷科技公司大量相信冥想对健康的作用,以至于这套东西甚至传播到了国内互联网公司;至于没那么多钱,但是敢想敢干的,就给自己的身上实验各种奇怪的补剂和治疗方案——这种人一般被叫做生物黑客。
平心而论,有钱人投资这方面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是这些最有资源的人选择的健康管理方法,很多也缺乏真实的科学证据。人类当下的生命科学水平,就是如此,面对单一因素的疾病尚且经常无能为力,面对更加复杂的整体健康问题自然更加有心无力,就算这些人真的弄出来什么神奇的方案,只怕这些方案也不是我们能用到的。这些富人与极客的游戏,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增加焦虑的某种网络杂谈罢了。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养生,或者说健康管理,普通人还要不要做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追求健康是人的权利。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这个问题非常宏大,大概足够健康专家讨论很久了,笔者自然也不敢下定论,笔者这里能斗胆谈一谈的,也只有一点,那就是反焦虑。
我们知道这些现代养生的资讯,实际上是某种现代社会的焦虑,而焦虑本身既不利于健康,同时也容易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想要实现健康,就要避免产生健康焦虑。当这类信息过度充斥在你的眼前时,建议减少这方面的阅读,要学会拒绝信息污染。大多数时候,我们管理自身的健康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知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运动只要量力而行,动起来就好,具体是早上还是晚上锻炼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就好,在这个问题上,某些模棱两可的新知识,并不能给你更多的帮助。
同时,还要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健康计划,正像前文说到的,健康管理是个可能以十年为单位甚至以终身为目标的事情。相信各位都见过不少短时间减肥或者是运动颇有成效,但是没有坚持下去的事情,除了对于少数情况特殊人群来说,无论运动饮食还是生活习惯,我们都应该以能长期坚持为标准,不应该追求短期的速效,不要用短期目标给自己形成焦虑,人生说到底是一场长跑。
追求健康的目的,是我们希望自己能靠健康的身体,更好的体验与感受生活。我们并不反对为了健康,去了解一些全新的知识,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当过于沉迷其中的时候,我们或许该想想,是否出现了本末倒置,最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不倒翁”女演员摔落,景区回应
2025-02-01 21:32 -
三亚紧急发布6条措施
2025-02-01 20:58 -
乘客在飞机上捡到鞭炮?多方回应
2025-02-01 20:34 航空安全 -
泰人权委员会某委员发表涉华不实言论,中方:坚决反对
2025-02-01 20:34 -
-
2025中国电影票房暂列全球第一
2025-02-01 17:47 中国电影 -
突发粗苯泄漏事故,当地水务公司通报
2025-02-01 17:36 安全生产 -
2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2025-02-01 11:42 -
三亚西岛致歉
2025-01-31 22:01 -
正月初一,他在饭桌上被抓
2025-01-31 18:41 -
日本拟将多家中企列入“清单”,中方回应
2025-01-31 18:41 -
家长要赔多少钱?
2025-01-31 18:18 -
51.3亿元补贴,发放了!
2025-01-31 14:22 -
“职业打手”下场!DeepSeek遭攻击烈度暴增百倍
2025-01-30 21:17 -
2025年度票房破50亿!哪吒票房口碑双领跑
2025-01-30 16:32 -
台湾嘉义县发生5.2级地震,福建、广东、浙江多地网友:有震感
2025-01-30 14:32 台湾 -
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破纪录
2025-01-29 21:26 -
一次看个够!蛇年春晚里的中式美学,哪些惊艳了你?
2025-01-29 08:00 -
我国首个超深水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
2025-01-29 07:59 -
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29日
2025-01-29 07:47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