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1万亿美元军费,美国出得起吗,打算怎么花?
最后更新: 2025-04-10 11:57:40打算怎么花
特朗普将军费预算推高至1万亿美元后,这笔空前庞大的资金究竟会如何分配和使用?具体而言,美国军方将怎样用这笔钱来实现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
根据“料敌从宽”的原则,我们将从具体的军事领域逐一展开探讨。当然,这一切的讨论都基于一个对当前美国而言并不太现实的前提——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首先是空天领域。过去几十年,美军在空中优势上的投入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最近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这1万亿美元军费无疑将加速解决这些瓶颈。以美军最为重视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NGAD(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为例,这个项目预计单机成本将达到3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整个体系的研发、采购及部署预算需求将轻松突破数千亿美元。
此外,美国空军和海军计划大规模部署以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僚机编队,以解决当前飞行员短缺和战斗效能下降的问题。这类无人僚机,每架造价数百万美元到数千万美元不等,大规模部署同样将耗费巨大资金。
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也将是预算的重要流向之一。该机型被视为替代老旧的B-1B和B-2的主力战略轰炸机,美军规划生产超过100架,单机成本超过7亿美元,考虑全寿命周期维护费用,该项目全寿命总投入很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虽然其隐身与打击性能号称世界领先,但庞大预算仍然对财政构成巨大压力。
美国海军陆战队连坦克都不想要,大干快上各种无人战车 美国国防部
太空领域同样会吸收大量预算。特朗普执政期间成立的太空军,一直面临缺乏充足资金支持的难题。现在有了1万亿美元预算保障,太空军将快速实现空间态势感知系统(SSA)的全方位部署,低轨和高轨卫星群将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包括GPS Ⅲ卫星、导弹预警系统、新一代军事通信卫星和反卫星作战能力的增强,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预算支持。仅新一代OPIR导弹预警卫星群的部署,就可能耗资数百亿美元。
其次,海军则是这笔预算最重要的另一个受益者。美国海军过去数年深陷“舰队缩水”危机,造舰速度难以跟上老旧舰艇的退役步伐。现在,福特级航母后续舰艇、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以及新型导弹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和无人舰艇项目都将全面提速。
以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为例,单艘造价超过90亿美元,12艘的建造和部署预算已逾1100亿美元。此外,美国海军还加快发展无人水面舰艇(LUSV)和无人潜航器(UUV),计划部署数十艘甚至数百艘无人平台,以构建“幽灵舰队”,这不仅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也预示着传统海军作战模式的彻底革新。
第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方面,军费预算的使用方式更具颠覆性。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陆军长期定位于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但近年来,美军正积极向高技术、高精确火力、机动化和信息化转型。以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系统(LRHW)为代表的陆基远程火力平台开始部署,这些导弹每枚造价数千万美元,后续维护费用也异常高昂。海军陆战队也在经历结构性转型,全面精简重装坦克部队,转而部署高机动性反舰导弹、无人作战车辆以及轻量化远征打击单元。
最后,更为隐秘但不容忽视的是军工复合体本身。这1万亿美元的预算流入军工产业,将直接推升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巨头的股价和市值。这些公司将获得大量研发和采购订单,军工股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风口,进一步固化美国军工复合体对国家预算的结构性依赖。
总而言之,这1万亿美元军费的用途,并非仅为单纯的军事防御或战争准备,而更像是在打造一个覆盖空天海陆多领域的军事工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资金需求巨大且持续,长期来看,预算的效率与真正的战斗力产出比例,才是衡量特朗普这笔巨额军费预算成败的关键所在。
1万亿美元军费刺激下的美军转型表 作者自制
美国陆军持续改进M1A2主战坦克,并将发展新的重装作战平台 美国国防部
苏联的阴影
今年,最令人关注的并不是美国财政短期内能否支付这高达1万亿美元军费,而是背后的美国财政长期经济结构性风险。军费开支并不能绝对确保军事实力,苏联的历史教训早已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冷战后期的苏联军费也曾达到经济总量极高的比例。它并非因为“花不起”军费而崩溃,而是因为长期不受控制的军事投入导致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最终拖垮整个国家经济体系。军工产业高度发达,而民生领域却日益萎缩,科技创新和生产效率逐步僵化,最终导致经济内部结构性失衡,彻底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今天,美国面临的问题与苏联有所不同——美国拥有美元霸权、全球化市场和更灵活的经济体系,但在结构失衡上却存在相似风险:当庞大的军费逐渐演变为经济黑洞,持续侵蚀民生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资源时,表面上的军事强大便可能转变为战略负担,甚至酿成严重的结构性失误。
特朗普政府寄望于庞大的军费和史无前例的高关税,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历史经验提醒我们,真正的国家安全来自健康稳定的经济结构、高效的工业体系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一味依靠军事预算扩张或经济压力,或许只是在重蹈苏联曾经踏上的危险之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美军要搞大规模联合演习,为将来与中国开战做准备
2025-04-10 10:19 -
阿尔及利亚接收首批苏35战机
2025-04-09 16:33 -
美肯尼迪号航母交付面临延误
2025-04-09 15:36 -
从陆战队联演到战机联演 美菲近期频繁军演
2025-04-09 15:36 -
9日10时至20时,渤海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2025-04-09 10:23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英格尔斯与现代重工签订协议,借韩国造船能力为美强军
2025-04-08 17:42 -
美军下一代舰载机“航程比F35多25%”
2025-04-08 11:00 -
俄建造的最大军舰取得新进展
2025-04-07 16:31 -
晋升反而减薪 台军加薪后出怪现象
2025-04-07 14:28 台湾军事 -
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已前往中东
2025-04-07 11:44 -
中柬两军在云壤港组织“金龙-2025”联合演习启动活动
2025-04-06 13:11 -
一周军评:“蟒蛇战略”,从来都是看起来很美好
2025-04-06 10:50 一周军事观察 -
日本向第二个基地部署F-35,接装总数突破40架
2025-04-05 18:35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2025-04-05 13:09 观察者头条 -
巴西宣布采购2艘英国二手船坞登陆舰
2025-04-04 16:06 -
美太空军鼓吹“太空军事化”,又拿中国做文章
2025-04-04 12:10 -
日本2025财年防卫预算通过,投入重金开发“日本星链”
2025-04-03 21:23 -
美国批准售菲F16战机:20架卖55亿
2025-04-02 15:27 -
美国航母正在驶离台海
2025-04-02 15:13 -
东部战区模拟对重要港口精确打击
2025-04-02 10:15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