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称特朗普曾施压科米中止“通俄”调查 白宫否认
关键字: 特朗普通俄弗林联邦调查局科米美国国会也已经介入此事:
5月16日,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已经邀请科米到参议院参加听证会,要求他就此事接受质询。
同一天,美国众议院监察委员会要求FBI在5月24日之前将特朗普和科米之间所有的通讯记录进行整理并移交众议院。
科米本月出席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纽约时报》)
事件经过大致如此,我们来个小结:
美国媒体说特朗普干预司法,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白宫否认;
FBI沉默;
国会要求5.24日前FBI交出证据,彻查。
那么,结局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FBI没有证据,美国媒体继续坐实“假新闻”;
2、FBI将证据交给国会,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大发“慈悲”,“饶了”特朗普;
3、FBI将证据交给国会,特朗普下台。
陷入“水门事件”的尼克松最终在1974年辞职
上一个捅出这……么大篓子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也就是著名的“水门事件”。
1973年,尼克松解雇“水门事件”检查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Archibald Cox),以阻挠国会调查。
但是,司法部长埃利奥特·理查森(Elliot Richardson)和副部长威廉·洛克肖斯(William Ruckelshaus)抗令,并辞职。
1974年8月9日,在面临国会弹劾罪名几乎必然成立而导致被罢免的情况下,尼克松宣布辞职。
福特继任总统后,宣布赦免尼克松的一切刑事责任。
特朗普会成“尼克松第二”?历史并不简单重复,只是押韵。从当选上任时的春风得意,到如今在“通俄门”中越陷越深,特朗普政府是怎么做到的?
去年10月美大选期间,“通俄”苗头渐现:民主党和美媒指控俄政府授意黑客干预美国大选,为特朗普助选;
去年12月,任期仅剩1个月的奥巴马政府突发“大招”:对俄黑客干预美国大选进行全面调查,对俄施加更严厉的制裁;
特朗普就职不到一个月,“通俄”事件迎来关键转折点,并继续升温:
2月13日,特朗普国安顾问弗林因涉嫌以普通公民身份,与俄罗斯大使讨论暂停对俄制裁,并在此事上误导副总统彭斯,黯然辞职;
5月9日,科米疑似因调查“通俄门”被特朗普解雇,但FBI副局长、代理局长安德鲁·麦凯布(Andrew McCabe)说,“通俄”调查不会停,FBI上下支持科米;
然而第二天,特朗普本人竟也被美媒指责“通俄”、“泄密”。美媒称,特朗普和俄外长和大使会面,涉嫌向俄方泄露“高度机密信息”,可能破坏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有关的情报来源,引发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特朗普和拉夫罗夫以及基斯利亚克会面(资料图)
“通俄”,好像是特朗普政府的“原罪”,已经成为排山倒海的政治压力,正在动摇特朗普政权的根基。
有趣的是,沉寂了半年的希拉里,突然有了新动作:
希拉里(资料图)
5月15日,希拉里成立一个名为“共同前进”(Onward Together)的政治团体。
“今年和我本来设想中的2017年不一样,但是我知道我必须继续为一个更好的、更宽容的、更包容的美国的而战。前进!”
希拉里推特截图
抢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廖志鸿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24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75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87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4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27最新闻 Hot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