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为啥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参议院担忧侵害主权
关键字: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据中新社报道,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当地时间19日在华盛顿说,美国迟迟不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因为参议院担忧批准后可能会出现侵害美国主权的情况,美国希望能够保留选择权。
坎贝尔当天在出席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举办的亚太研讨会期间做上述表示。他说,美国自身不批准《公约》,却要求其他国家遵守《公约》,这一态度颇有“讽刺”意味。
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资料图)
他表示,历史上,仲裁庭曾多次作出不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利益的裁决,美国参议院上一次就是否批准《公约》进行讨论是在数年前,当时他曾出席听证会并介绍美方立场。参议院对《公约》的大多数批评意见是,担忧批准后可能会出现侵害美国主权的情况,而美国希望“保留是否遵守裁决的选择权”。
坎贝尔还就美国整体亚太战略表示,美国应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争端,继续深化与亚太各国的互动,合作追求共同繁荣。美方应制定包容亚太各国的合作“大框架”,并将中国纳入其中,这不是遏制中国,而是一个“更广泛”的外交战略,这样的选择符合美国最佳利益。
7月20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新党纲,概括了该党在内政外交等领域的观点。虽然党纲无法律约束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党的政策取向。坎贝尔认为,这份党纲表明,共和党目前重点聚焦中东、南亚、“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挑战、美国中东政策与本土恐怖主义事件的关联等问题,并未在整个亚太投入同等精力。
延伸阅读:
美国为何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被誉为当今世界“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美国是四个反对国之一。《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迄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67个缔约方(含欧盟),而美国仍未加入。
是美国从一开始就不积极吗?非也!实际上,美国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期间,积极参与了《公约》整个起草过程,主导了议题设置、规则确定,是会议的主要发起国、主要谈判国。是美国后来不热心了吗?也不是!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几任美国政府都曾推动国会批准《公约》。当今美国的国务院、五角大楼、海军、产业界甚至众多的国会议员也都认为加入《公约》更有利于维护美国利益,是大势所趋。既然如此,作为一个海洋强国,一个活跃与国际海洋法领域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为什么当时不签署、至今仍不加入《公约》呢?
直接原因:不满海底采矿规定
反对《公约》确立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美国拒绝加入《公约》的直接理由。国际海底制度事关美国的安全利益,多位美国总统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第三次海洋会议召开初期,美国积极参与整个《公约》草案拟定,其海底政策转向如何在联合国范围内安排具体的资源开发机制,以技术和资本优势确立对深海海底资源的分配主导权和利益垄断。可以说,美国对《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简称“区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但是,由于根本理念的差异,在国际海底归属及其资源分配这一攸关海洋秩序面貌的核心问题上,美国与大多数国家争斗逐渐尖锐。美国国内对《公约》的反对意见也会在会议后期日盛,并占据上风。里根总统于1982年7月9日明确表示,“《公约》关于深层海底矿藏开发部分不符合美国的目标。”
“区域”是《公约》第十一部分新建的一种海洋制度,它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洋底土及其资源规定为“人类的公共继承资产”,建立“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
对《公约》的规定,美国表示了强烈不满。第一,美国反对国际管理局理事会席位设置及大会、理事会表决机制,认为其不能确保美国在“区域”事项决策中发挥足够影响。第二,美国反对“审查会议”的功能安排,不满于《公约》可以在美国不同意的情况下,就能改变深海采矿制度的结构、向成员国增加新的义务;反对《公约》对发达国家向“管理局”企业部提供贷款的比例安排,因为这意味着美国提供的贷款数额最多。第三,美国认为“区域”实行“平行开发制”,使企业部在早期成为一个享有特殊优势的竞争者;认为《公约》赋予了开采者向发展中国家无偿转让深海采矿技术的“强制性技术转让”义务,却未对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给予足够补偿;认为“生产限额政策”与自由市场经济不符,损害美国经济利益。
为确保《公约》的普遍性,77国集团主动宣布愿意无条件对话解决分歧。1994年达成的《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以下简称《执行协定》),对《公约》第十一部分做了实质修改:取消了强制性技术转让制度、缔约国对企业部的活动提供资金资助的规定、审查会议的设置,生产限额制度;还修改了“管理局”的决策机制,并在深海海床采矿决策小组中为美国保留了一个永久的席位。
可以说,这一结果基本上满足了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大国提出的反对意见,符合美国经济利益和海洋政策。此后,法、英、德、加等国陆续加入了《公约》,克林顿政府也签署了修改后的《公约》。但是,美国国会仍拒绝批准加入《公约》。
真实企图:享受权利规避义务
既然如此,那美国为什么仍不加入公约呢?
从根本上说,美国不加入《公约》,是基于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的考虑。从国际海洋制度建立的历史脉络看,显然是发展中国家首先抢占了为《公约》提供“蓝本”的先机,而最终《公约》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利益需求。这让美国不满于自身海洋霸权地位遭到的挑战和国际海底开发制度霸权优势的丧失。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21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57“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60“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5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