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2000年以来,如果假定劳动参与率不变,城镇的真实失业率一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最近5年来基本维持在9.5%-9.8%的水平,2009年的城镇失业率会是9.5%,而不是名义上的5.17%。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切不可因失业率统计数字较低而对劳动力市场形势过于乐观…… [全文]
1月4日,美国公布了新一期的非农就业数据,有些专家认为好于预期,有些则认为不够乐观。美国本轮衰退究竟有多严重?恢复有多么缓慢?“最恐怖”的就业图表为您直观展现。 [全文]
有媒体引用调查结果,将农民工工资和大学生毕业起薪作比较,发出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感慨,引起一片哗然。然而,简单地比较两者的工资水平,很容易被表面数字所迷惑,不能得出严谨的结论。单纯比较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都缺乏科学性。因此,我们既不提倡这样的比较,也不认为这样的比较能够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大可不必为某个大学生的失业而感到不安,为某个农民工的高收入而感到惊讶。“平均而言,上大学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这并非对每个人都能够成立。” [全文]
基于大学校园致辞个体经验的总结、反思,在广义修辞学传统中,本文主要从致辞者的视角切入当代中国的校园致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力求研究的结论和启发的一般性。本文指出,致辞是仪式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不在说教,而是凝聚人心,创造和增强归宿感。就此而言,致辞要求集中关注参与者的情感和理性诉求,但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这种社区型与致辞的传播公众性有难以调解的内在矛盾。致辞者必须在理解自身的身份的基础上恪守职责。本文还针对致辞的选题、特定性和超越性、致辞的聆听和阅读效果之分歧以及致辞的现场表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也是一篇关于致辞反思社会学研究。 [全文]
-
· 最"难"就业季 ·
大学生就业逐年严峻,似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随着高校的迅速扩张,社会学历普遍升高,本科干专科的活,硕士干本科的活,博士也就只能当当辅导员。用扩招前的学历就业对比扩招之后的水平,显得极不平衡,一如当下毕业生的状态。作为教育方,高校和教育部门已经对冷门及就业率低下的专业进行了调整。作为毕业生自己,是否也调整好心态?就业,到底是社会没准备好,还是毕业生太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