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呈展:德国将对乌克兰割肉止损
关键字: 乌克兰德国乌克兰东部默克尔欧盟德国新能源革命德俄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乌克兰之殇最近几天,小规模军事冲突掀起了乌克兰事件的新高潮,不断吸引世界媒体的眼球。正如笔者所预测的,乌东部各州继克里米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分离主义活动。而基辅势力竟动用大量重装备,向东南部的乌克兰人民杀去。亲俄民兵虽然形势吃紧,但还是给予“政府军”迎头痛击,击落多架直升机。
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基辅政权调来152毫米加农炮对付东部人民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总统奥巴马2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白宫“及时”地为基辅势力“站台”。他们共同表示,如果俄罗斯破坏乌克兰总统大选,美欧将对俄罗斯经济关键部门实施严厉制裁。
不过,因失业率、医保改革、中期选举、重返亚太等等问题而焦头烂额的奥巴马,在此番表态后,恐怕仍旧对基辅势力爱莫能助,再度陷入被共和党人炮轰的窘境。
那么德国人究竟是如何盘算的呢?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打算逐鹿东欧?
对基辅政权的“殷切希望”
作为欧盟的核心,德国是基辅政权最重要的依靠之一。在笔者看来,基辅政权在失去克里米亚后,如果能保持克制,尽快与各股政治力量达成妥协,并锁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以稳定国内的经济局势,那么,德国将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
但在内部政治力量都还没有得到平衡的情况下,基辅政权仍然更倾向于挑战俄罗斯,试图靠武力“平定”乌克兰东部,德国则不可能成为其动武的有力支持。
如果乌克兰国内局势更加恶化的话,基辅政权很可能逐渐失去欧盟和德国的实际性支援。
欧盟非常不愿意将乌克兰事件升级为新冷战,特别是将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分界线划到双方门口,变成“一墙之隔”的邻居只会导致未来更多的摩擦。对于欧盟来说,最佳选择是一个领土完整和国内经济循环良好(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并且正好缺乏外资,只需注入资金就可使其经济突破瓶颈并且高速发展)的乌克兰加入欧盟,这样不但欧盟核心国家在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之间有一个不强却也不弱的缓冲存在,而且对于欧盟来说在经济上也有结构性的互补拉动作用。
德国的软肋
但是随着乌克兰事件的不断升级,局势越来越难以得到控制,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地位的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对于德国来说最沉重的代价,就是在乌克兰事件发生前,德国和俄国之间微妙的能源供求关系被打破。欧盟国家中的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30%来源于俄罗斯,原油的比例则是35%。而德国对于俄罗斯的能源更为依赖,天然气进口36%依赖于俄罗斯的供给,而原油从俄罗斯进口的比重也达到了39%。
如果未来欧盟进一步对俄罗斯的能源销售进行制裁,这对于俄罗斯和德国经济都是极大的打击,对德国甚至更重。因为俄罗斯一旦彻底掐断油气管道的话,德国的库存能源只够维持三个月的正常运转。德国人把这笔帐算得十分清晰明白,每年从俄罗斯通过各条管道输送到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大概在1300亿立方米,而德国自己就占了其中的900亿立方米。
短期内德国根本无法填补这个空白。德国现在正在寻求替代性预案,比如让另外一个主要天然气出口国挪威增产,甚至将目标瞄准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但是通过这些方式获得的天然气,其价格都将是目前俄罗斯价格的两倍以上。
而从长期来看,德国经过了十多年的内部争论,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已经确定了2022年前彻底无核化的国策。德国这一措施,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是一着险棋。如果2022年前,德国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取消核电带来的缺口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在新能源的技术积累,能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完成新能源革命的国家,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巨大的优势,德国在21世纪余下的时间中很可能保持全世界国家创新能力最前列的地位。
但这步棋十分凶险,一方面,减少核项目已经使德国电价每年都在增长,一旦价格增长突破了一定的阀值,肯定会兴起强烈的对于完全去核化的反思思潮,处理不好这个内部问题,变革之路就不得不半途而废。
另外一方面,就是和俄罗斯微妙的外交关系出现很大问题,石油天然气价格猛涨会给国家转型带来更大的困难,特别是内部压力已经很可观的情况下。德国是绝不会让乌克兰事件而打乱自己的改革步伐的。
割肉止损,勿谓言之不预
在基辅政权动手前,德国其实已经放出了欲对乌克兰事件进行止损的明确信号。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在4月23日访问摩尔多瓦时表示,德国不会与俄罗斯玩以东西方来划分或者以欧盟与俄罗斯来划分的地缘政治游戏。
同时德国外交部发言人马丁·沙非尔(Martin Schäfer)也明确表示,欧盟扩大的议题目前并没有获得多数支持。这基本可以让乌克兰当局对加入欧盟死心了(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也出于同样的原因基本无望)。
而且,乌克兰收到的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国家援助也会不断减少。因为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在欧元区内部还有一个巨大的南欧国家经济窟窿需要填补,单单稳定欧元区,就已经让这两个核心国家疲于奔命。
当然,基辅势力的资金问题暂时得到了舒缓。经过一个月的协商,乌克兰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终于在5月1号敲定17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当然为了这个协议的最终达成,乌克兰还要付出很大的捆绑性代价。
例如乌克兰在国家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还要为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而缩小政府开支。国家如人体一样,在本身身体就极为孱弱的情况下,下这样的猛药是非常危险的。何况在国家危急的关头,裁减国家机构人员或者降低薪资水平,会很轻易地将他们推到对立面去。而且这些措施也很可能导致脆弱的乌克兰经济在几年内都无法自然循环起来。
德国方面不会不考虑这些因素。既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顶上一阵子,那么此刻加快抽身的速度,是个不错的选择。
基辅政权如果想用武力冒险拖住德国,真是打错如意算盘。综上所述,德国一定会在乌克兰事件,与俄罗斯达成某种妥协或者平衡。
德国无疑会保留有一些基本的底线,比如俄罗斯不能彻底瓦解乌克兰,被乌克兰亲俄派扣押的德国公民应尽快释放等等问题。但是,如果俄罗斯不在这些问题上不断挑战德国的底线和耐心的话,基辅势力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德国人随时都会割肉止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评论 102英法威胁俄罗斯:小心点,我们还有很多牌可打 评论 356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评论 260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评论 402最新闻 Hot
-
“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
特朗普关税无力阻挡?“中国车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
“中国40天没从美国进口LNG,澳企却拿下大单”
-
“我父亲为你父亲举办了英雄的葬礼,而你却让他进了监狱”
-
这个南太岛国从加拿大转向中国,反对派炸了...
-
加拿大总理首访,选了英法两个“可靠”盟国
-
哄特朗普改口,共和党人故意说:这么做会让中国变富…
-
俄军官:已控制库尔斯克州几乎所有定居点
-
SpaceX确认龙飞船已脱离国际空间站:将带回两名滞留宇航员
-
日媒紧盯:中方又要出手了?
-
英法威胁俄罗斯:小心点,我们还有很多牌可打
-
想买中国钴又不想交美国税,“这样总行了吧”
-
特朗普要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
“美国喉舌”遭“断粮”后找欧盟,不料…
-
事关DeepSeek,美商务部邮件曝光
-
瑞典:欧盟不救助,中国就要掌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