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为了证明美国媒体在大选中客观中立,中国砖家也是拼了
关键字: 美国大选媒体纽约时报媒体报道客观中立黑特朗普华盛顿邮报媒体立场【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小宝】
本届乱象频频的美国大选迎来了最后时刻,许多人心中的“尴尬癌”大概终于可以切除了。
大选中美国媒体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镜,遭到了美国国内外的诸多批评。然而,美国媒体产业发达,积累了许多粉丝拥趸,为其辩护者“理直气壮”,毫无尴尬,气势一点不输批评者。
笔者最近就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研究了一篇媒体界专业人士的辩护文,果然受益匪浅。
文章在第一部分设问:“美国媒体对希拉里的丑闻视而不见吗?”
作者随后列举了10月28日下午美国主流媒体的首页头条,不管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是被嘲讽为“克林顿新闻网”的CNN,都报道了美国联邦调查局重启调查一事,以此证明“视而不见”是错误的指责。
可在引子里,作者明明还说要讨论美媒“失去客观中立原则”的问题,怎么到正文就变成“视而不见”了呢?中学生都能看出两者的不同吧。
原来,作者借一个“记者朋友”的口,把问题偷换了,把普遍的对美媒中立性的质疑,变成了对“视而不见”的吐槽。这样的妙招,一看就深得美媒精髓,我可得拿个小本子记下来。
作者乘胜追击,历数《纽约时报》对希拉里负面新闻的报道,给出了十来条链接,以证明FBI重启调查的报道不是孤例。
可我纳闷,任何一个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有个链接不说明什么问题——页面上的位置、在网站上放的时间长短、社交平台上官方账号推送的时刻等等,都会影响传播效果,为何这位资深媒体人士闭口不提?
我也知道要跟踪研究上述因素,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普通人做不到,因此更期待专业人士的指教。如果专业人士能力有限,我也可以理解,但为何干脆提也不提这些因素,只是拿出链接,是要糊弄人吗?
在失望之时,我又转念一想,作者现在只需否定“视而不见”,这些链接当然足矣。于是我对作者偷换命题的本事,更加肃然起敬,失望感也一扫而空了。
作者随后又说《纽约时报》不仅“一件(希拉里重大负面新闻)都没有遗漏”,“还有打头阵的”,例子是邮件门和克林顿基金会与境外资金之间关系的调查。
这事实我肯定认,但仔细看了看报道时间,是2015年3月和4月。那时的选情与后来一样吗?不同的政治形势下,媒体的态度当然可能变化。批评者说美媒不客观中立,火力最集中的是那些希拉里和特朗普出线后的报道。太早的例子,说服力恐怕会被大大削弱。
作为专业人士,辩护者除了教我偷换命题外,在第一部分里没有给出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只是总结说“搜一搜就能得出答案”,却又补了句“当然,我知道,好多国外网站都不太好上”。什么意思大家都懂,这种语言艺术读者咱要不要也学习一个?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又扯起新闻和评论部门相互独立的常识。但我想问,新闻和评论部门是不是都拿报社的钱,利益如此密切相关,真能切割开吗?普通读者在报纸上接收信息,是更容易根据所有内容,形成对希拉里、特朗普的整体印象,还是一边读一边提示自己,这个是报道那个是评论?
即使是报道,真的就客观中立吗?
新浪科技驻美记者鄭峻同样挑了一天举例,《纽约时报》确实报道了FBI重新调查希拉里一事,但从标题和版面位置都是对着特朗普去的。
当然,鄭峻只是发了个微博,没有整儿八经发表文章,大概就属于为美媒辩护的作者口中“中文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那些毫无可信来源的说法”吧,抑或“接收到的信息是被污染的”?
中文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未必靠谱,可美国社交媒体上对特朗普打压,“希拉里进监狱”只有拼写错误才能上热门,这又如何辩护才好呢?
辩护者在第三部分中接着教育我们这些读者,“中立客观绝不等于各打50大板”,“一个人失言了100次,媒体报道了100次;另一个人失言了10次,媒体报道了10次——这不叫偏袒。”
这逻辑100分,就是说特朗普的负面新闻再多,那是因为你本来就丑闻多;希拉里的负面报道再少,因为她本来就是纯洁小白兔。如此自洽的逻辑,我也是大写的服。
辩护者当然也给自己留了退路,媒体职责远不止于“客观中立”,“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维护社会规范”。很好,我还想问问作者,CNN员工向希拉里泄露辩论题目,这是哪门子“社会规范”?
在学习了作者的专业技巧后,我自己都知道该怎么答了:这种维基解密的内容,当然也是“受污染”的信息,怎么可能靠谱呢?
总之,作者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撰写长文坚称:“《纽约时报》还是那个新闻做得最棒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也还是那份曾经报道水门事件的伟大的《华盛顿邮报》。”
还是鄭峻先生看得通透,“下次再有人告诉你美国权威媒体是多么客观的灯塔,别理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张小宝:为了证明美国媒体在大选中客观中立,中国砖家也是拼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