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阿大葱油饼”扯得上情怀吗
关键字: 葱油饼阿大葱油饼阿大葱油饼好吃不好吃阿大葱油饼排队阿大葱油饼不正宗BBC阿大葱油饼停业BBC阿大葱油饼这两天,魔都一场热闹了快一年的“情怀大戏”,眼看“人设”就要崩了。一则《上海网红葱油饼上过BBC 却无执照被停业》的新闻,让美食圈、法律圈、传媒圈都忙坏了。一会儿是“老上海味道传承”,一会儿变成“阿大做的是安徽葱油饼、不正宗”,一会儿是“人情法治之争”,一会儿又爆出各种“黑材料”对小摊老板口诛笔伐。
定下来厘清头绪,事情并不复杂。
“阿大葱油饼”做饼几十年,味道尚可,两岸三地都有媒体追捧。周围居民则毁誉参半。
监管部门念在阿大身有残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网友的说法,当地某任派出所长原话是,“你总要给人家口饭吃让他活下去吧”。本来大家都有“默契”,近年生意越来越好,也不知道是邻居不堪噪音油烟,还是同行竞争,或寻求合作被拒,举报增多,于是有了这次彻底整改。
至于为什么长年不办证照?爆料称的“案底”存不存在?阿大电视上说的话前后不一。凭这个能不能认定人品有问题?谁也说不清。
有一点很确定,他几十年来,3点起床,揉几十斤面粉,切5斤葱,做300个葱油饼,自食其力,养活了母亲、弟弟和儿子。阿大就是这城市里一个普通讨生活的“个体户”,有那么些“平凡的伟大”。幸运或是不幸成名了,于是这些道德光环也来了、个人的历史也被翻一遍,还被竖起来,成了批评监管“懒政”,批评无人“传承传统”的大旗。这些其实都有点过头。
想当初,我也排队买过“阿大葱油饼”。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的耐性是怎么被消磨殆尽的。
破墙开店的一个天井,墙上沾满黑色的污垢,顾客在门外的窄巷排队。阿大用的是汽油桶改造的灶头,上面架起铁板煎,煎完放到下面烘,一炉10个,每炉少说要20分钟。而前面的人动辄就买上8个、10个,一再让后面的食客气恼不已。
当天我早晨7、8点开始排队,前面只有5个人。为了2个葱油饼,我足足站了1个多小时——后来才知道,这已经很幸运了,等4、5小时的人不在少数。最后吃到嘴里,好不好吃,见仁见智。
就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效率,人再多,阿大也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不改进设备、不限购、不提价、不请帮工。阿大的解释是“变了就不是了”、“招不到徒弟,都吃不起苦”、有人提出开连锁被他拒绝了——“别人做的总归不一样”。
我承认阿大是个执拗的手艺人,但谁要是把这捧成“匠人精神”,那提醒一句,“匠人精神”里至少应该包含对食客、对自己职业的尊重。
上海滩不缺少“老上海味道”,也不缺“传承”的使命感。
上海老牌西饼屋,为了保住招牌鲜奶蛋糕,2009年起从早期“前店后厂”转变到“门店+中央工厂”模式,建造了包括净化车间、低碳能源、环保的污水处理、自动化切割等技术的现代化厂房。拥有瑞士通用(SGS)认证,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所有产品均通过QS认证,并实行了信息化改造。为了防止距离远,难以实现一日三次送货的要求,下午6点开始打折销售,第二天上午对折销售,过了中午12点,所剩蛋糕全部销毁。蛋糕品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屈指可数,到今天的200多种。保住了爷叔阿姨一辈记忆中的美好口味。
而作为华人点心标志之一的某点心餐厅,也是靠精细化管理稳住江山。专门指定商户养殖的指定活猪品种,宰杀之后进店分切。螃蟹指定产区,专人拆蟹粉蟹。总店创下一天翻台19次、一年卖2800万个小笼包的佳绩。它们的成功靠的都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越来越多像“阿大葱油饼”这样的小作坊本土美食,正走向精细化、规范化。它们踏出的每一步都有风险,都要拿品牌积累的声誉做担保。每个手艺人的“温度”、“手势”固然难能可贵,但安全性、稳定性也同样有价值。
我也知道,口味是很主观的东西,即便“盲测”都证明不了的差异,在不少人心里还是有个疙瘩,觉得“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会追求总店、老店,也是为什么无数人愿意付高价请“大师傅”烧菜的原因。但如果谁把这认定为“传统手艺”的唯一标准,那就跌入玄学范畴,我们也只能接受它逐渐消亡。
这一大群人里,“臆想症”最严重的,大概是开头所提新闻的标题了——《上海网红葱油饼上过BBC 却无执照被停业》。
一边是BBC慧眼识珠,一边是中国执法者冷漠死板——仿佛只有BBC懂得欣赏情怀。拜托……那些成天黑腐国只有炸鱼薯条能吃的人,这时候相信起英国人的美食品味了吗?!
之前观察者网小编辛辛苦苦扒这个视频来着,(详情点这里http://www.observersnews.com/life/2016_07_22_368575.shtml)。简单说说,就是吃着小笼包,不忘提这家老板经商是因为家人“成分”不好,那个年代找不到工作。吃着红烧肉,“忆苦思甜”说十年时期上海一家餐厅都没有。吃个大肠面,强调这是最苦逼的中国人没肉吃解馋用的。就连开车经过上海延安高架“龙柱”,也不忘提一句“那个灵异传说证明了,’风水’之说在现代化上海仍然很有市场”。
你也好意思提鸦片?
全程主持人到渔家蹭吃、到酿酒场蹭喝、到翻译家蹭饭,除了一家人均1000的贵餐厅,光顾的小饭店人均都不超过30块钱。对照下最近新出的米其林上海指南,没有一家店能对得上号——虽说米其林的这个指南也是槽点满满,但你们两个“列强”就不能对一对“口供”?
这几年BBC预算紧张可以理解,可就这样还敢叫《上海之味》?这波“情怀”,我给负分。
BBC不值一哂,“传承传统手艺”也无从说起。葱油饼毕竟只是一件普通小吃,阿大师傅也说,是“用心做”就能做好的。只要阿大师傅愿意,想把手艺留下来并不困难。
我们欢迎阿大师傅能走出逼仄的灶披间,把标准化的美味葱油饼带给更多人。如果他不愿意,我们也尊重他坚守一门手艺的执着,帮助他在符合食品卫生等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重新开业。像他在电视上说的,“对每个人负责”。当然,我们也保护每一个不惧风雨去排队的吃货的权利。
这,才是所谓“上海之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已暂停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特朗普回应 评论 137“举韩国全行业之力确保‘美国优先’,能别加税吗?” 评论 136“反正最终还是美国人吃亏” 评论 44“俄美应建立中美模式” 评论 355泽连斯基:可挽救与美国的关系,但有个条件 评论 377最新闻 Hot
-
已暂停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特朗普回应
-
“举韩国全行业之力确保‘美国优先’,能别加税吗?”
-
克宫:普京知道其中所有细节
-
联合国迄今为止最强烈谴责,“对美国根本性转变深表担忧”
-
“特朗普政府下令起草清单,取消部分对俄制裁”
-
特朗普威胁“吞并”,特鲁多找英国国王谈主权问题
-
又气坏了:泽连斯基最糟糕的声明!
-
“5亿欧洲人要3亿美国人保护免受1.4亿俄罗斯人‘侵略’,会数数吗?”
-
特鲁多考虑向乌派兵,扎哈罗娃:美国北扩时,靠谁保护加拿大?
-
特朗普官宣将五种加密货币纳入战略储备,币圈闻声飙涨
-
财长刚被罢免,伊朗副总统又辞职了
-
打击电诈,泰国考虑建边境墙
-
“俄美应建立中美模式”
-
2030年中国斜爆轰飞机真能一小时到全球?专家发声
-
中国大使批澳大利亚当“刺头”
-
下一任乌克兰总统会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