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书说秦始皇暴政灭国,但从树木年轮看,其实他挺冤的 | 张齐兵
关键字: 年轮历史分析气候记录秦始皇年轮研究树芯他翻阅高山走进森林,只为寻找那些又老又大的古树,细数年轮的历史痕迹,追寻尘封在大树中的久远故事。在SELF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齐兵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年轮深处,探寻千年大树的沉睡记忆。
以下内容为张齐兵演讲实录:
大家看我手里拿着一个铁棍、一个木条就上来了,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我是做树木年轮研究的,小朋友看到这个,已经猜出来我就是干这个活的。虽然我经常跟木头打交道,脑子都变得像木头了,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我特别愿意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开场背景图。
我自己不会做,但是又特别想做这件事情,我就求助于我们的主办方。主办方的艺术团队做出来这幅图,我看到的时候非常惊艳。
这分明是太阳系啊,中间亮亮的外面一圈圈的不就是水星、金星、火星、地球轨道吗?但是再细细一想我们的树木年轮,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也是研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大自然的特征吗?其实两者是相通的,说到这儿,非常感谢我们的艺术团队有这么给力的设计,有这么丰富的联想力。
说起大树的记忆,我们首先想的是人脑的记忆,人脑的记忆是有限,有的时候记忆会随着时间慢慢模糊。但是大树不但有记忆,而且它一旦形成树木年轮之后就不会变化,记得非常的牢固。
所以我们树木年轮学的工作,就是看这个大树年轮里面记载了些什么。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去采集样本,有了样本才能看树木年轮里面有什么东西。所以看着这幅图,这幅“太阳系”的图怎么采样呢?
有人会想到,我们是不是去砍大树呢?实际上是不会的,我们到野外是拿着这个东西,叫做“生长锥”。现在这个是比较短的,实际上有很长的,拿着它上山非常方便。它是钻的,把它打开里面有一个空心钻,把它套进去,进去卡住就是一个钻,对着大树钻进去。
这个掏丝前面有牙齿,掏进去就把树芯给咬住了,再反转,拿出来就是树芯了。拿到树芯后回到实验室把它固定在木槽上,拿着砂纸打的光光的,上面的年轮就清晰的显示出来了。有人认为我们像木匠似的,数圈圈好像没有什么意思。其实你们小瞧我们了,我们的工作还是挺高大上的,大家看都有一些什么人跟我们一块做工作。
最早的时候是达芬奇,人家那时候就注意到树木年轮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写了树木年轮描述,并且有文字记载的。第二个是美国科学家,他在上世纪初的时候做了非常漂亮的工作,奠定了树木年轮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最近前两年获得诺贝尔国际奖和平奖的国际IPCC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他们专门关注过去的气侯变化历史。
这是报告中给出的过去一千年气候变化、气温变化的时间状况。从这上面大家都在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了,根据是什么?根据数据里面一多半的证据都来源于我们的树木年轮。根据树木年轮来看,原来长得窄突然长宽了,树木年轮提供了很大一部分数据。
如果没有树木年轮、冰芯、珊瑚这些古气象资料的话,气象站并没有多长的历史,红色的线是气象站的数据,仅靠红线我们说不出来现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IPCC上面的数据几乎没有国内的树木年轮的数据贡献。
这一方面是我们国家起步晚,国外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我们国内是70年代才开始,后面才慢慢发展起来。我是1993年到加拿大学习树木年轮,2001年回来。回来就想我们应该弄自己的树木年轮数据,当然我们还有同行在弄。
首先就是要找大树,有大树才有数据,问题是大树在什么地方有?这就成为关键,有大树我们才能工作,我们就选择了跑青藏高原。这幅图是西藏林芝地区的巨柏王公园,看到这样的大树的时候,我们心里是非常激动的。
当时牌子上挂着的是2500多年,我想太好了,有那么大的数据量。但是高兴的太早,领我们去的人说:“哪能让你钻个洞呢?这是不允许的。”但是非常幸运的是,在旁边有一个倒下的树。这个他们说可以打,我们就打了。这就是第二张图上所取的材料,生长锥这么长,将近60公分。我们回来数圈圈,数下来有560年,根据这个东西就可以估算大树到底有多少年。
除了公园里的大树之外,其实在山上也有很大的大树。这是在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爬到山顶上有4300米了,看到这样一棵大树。我们采回来样本数下来也超过一千年了,非常感叹。
树是2500年的,但我们想找更多,国际上已经有一万年的了,一万年是怎么来的?首先得找更大的树,更大的树有多少年呢?这已经是两千年了,有四千年吗?有六千年吗?大家认为活着的树能活到四千岁的举一下手,活到六千岁的呢?
举到六千年的说明艺术想象力太丰富了,四千年还是可以的。
- 原标题:史书说秦始皇暴政灭国,但从树木年轮看,其实他挺冤的 | 张齐兵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69“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45“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1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70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