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方远:转折年代中的“二二八”,我们都无法身处其外
关键字: 二二八二二八事件台湾二二八大陆纪念二二八台盟无法自外于转折年代
二二八事件爆发的1947年,大陆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金冲及称之为“转折年代”,他认为这一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力量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同时人心向背也出现了翻转,对于中国而言是“历史性的转折”。简言之,在此“转折年代”之中的中国人民,必须在战争与和平之中做出最后的抉择,而台湾人民当然也无法例外。从1945年昆明的“一二.一”事件,到1946年北平的沈崇事件,再到1947年南京的“五.二○”事件,预示着历史将中国在不断的流血代价中,引领走向了歧异的现代化路线之争,中国人民则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反独裁的信念加以回应。台湾的二二八事件,也是在此转折年代之中不能回避的关键一环。
拉高历史的视野来看待二二八,可以说是台湾人民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抵抗来自祖国的脆弱政权及其官僚,以胜利者的姿态对于原有失土的巧取豪夺;同时也是拒绝台湾被国民党强拉进内战的漩涡之中。1947年3月二二八处委会处理大纲即已指明此点,尔后“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组织、建立与发展,也是循着这个方向前进。
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等部分参与二二八的当事人,在失败后流亡到香港,先是成立新台湾出版社,发行《新台湾丛刊》(著名的《台湾二月革命》一书即是丛刊之一);以香港为阵地,积极联络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国内民主派人士,后于1947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正式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9年春天,台盟主要领导人与大部分盟员北上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投身筹建民主联合政府;同年10月1日,台盟代表台湾人民,参加了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1987年2月参加纪念“二.二八”起义40周年纪念会的部分亲历者在北京台盟中央机关前合影。前排左起:江浓(当年在北京)、叶仁寿、周青、蔡子民;二排左起:陈炳基、叶纪东、叶庆耀、林文启;三排左起:林东海、潘渊静、王彪、蓝运树;后排左起:周明、吴克泰、郭水烟
台盟是二二八事件的直接产物,也是现存历史最久的台湾人政党,其代表台湾人参加建国前的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反映了台湾人民当时选择民主和平的路线,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也体现出新中国建国后的政权性质。
然而,今日许多台湾人由于失却了民族历史的视野,以及历史整体的高度,而抱持着二二八“与中国无关”的论调,对大陆即将举办的二二八纪念活动充满质疑和不解。事实上,自1949年以来,大陆几乎年年纪念二二八,不但比台湾岛内的纪念活动还早,而且主要由台盟主持纪念活动(1973至1979年则是由全国政协主办),非由中共主导,可以说合情合理,具有历史正当性。
大陆历年“二二八”纪念活动一览(整理:张方远;制图:W.B.)
另一方面,将二二八曲解为“皇民造反”或“台独起源”的说法,同样也不符合事实。1950年代国民党政府仗势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开启了对于认同社会主义、追求民族解放的台湾青年的白色恐怖肃清与镇压。许多五○年代白色恐怖受难者都指证,二二八事件使得当时的台湾青年“对白色祖国失望”,从而“寄希望于红色祖国”。自日据时代以来延续下来的台湾爱国左翼传统,经历二二八事件后号召了更多理想主义者,投入地下党斗争,例如台盟成员林正亨就是1950年第一位仆倒在台北马场町国民党刑场的台籍人士。
参加1949年9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台盟代表,左起:田富达、杨克煌、谢雪红、李伟光、王天强、林铿生(候补代表)
为了民族的和平与团结
70年后回过头来重新省思二二八事件,是希望在厘清事件前因后果与性质的基础上,发现对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借用陈映真先生的话──“为了民族的和平与团结”探索出路。在当前的政治现实中,台湾与70年前面临着类似的处境,再度进入了转折年代,历史又为我们出了一道“战争或和平”的选择题:是要跟随外来强权走上冲突与战争,还是戮力于区域的稳定与和平?
历史是复杂的,但复杂并不能与多元划上等号,否则很容易就沦为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历史是由多条线组成的,其中具有合理性的线会形成主线,而其他的线则成为支线,或者慢慢退出历史之外。因此,看待70年前做为民族悲剧的二二八事件,更应该掌握其中的主线,回到中国近现代史的脉络与世界格局的视野中看待二二八,才能以“温情与敬意”去理解二二八事件的复杂面貌,破除被冷战与反共意识形态所禁锢的史观。与此同时,跳脱蓝绿依其各自政治需求为二二八设下的逻辑圈套,回归人民的立场,正视台湾人民在事件中的能动性与主体性,避免为当时的执政者擦脂抹粉,也避免为延续仇恨加油添柴,永远跨不出蓝绿对立的框架。
70年前,经历了殖民与光复的历史变迁过程,包括台湾在内所有的中国人并没有在那个充满动荡与转折的年代中,回答好“如何再做中国人”这个问题,也就不可能避免二二八悲剧的发生。这个思想上的严肃课题,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如何直面殖民经验在台湾社会中的复杂性,弭平长期的历史断裂与民族分裂所带来的伤痛,在二二八事件70周年之际,兴许是两岸人民都应该诚恳回答的时刻了。
(本文首发于台湾苦劳网,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64“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83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29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88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
美债风暴前一个月,海外债主增持2900亿美元,中国增持235亿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
“以色列计划5月轰炸伊朗核设施,本以为特朗普肯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