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峙:再挤也得空着,博爱专座合理吗?
关键字: 让座博爱专座杭州博爱专座老弱病残孕老弱病残孕幼爱心专座早高峰错峰出行公交让座本来是小事,但是这几年媒体上报道为了抢座位大打出手的事情多了,让座就成了大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杭州最近想了个办法,就是在“爱心专座”之外另设“博爱专座”。按照媒体的报道,“爱心专座”是让座,“博爱专座”则是留座,不管任何时候,这两个位子都会一直空着,专门留给“老弱病残孕幼”等需要照顾的乘客。
这个举措看着很暖心。“爱心专座”还可以按照先来后到占座,占了之后如果需要让座,还可以自己判断一下对方到底是否真是“有需要的乘客”,再决定让座,主动权还是在有座位的人手里。人家让了,是高风亮节,不让,你也无话可说。虽然这几年媒体上经常报道动不动就对占座年轻人大打出手的老人,但真敢这么做的毕竟还是少数。而“博爱专座”就不同了,不管是不是有“有需要的乘客”,不管车上挤成啥样,都得空着,让该坐的人坐。
如果你是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或者上网时看到这个消息的,可能会由衷地手动点个赞。但如果你在早晚上下班高峰的公交车、地铁上快被挤成狗的时候,一刷微博或者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心情可能就不会太好了。
公交、地铁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属于公共资源。所谓公共资源,就是使用权不固定,所以大家都可以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使用。公交、地铁上的座位,也是这样。先来的有座位,后面来的就只能站着了,要等别人下车座位空了再坐。为了照顾老弱病残孕这种需要照顾的人,公交和地铁上就有了爱心专座。也就是说,没有老弱病残孕的时候,其他人也可以坐,等有了的时候,再让给他们。
但问题就出在,有时候确实有需要座的乘客,却没人让座。当然,不让座的理由五花八门。比如说,有时候你看见一个女的,年龄大了,你觉得自己比她年轻,就让座,人家可能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你这是说她老。又比如,有时候你看着一个人年龄可能不小了,但是精神很好,而你恰巧昨晚没睡好,这时候就很难决定到底让还是不让。再比如,你的座位挨着爱心专座,上面坐的人并不比你“老弱病残孕”,来了个需要让座的人,你觉得应该他让,但他就是不让,反觉得应该你让,就都没人让了。
当然,肯定有不少人确实素质低,抱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座位是我先占的,我凭什么让给你?我就不让。”
按照社会习俗,当然应该年轻人让座,因为年轻人体力更好。但在现在这个社会条件下,年轻也就意味着压力大、工作忙。而且,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普遍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公交堵车,时间就更长了。这么长的时间,公交和地铁上又特别挤,能有个座位,别的不说,至少省得被挤。这种环境下,要让人高风亮节地让座,确实也有点困难。所以这几年媒体上经常出现因为让不让座的问题老人和年轻人发生争执的情况。
这时候杭州出台的这个政策,等于在公交车的爱心专座之外,又增加了两个博爱座位,宁可空着,也不让普通乘客坐。这个举措考虑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确实很博爱,但忽略了公交车上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乘客。
正常的公交车一般就二三十个座位,而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坐过公交或者地铁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一辆公交能挤上百人。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座位就是这么空着,不管有没有老弱病残孕,就不能坐,这难道不是浪费公共资源吗?而且,对快被挤成饼干的普通乘客来说,这个很博爱的措施合理吗?
其实,不如换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与其想尽办法让早晚高峰的年轻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如劝老弱病残孕尽可能错峰出行。虽然老弱病残孕确实应该照顾,但早晚高峰挤着公交地铁上下班的人也不容易,而且他们是使用公共交通设施的主力,他们的需求也是各种公共设施首先应当考虑解决的。
杭州另设“博爱专座”,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电话 评论 395武契奇:西方犯下最大错误,一天之内团结所有俄罗斯人 评论 102卢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评论 37外交部: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领空 评论 1044中吉乌铁路筹建加速,吉乌项目办公室设在吉国首都 评论 284最新闻 Hot
-
澳运煤船正驶向中国,阿尔巴尼斯有望年内访华
-
“中国人从不向我们发号施令,美国官员倒是经常提条件”
-
中吉乌铁路筹建加速,吉乌项目办公室在比什凯克设立
-
成都一商场女厕设无遮挡男童便池,涉事方回应
-
“若盟友援乌远程导弹,我们保证不打击俄领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胁,俄回应力度将远超坦克
-
生育登记与结婚“脱钩”,挑战伦理、助长黑产业?
-
美军火商拟1美元卖乌克兰两架无人机,但…
-
布林肯刚走,以色列就立刻发动空袭
-
白宫幕僚长在交接仪式上哭了,称赞拜登是“好父亲”
-
美国奥委会:支持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
-
为抗衡中国,美国30年后重开这个大使馆
-
美债上限首回合“交锋”,无果
-
澳大利亚新钞票将不再印英王像,澳财长:我希望看到一个共和国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给我们外长打电话?
-
俄外长:沙利文这话太可怕,想把所有人变成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