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泉:涅姆佐夫遇刺,最大赢家是……
关键字: 涅姆佐夫涅姆佐夫遇刺普京制裁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反对派乌克兰明斯克会议此后,涅姆佐夫依然热衷政治。但一方面,普京强国政策的使他的主张始终难以被普通民众接受,另一方面,以键盘革命家纳瓦利内,著名三重国籍时评人弗拉基米尔·波兹内为代表的新生代自由主义者也不断地冲击他的地位,以至于不管他如何努力,也没能遏制政治地位迅速衰落的趋势,最终只能靠越来越出位的言论和诸如在多莫杰多沃机场打人这样的花边新闻在媒体上露脸。
(上图:俄罗斯著名的网络作家,号称“普京最大反对者”的纳瓦利内。下图:拥有俄罗斯、法国、美国三重国籍的俄罗斯著名时事评论家弗拉基米尔·波兹内,他们两人被视为自由主义在当代俄罗斯的领军人物,而涅姆佐夫并未进入这个层次)
杀了涅姆佐夫有什么用?
作为一名政治家,涅姆佐夫毫无疑问是一个失败者,他在市中心被人打成筛子倒是使他在生命完结之时再次引起关注。但是谁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在市中心对一个过了气的政治明星下此狠手?杀了涅姆佐夫对谁有好处?有什么样的好处?都成了他遇刺后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而涅姆佐夫同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亲西方的政府渊源颇深,而他恰恰在乌克兰局势出现转机的关键档口死于非命,自然引起了更多的猜测和联想。
现在案件尚未侦破,或许就像其它政治谋杀那样,这个案子会成为一起无头悬案,但涅姆佐夫作为一名政治人物,他的死,必然会对俄罗斯政局乃至国际政局产生影响。
毫无疑问,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是涅姆佐夫一生当中最大的政敌,西方很多政客和主流媒体也在涅姆佐夫被刺的第一时间或明或暗地指责普京应该为涅姆佐夫遇刺负责。但普京的敌人无数,仅体制内的反对派,就有左翼的久加诺夫和极右翼的日里诺夫斯基两个重量级人物,体制外的反对派更是难以计数,其中不乏死因离奇之人,比如叛逃到英国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前俄罗斯寡头别列佐夫斯基、著名人权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等。但是涅姆佐夫既没有像利特维年科叛逃国外,没有像别列佐夫斯基在国外支持俄罗斯反对派活动,也没有像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这样和拉姆赞·卡德罗夫式的流氓政治家及强力部门结下梁子,而他被刺前的声望也不及新崛起的纳瓦利内等人。换句话说,涅姆佐夫的遇刺前的政治地位还“不配享有被普京暗杀”的待遇,他在俄罗斯遭遇内忧外困的当下被刺,不但无助于普京摆脱困境,反而会将众人怀疑的焦点集中在普京身上。
不管怎样,涅姆佐夫遇刺使普京少了个死对头,而且一位过气政治家的死亡在俄罗斯国内也掀不起太大风浪,所以他的死对于普京和其支持者来说来说算不上是好事,但也不算太糟。俄罗斯的部分媒体调侃涅姆佐夫死于乱搞男女关系,实际上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比起其它死因离奇的普京反对者,涅姆佐夫明显“不配享有“被普京谋杀”的政治待遇)
相对于俄罗斯的平静,大洋彼岸的美国对这件事情更上心,在涅姆佐夫遇刺的当天,奥巴马就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谋杀,并盛赞涅姆佐夫的“勇气”,美国政要们还暗示俄罗斯“政治气候恶化”,显然是准备把脏水都泼在普京身上,给普京“上眼药”。究其原因,除了美国对普京一贯采取不友好的态度之外,刚刚结束的明斯克首脑会议确定了乌克兰停火的路线图,使乌克兰有了和平的希望。乌克兰一旦实现和平,美国便失去了制裁俄罗斯的理由,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美国是制裁俄罗斯的最大赢家,并不会因为俄罗斯和欧洲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而罢手,而涅姆佐夫的遇刺恰恰为美国继续对俄罗斯制裁提供了借口。而且涅姆佐夫同乌克兰亲西方政府渊源颇深,他的遇刺无疑会刺激本就对执行明斯克和平协议态度摇摆不定的乌克兰政府,甚至有可能会使乌克兰在执行协议上出现反复,这是美国最愿意看到的。因此,美国绝对不会放弃借此事件大作文章的机会,为接下来的制裁做舆论准备,而就美国现在的反应来看,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同样炒作这件事的还有欧盟。从明斯克首脑会议上法德两国同意完全按照俄罗斯的设想制定和平协议这件事可以看出,在乌克兰问题上骑虎难下的欧盟是最急于迅速解决乌克兰危机以摆脱自身面临的困境的。本来协议执行的基础就十分脆弱,而既亲西方,又与乌克兰政府关系密切,还是俄罗斯政府反对派的涅姆佐夫的遇刺,使协议执行出现变数。但毕竟涅姆佐夫的主张长期亲西方,西方国家在乌克兰这一年多的危机中,也早已形成了视攻击普京和俄罗斯的内外政策为“政治正确”的氛围。所以无论出于真心还是要做样子,欧盟必定会追随美国谴责俄罗斯“政治气候恶化”,但倘若因此明斯克和平协议执行出现中断,那欧盟真就是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了。
借涅姆佐夫遇刺,俄罗斯的“自由反对派”们也获得了难得的表演机会。虽然俄罗斯国内有大量的普京反对者,但反对者的主流是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派反对者和以自由民主党为代表的极右派反对者,同前两者相比,自由派反对者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声望上均难以相比,而且自由反对派的组织力、行动力明显不足,2014年年末马涅什广场的自由派集会草草收场就是明证。而涅姆佐夫的遇刺,为自由反对派笼罩了一层悲情色彩,使反对派陡然间获得大量同情,据莫斯科警方统计,3月1日有1万6千人参加了涅姆佐夫的悼念游行,反对派方面则称有超过7万人参加,无论是警方的1万6千人还是反对派方面声称的7万人,对于自由派来说规模都是罕见的。在3月3号涅姆佐夫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俄罗斯的自由派大佬悉数到场,也像世人展现了他们“坚定的立场”。照此发展的话,虽然希望渺茫,但却也不排除已经徘徊在俄罗斯政坛边缘的自由派东山再起的可能。
(上图,3月1日俄罗斯自由派在红场附近涅姆佐夫遇刺地点集会,打出了“英雄不死”的条幅,下图,俄罗斯自由派大佬,前总统候选人和国家杜马副主席袴田伊琳娜于3月3日出席了涅姆佐夫的葬礼)
涅姆佐夫的死,给了国际国内各派一个展示自己立场和观点,消费死人的机会,由于事发突然,这件事会对俄罗斯内政和俄乌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短期内并不容易判断,但对于涅姆佐夫这样一个影响力快要消失殆尽的政治家来说,虽然他被人以这种残忍粗暴的方式了结了性命,但不管怎样,他使全世界不论是赞同他、反对他、还是快要忘记他的人都在此刻把他永远记住,对于一名过气的政治明星来说,他的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最新闻 Hot
-
“不确定哪个更侮辱人,是关税,还是美国派他当大使”
-
“还当我们都是没上过学的乡下人?!”非洲人怒了
-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
他信首次公开回应:洪森给我女儿“下套”,“兄弟情”已破裂
-
“亚洲国家刚被课税40%,谁搭理鲁比奥那套中国说辞”
-
尬…特朗普称赞“非洲小美国”总统英语不错:哪儿学的
-
布局印尼,“别怀疑中国人的能力”
-
菲律宾被上调关税,美前官员先急了:还要不要跟中国竞争了?
-
又下黑手!美“中国委员会”要美高校停止与中国合作
-
“中方多次建议不听,现在撤回为时已晚”
-
政府“没跪”,日本经济大拿反批:让特朗普感觉被背叛了
-
特朗普“垂涎”非洲这五国,自吹“我们比中国更好”
-
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
中国30天免签政策太香,有人催英国赶紧加入
-
石破茂:决不能被美国小瞧
-
和特朗普抢时间,“原本运往中国的也在转向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