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岚峰:韩春雨撤稿一周年回顾
关键字: 韩春雨事件韩春雨 河北科技大学自然杂志 Nature科研造假所有这些赞扬,都是以相信韩春雨论文的结果为前提的。我们相信这篇论文,是因为相信《自然·生物技术》的审稿。在当代的学术体系中,论文不是作者想发就能发,而是必须先经过审稿人的审查。
具体地说,你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的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你向杂志投稿。第二步,编辑决定要不要送审。如果编辑认为这文章太差,不值得送审,那直接就毙掉了,任务失败。第三步,如果编辑决定送审,就把文章交给几位审稿人。第四步,这几位审稿人给出审稿意见。第五步,编辑综合审稿人的意见,做出决定。这个决定也许是发表,那么恭喜你,任务成功。编辑的决定也有可能是拒绝,那么任务失败。还有第三种可能,是编辑把审稿人的问题和意见发回给作者,请作者修改后重新投稿。
如果是这样,那么球又回到作者脚下了,作者现在面对着三个选项。作者可以选择做出相应的修改之后重新投稿,这就回到了第一步。许多文章就是这样循环几轮后发出来的,当然也有许多文章在循环几轮后还是被毙掉了。作者也可以选择放弃这家杂志,改投其他的杂志,这就对其他的杂志开始了第一步。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作者也可以放弃投稿,把这篇稿子塞到抽屉里去。
所以,你看,发一篇论文不容易啊!杂志的声誉和水平越高,审稿的标准就越高,拒稿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实上,投《自然》或者其子刊的论文,大多数都没有进入审稿程序,而是直接被编辑毙掉了。我们在投《自然》或者类似的顶级期刊的时候,如果过了编辑这一关,进入了审稿程序,就会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成功了,说明我们的文章受到了认真对待。
因此,一篇论文在像《自然》子刊这样声誉卓著的杂志发表出来,就意味着论文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杂志和审稿人的肯定。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其他人默认地就会相信这些结果。
但是,韩春雨的这篇文章却打破了“默认值”。从2016年6月开始,就不断地有学术界同行表示,不能重复论文的结果。此后的发展,如果是关心过这件事的人就一定会记得,在那段时间里多次刷屏,越闹越大,最后以2017年8月韩春雨等人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撤稿而告一段落。
撤稿意味着此事在科学上得到了明确的结论,就是这篇论文的结果不可信。下面需要调查的就是,韩春雨等人是故意造假,还是无心之失?这个调查结果到现在还没出来。但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一直有许多错误的理解流行在公众中。甚至在撤稿之后,这些错误理解也没有消失。因此在这里,我们就来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些问题,帮助公众提高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韩春雨的论文既然通过了科学杂志的评审,为什么又会出问题呢?
回答是:一般而言,审稿人不会自己做实验去检验论文的结论。审稿人经常收到很多杂志的审稿请求,想想看,谁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去重复那么多别人的工作?审稿人能判断的只是,这项研究在科学原理和内部逻辑自洽方面有没有硬伤,以及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新性和重要性。至于论文的结果是不是可重复,这不是审稿人能负责的,而是要等到论文发表以后,由全世界所有对此文有兴趣的研究组来检验。
如果一篇论文太平凡,没有人有兴趣去重复它,那么这论文中即使有错,也不会有人发现。事实上,中国和美国每年都发表几十万篇论文,全世界每年发表上百万篇论文,其中的大部分可能都是这种无人问津的灌水文章。但是,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这种顶级杂志上的文章,显然不可能这样。尤其是韩春雨宣称发明了一种比CRISPR更好的基因编辑方法,那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当然都趋之若鹜了。要应用一种新技术,第一步就是重复已知的结果。但所有人都发现,这第一步就过不去,于是事情就大了。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科学界为什么会要求“可重复性”?
回答是:可重复性是科学的一个门槛和一个自净机制。如果科学不要求可重复性,那就会沦为“灵异事件报告”,跟占星术、通灵术之类的没多大区别了。想想看,有这么多民科整天号称自己做出了惊人的发现,如果没有可重复性这道门槛,科学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篇科学论文在发表时,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技术细节,让读者能够重复自己的工作。例如我的专业“理论与计算化学”,当你在报道一个计算结果时,你必须清楚地描述你计算的体系(有哪些种类的原子,这些原子各有多少个,这些原子处于什么位置),还需要给出计算方法(例如“B3LYP密度泛函方法”)、计算软件(例如“Gaussian”某某版本)、计算参数(例如“基组”、“能量截断”)。如果在这些前提下,还是有读者不能重复你的结果,来联系你,那么你还应该告诉他更多细节,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是论文作者对于科学共同体的责任。
韩春雨撤稿声明中提到的其他研究组无法重复的图4
有人也许会说了:如果我的结果有时能重复,有时不能重复,那么怎么办?
回答是: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这样啊,——《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六脉神剑!段誉早期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正说明他没有掌握六脉神剑的诀窍。后来他掌握了诀窍,不就一直都灵了吗?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研究结果像六脉神剑一样时灵时不灵,那么它是不能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只有当研究者找到了时灵时不灵的原因,掌握了灵的条件,论文才能发表。
- 原标题: 袁岚峰:韩春雨撤稿一周年回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8-07 08:24:11
-
北京双胞胎青岛溺亡 “野浴场”常年监管缺位
2018-08-07 07:30 -
河南4名高考生答题卡疑遭掉包 教育厅回应
2018-08-07 07:24 中西教育 -
新华社:临汾,又是临汾!
2018-08-07 07:22 基层治理 -
媒体:农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机游戏废掉
2018-08-06 21:23 -
大三退学、再战高考:他以712分拒绝清华北大,选择川大
2018-08-06 19:31 -
茅台促销现场失控,长沙民警鸣枪
2018-08-06 19:16 依法治国 -
一批中国老人正在“排队办遗嘱”
2018-08-06 18:44 -
男子杀人后冲进派出所砍人被击毙,两名民警殉职
2018-08-06 16:04 -
央媒: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鼓励二胎政策莫画饼充饥
2018-08-06 15:21 全面二孩 -
网红"杀鱼弟"喝百草枯自杀 疑与家人发生争执
2018-08-06 14:36 -
湖南村民砍伤6人 官方:行凶者系贫困户,村支书受伤
2018-08-06 14:22 -
男子醉驾高速逆行,被抓交代妻子:判太长你就改嫁
2018-08-06 12:30 中国雷人秀 -
400天后,“命案元凶”变“见义勇为”
2018-08-06 10:56 观察者头条 -
福建一寺庙烧纸钱被投诉 环保局用佛经“点化”信徒
2018-08-06 10:49 基层治理 -
司机遇查龟速逃跑 交警一路陪跑:“要不歇会?”
2018-08-06 10:25 中国雷人秀 -
济南实行养狗计分制 扣满12分要考试合格才能养
2018-08-06 09:56 人与狗 -
小裙子,你尽管去穿!色狼,我们来抓!这个喊话引网友怒赞
2018-08-06 09:29 依法治国 -
胡锡进:读《作为中产 我对国家有哪些不满》有感
2018-08-06 08:51 中产阶级 -
家中燃气泄露,先吸根烟冷静下…
2018-08-06 07:53 -
去发改委指定部门办证 对方却说...
2018-08-06 07:46 基层治理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34“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50“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1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