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永定:“接力棒”已到财政部,中国亟需一揽子政策提振信心
基础设施投资空间还很大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已经饱和了?
我在上个月的外滩峰会上提出这个观点后,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饱和,没有更多的空间。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首先,基础设施投资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铁公机”,它还包括“新基建”和“公共投资”的概念。凡是旨在提供公共产品、回报率低(甚至没有商业回报)、无法产生现金流、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不愿承担的项目,而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资,都属于基础设施投资范畴。
其次,正如贾康先生所说,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俯拾皆是”。例如,权威部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人均投入仅为日本的1/18。仅补齐短板,投资需求就高达数万亿元。地下管网建设所需的投资更是巨大。
在城中村改造和旧住宅改造、教育医疗养老和循环经济建设等等领域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是难以估量的。与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相关的研发基地、厂房、实验室、装备等都需要大规模投资。
即便是在传统的“铁公机”领域,投资(“断头路”、海港、小型机场)需求也十分巨大。此外,为建设通向中亚的“丝绸之路”,沿河西走廊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
“1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积极的
有政府部门学者提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一建议的细节,但我认为这类建议是积极的,值得政府考虑和吸纳。
以北京的现状为例,下图是在我家附近的繁华区拍的,这种电缆杂乱无章的状况,我只在印度见过——当然,印度比咱还厉害,工人可以站在电线圈上干活。
北京街景一角
这是米兰的下水道。我当时站在图中位置,从上往下看时非常害怕,担心这篦子折了,我会掉下去。不过大家可能看过《偷天换日》(The Italian Job)这部电影,窃贼偷了金子,能在这下水道里开车逃跑。
总而言之,在基建方面,我们还有大量事情可以做;我们现在主要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
具体说来,如果2024年消费增速为5%(同计划的GDP增速同步)、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都与2023年相同(-9.6%和6.5%),要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基建投资增速应该达到双位数,规模则大概高达十几万亿元。
按照年初的财政预算,政府能够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的资金大概在8万亿到10万亿元左右,如果完全要由政府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则资金缺口是相当巨大的。鉴于到目前为止,经济增速差强人意,为实现5%的GDP增速目标,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特殊国债的发行量恐怕难以避免。
中国的财政政策的扩张潜力依然巨大
财政发力,首先是得给地方政府减轻债务压力。我觉得中央政府要“出血”,该替地方政府还的债要替地方政府还。
前财政部负责人提出,地方政府疫情期间防疫产生的债务应该由中央财政承担。我认为这种主张是完全正确的。要尽量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不要让地方政府为了还债而经济不能正常运转。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们在财政上的一些观点、论述乃至政策,实际上是顺周期的,而不是逆周期的,而这些提法、做法,恐怕只能使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加剧财政困境。如“砸锅卖铁”“谁家的孩子谁抱”“不首先还债就不能搞投资”的思路,是顺周期调节、是典型的合成推理,我希望相关部门能重新审视这些政策。
总体而言,中国不必太担心政府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中国的财政政策的扩张潜力依然巨大。这一观点基于我们在2000年所做的一些研究:
n>r的意思是,只要经济增速高于利息率,政府就无需担心债务不可持续。第二个公式中经济增长速度是分母,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是分子。若单纯削减债务,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得更快,其结果就是杠杆率反而越来越高。反之,即便债务增加了,但利息率较低,可以控制财政赤字对GDP的比例,则债务增加导致经济增速加快的结果是杠杆率的下降。
中国亟需一揽子政策提振信心
目前距离年底仅剩三个月,仓促上阵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2009年的经验便是前车之鉴。那么,当前我们能够做什么?
当前除了政府储备项目,亟需一揽子政策,包括财政、货币刺激计划,充分利用所谓的“宣示效应”(“Announcement Effect”),提振市场、投资者和公众的信心,为明年经济的较好增长打下基础。
最后,我想分享两个蕴含哲理的观点:第一句是富兰克林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确定的,除了纳税和死亡。”;第二句是萨特说的,大意是“人非花木,花木之生长由种子预定,而人则拥有意志自由,在因果链中,有一环节由你的意志自由所决定。”
也就是说,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就能让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地发展,我们迟早能赶上甚至超越美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低空力量小试身手:助中国第一大作物增产10%
2024-09-30 10:34 观网财经-科创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
2024-09-30 10:12 金融观察 -
中国游戏出海爆红背后,文化“新三样”因何成功?
2024-09-30 10: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日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日经225暴跌1800点
2024-09-30 10:06 观网财经-海外 -
A股三大指数大幅高开,全市场超5300股上涨
2024-09-30 09:42 观网财经-金融 -
-
两部门:商业性个人房贷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
2024-09-29 22:43 观网财经-房产 -
四大行:降低存量房贷工作,10月12日发布细则
2024-09-29 22:36 观网财经-房产 -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权威解读来了
2024-09-29 22:16 观网财经-房产 -
批量下调!100万房贷每年少付5600元利息
2024-09-29 21:49 观网财经-房产 -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调整限购,降低首付比例
2024-09-29 21:48 观网财经-房产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平均降幅0.5%左右
2024-09-29 21:41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常会:部署加快“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的有关举措
2024-09-29 21:02 金融观察 -
“历史峰值!日开户量涨10倍”
2024-09-29 21:00 经济晴雨表 -
4天股民人均赚4.7万?股民:5万是我的本
2024-09-29 17:45 经济晴雨表 -
高盛:国际投资者害怕错失机会,中国股市可能进一步攀升
2024-09-29 17:07 观网财经-海外 -
河南:将打造中部最大的万卡智算集群,明年年底实现2000P算力供给
2024-09-29 14:45 观网财经-科创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超全球半数
2024-09-29 14:44 观网财经-科创 -
火灾致印度iPhone零部件工厂停工,何时恢复尚不明确
2024-09-29 14:40 观网财经-海外 -
永辉超市股权变更,胖东来继续帮扶
2024-09-29 10:35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72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0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