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亮:《红海行动》最牵动世界历史翅膀的细节是什么
关键字: 红海行动红海行动影评中国电影好莱坞大片这份心思与欧美帝国之心有不同之处。《红海行动》就有意无意体现出不一样的内涵。烟火效果酷炫,人生态度倒是相当节制——战士救下汽车炸弹司机,却意识到没法解救更多。做力所能及之事,绝不大言不惭拯救世界。一年前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军人,时不时给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孩子送食物,记录感慨间也是这种态度。(中国军人写下:“如果还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维和,请告诉他,因为我们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
(四岁小男孩对中国维和战士说口渴)
《红海行动》的主人翁,既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也不是大众集体主义式的,而是士兵突击那种各显神通又精诚合作的精英团队主义。在感觉上暗合了今天市场经济下的创业文化,也算是新时代精神了。
《战狼》、《湄公河行动》等片都是猛男自己玩,而《红海行动》有了孤胆华裔女记者,也是一个亮点。有人批评这是学的美国片套路,不无道理。不过战争片把知识分子纳入进来是好事,在故事本身的空间里,留出了硬实力和软实力对话的余地。
一系列中国战争片,没有使劲去钻人性的牛角尖,那是晚期资本主义帝国才有的套路,只是我们许多人文博士把那些东西误作先进。影片是讲人道主义的,只是朴素实用,点到为止。《空天猎》和《红海行动》都是军队总政把关,提供支持,但知道进退,具体制作交给专业团队,允许个人发挥,免得搞出体制内机械作品。
一个全球性大国需要有般配的文化派头。大国的大片之路刚刚开始,仍然充满憧憬和热情,甜头和苦头都还在后面。
只是,每次都用反恐题材作为幌子,时间长了恐怕也不行,未来还是要突破的。比如帮助一个国家重建怎么样?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改天换地工程是否值得拍部大片?就在眼下,马尔代夫海域,中国舰队与印度舰队正“亲密相伴”观望马尔代夫紧张局势,以后的电影要不要有所表现?
(蒙内铁路,将非洲内陆丰饶土地与世界相连)
十九大报告说了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艺作品切勿去图解这个政治意识,但是要能感知时代召唤,中国将被大势促使着去为国际新秩序做贡献。
说句题外话,这些年美国大片的想象力和娱乐元素都转移到太空片去了,《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全球风暴》,都很有一套,值得学习。反倒是《星球大战》系列不行了,因为那本来就是以反帝面目出现的帝国片,和帝国一起琐碎下去。
不少朋友问小朋友能不能去看,我觉得可以,遇到断肢残臂画面把小朋友眼睛捂上就好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阿拉伯之冬远比电影残酷。有个国外视频网站上放满了中东地区的真实视频,城里满地脑袋、胳膊,垮掉的一代阿拉伯青年捧起满是伤口的脑袋,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
最后来说《红海行动》里最重要的细节,我认为是惊鸿一瞥的卡萨布兰卡。众所周知,自二战以来,卡萨布兰卡就是大明星英格丽·褒曼的领土,是一切美丽、和平、坚强、智慧、暧昧的策源地之一。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电影这次只是到卡萨布兰卡一游,未来还会经常去的,这才是对欧美帝国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挑战。中国影视,要多努力。
(《卡萨布兰卡》,一部用凝视支撑的电影——毛尖。国产妖媚女星们的眼神还赶不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76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190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7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30最新闻 Hot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