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你在谷歌大会听风,我在世界电子市场中心华强北观雨(特写)
关键字: 华强北深圳制造业人工智能深圳智慧家庭博览会深圳机器人华强北升级华强北创新
一年之后,我看到了这个活动还在持续:
一年前的规划中还有华强北珠宝商层,现在已经建起来了,但我没兴趣去看。我去体验了一下华强北的午餐。在LED商层有一个美食广场,很多小店。套餐价格均匀分布在10元到20元。
二十元的猪蹄套餐
体验馆客人不多。我更想去看生产线。托工作人员的福,在今天的深圳市区还能找到一个。
大楼里仅存的生产线
下大雨,小汽车们积极地把水溅到路人身上。我们踩着积水走进华强云产业园。这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创意园区,位于华强北北面的梅林地区。巨大的房子过去明显是厂房,现在每个房间都在重新装修,灰尘弥漫。一扇门上还贴着“手机生产车间,闲人免进”的告示。
过去,这里一定满是女工,装配线昼夜不停地运转。现在这一切都浓缩到了另一层楼一间不大的房间里——一条小型产品组装流水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产线只有不到三十人,有板有眼,每个工位上贴着操作说明。男女工人都有,女工多些,双手有节奏地重复着固定动作。在流水线末尾,一种长长的平板电脑就出现了,据说是外国人喜欢的样式。然后有人专门负责安装操作系统,最后到另一间屋子包装。一些次品堆积在旁边。
作业指导书之一:
这个小型组装生产线之所以被留下来,目的是方便研发人员和生产线交流。
这里不是富士康,没有传说中富士康那种严格到上厕所都要申请批准并在几分钟内完成的状况。工人较为放松。据说都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忙得时候忙,单少的时候就轻松些。工位上有“熊出没”形象的产品图纸。这是他们的一款文化产业升级产品。看描述,是和“熊出没”动画出品方合作的儿童学习机。
华强北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隔壁办公室,我意外遇到某卫星导航公司的民用研发部门。这个肩负大国导航使命,全球目前唯一可能与GPS竞争的公司,它的一个部门就藏身在这里!他们的采购也在深圳,可见深圳制造业支持创新的实力。
奶茶店里谈升级
陪我们参观的刘哥是个来自江西的壮汉子,大学毕业来深圳打拼多年了,对这里的江湖门儿清。从园区出来,带我们去旁边的芭依珊奶茶店,说这里平时有好多人开着豪车来喝奶茶。今天大雨,门口车还是不少。我们几个坐下来,喝着奶茶,聊聊买房、小孩上学。
深圳最近的房价让他们不禁陷入了深思……双创和工业升级的愿望却遭遇地价飙升。我也在想,愿望和口号是一回事,实际行动又是一回事。想要的是创新,搞出的却是房价飙升,不能不说做事真的要靠内功。当晚,蔡锦江秘书长也给我发来消息,担心高房价挤占了家庭智能安防的预算。
他们聊起华强北的升级,都同意不要太激进,不要一刀切。我以为是正确的。升级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而是扬弃过去。更不必如同一些言必称苹果、特斯拉的信徒那样完全轻视本国制造业,仿佛本国一切都和自己无关。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接触过山寨或者盗版,山寨给中国人带来快乐也有烦恼,山寨普及了产品,刺激了想像,锻炼了经验。相比金融行业的巨大水分,山寨制造业的水分则相当有技术含量。山寨产品背后,是实在的零件生产。《运行中国》毫不犹豫地称深圳在从山寨向创新发展,这固然是感官印象,但也有旁观者清的意味。2010年以来,随着中兴华为小米等国产电子品牌的兴起,山寨也成为旧时代的事物,依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所在。现在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国产大品牌追求世界领先、本地一般品牌追求品质提升的道路上。这并不是一个突然转变,山寨本身就孕育着创新,只要不断提供条件,有机进化。
在这方面可以反观德国。今天“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的标杆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但是德国制造曾经也是山寨的代名词。19世纪晚期,德国崛起,在英法俄大国夹缝中寻求突破。快速增长的德国工业制造必然伴随大量不规范现象,这也引起老牌帝国警惕。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字样,以此将价廉质次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这也被视为是“德国制造”的起源。可见,没有山寨,何来创新?这是工业发展的必经过程,需要的不是故作清高的贬斥,而是坚韧不拔地克服与超越。
我看到深圳的创新升级里,有不少追求文化IP的例子。但我认为,单纯强调文化IP未必是好事。文化IP深受资本热钱追捧,能掀起热闹,也可能创造出长盛不衰的文化IP,但核心创新升级还是要依靠硬科技的实力与活力。
在深圳展会中心,光鲜的大屏幕让我惊艳,但我走到大屏幕不为人知的背面驻足。我觉得,深圳就像这块大屏幕的背面,无数并不美丽却在全力运行的模块并置在一起发挥功能。屏幕正面的光鲜就是由这些并不美丽的功能模块支撑的。光鲜与实力能够一起拥有才是最好的,但是要一步步来。
(大屏幕背面)
重点生长模块
在深圳短短几天,我能感受到无数的“模块”在生长。
模块要联结起来才能发挥规模效应。最近路风和王晨研究员的文章《在“东北塌陷”核心区,中国工业发生了革命性事件!》热传,讲述了在沈阳老区发生的事情:沈阳的生产线和坚韧不拔的国企领导,加上上海的研发团队,终于打破西方公司技术封锁,开发出世界领先的智能数控机床。深圳式创新也在联结上做文章,各类高端科技和制造业企业、人才在自发加强联系。
华强北大力推进他们的电商网,为了“联结”。华强北旗下网站有多家:华强电子网、华强旗舰、华强安防等。华强电子网相当于企业黄页,推荐卖家,查询库存,咨询价格。这年头为什么要做黄页?我觉得华强的线下发掘能力不错,可以对本地区企业建立较为准确的档案,这是to B黄页优势所在。相比阿里巴巴,华强北更专注于电子商品。
凡豆机器人的团队分布在深圳、东莞和南京。算法设计团队主要在南京,因为南京高校多,生产线在东莞,商业和文化资源对接在深圳和广州的高校。阿U机器人的总公司和文化产品团队在杭州,但是生产线也在深圳。
也许是巧合,我接触到研发教育机器人的凡豆科技和北斗导航民用部门的技术负责人都来自某著名的国有通讯设备公司,曾为同事。如今他们在深圳创业如鱼得水。开发视觉识别模块的智慧光科技公司和凡豆科技和的技术骨干又都来自中科大。不同公司之间很容易搭上关系,互相砥砺,形成集群效应。当然,更多的模块在周边龙岗、东莞的大规模生产线里。
相比于很多小公司,这些新兴公司里动辄有“千人专家”或者名牌高校毕业生。智慧光科技的陈经毕业于中科大,如今负责研发视觉识别这样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合作对象远及杭州的安防企业宇视科技。他在观察者网撰写的对AlphaGo的分析引起国家围棋总队的关注,他每年还去参加一次国际桥牌大赛。云天励飞的陈宁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现在深圳研发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新型计算芯片。井智高科机器人公司的冷哲曾是知乎大V,在从知乎淡出之后,正在从事机器人助残设备的开发。
如今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泡沫也难免。我的观点是不依赖大屏幕互动的机器人才是有前途的机器人,否则很可能是一个人型平板电脑。目前市面上能看到阿U机器人和凡豆机器人没有屏幕,使用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技术与人互动,主要服务目标都是儿童。不过目前产品还都在工程测试阶段。把教育资源和技术联结起来,或者说把文化IP和技术实力结合起来,落到实处,这是切中家庭用户痛点的办法。由此引入教育专家,图书出版等等,我认为是个可以带动正面外部性效应的模式。
龙象对比
在凡豆科技的教育论坛上,嘉宾徐火辉教授、胡小勇教授都是教育界有名的专家,在教育一线工作,经验丰富,朱晓明博士则是计算机千人专家,揭东辉则是喜马拉雅的智能硬件专家,同时有跨界经历。专家们议论起汉语和英语的优缺点,认为中国人同时掌握英语和难度极大的汉语将是西方人很难具备的优势,机器人可以服务于这一点。他们也表达了对印度技术精英培养的羡慕,认为中国的顶尖计算机技术人才不如印度。我赞同技术精英的追求,但也发表了一些不同观点:
在硅谷圈,华人远多于印度人,但是高管岗位上的人数就远不能和印度人相比。这并不都是技术差距造成的,背后有强烈的政治、文化因素。印度有类似西方的政体模式,也没有在战争中挑战西方大国地位的先例,被西方大国看作亲近势力。印度精英因为历史上长期的被殖民传统而具有英语母语的优势,很容易被西方人接纳。中国人则不同,作为一个在文化、文明和政治模式上区别于西方的国家国民,在国外始终会遇到一堵看不见的墙。
更重要的是,印度盛产IT精英的另一面恰恰是基础教育和基础工业的贫弱。平民教育普及远不能和中国相比,文盲比例极高,无法提供足够的合格劳动力。印度精英教育有其优势,但是缺少工业根基,无法像中国一样每年培养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师。IT业是可以脱离工业基础存在的空中殿堂,只要拥有电脑、软件、书本和网络就可以学习,IT精英也很容易流通到国外。印度长期无法产生深圳那样的生产线系统,科技发展缺乏工业根基,人才更多为他国的产业升级服务。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可否定自身的经验和基础去追求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是空中楼阁的东西。珍惜汉语,珍惜本国已有的科技教育制度,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优化。
前中兴科学家,现在的数码视讯投资总裁汪涛告诉我一个更有趣的观点。他说在印度分公司招聘的时候,看了很多印度技术人才的简历,发现他们都同时拥有MBA学历。而中国的工程师往往一直学习技术,没有商科经验,没有社会关系方面的锻炼,因而更有可能一根筋,在公司里升职容易受阻。前中兴品牌总监,二十一世纪分析师刘燚则对我从另一个角度谈论这个问题:印度人的抱团文化短期有效,长期则破坏公司生态。愿中国人扬长补短。
在深圳听到了很多彼此交锋的知识, 中国发展道路不是纸面上的东西,就是由做事者们猜出来的,我们需要从实践者那里总结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听书斋甚至不读书专家的忽悠。
华强北的天空
在华强集团的会议室里放满了各种椅子,颜色、款式不统一,每一把都能用,每一把都可能有自己的故事,在无数次具体的机缘中聚到一起,而非计划安排。华强北和深圳的企业也许就像这些椅子,实用,多样,因地制宜。
从会议室窗口望出去,华强北的天空里,公寓楼、办公楼占据着各自的天际线。深圳的早茶闻名遐迩,深圳的市井故事多多。如果没有华强北,这样的市井大约也会是张爱玲时代的市井吧,会有很多苍凉的故事,却无涌动的中气。但深圳特区天生一股草莽英雄气,虽然龙蛇混杂,但是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市井底下是工商创业的底子,追逐的是富强梦想国度。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科技实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又是脱离实践的小资情怀泛滥的年代。或许这一切并不矛盾,而是相生相克。
在深圳,与从事科研、科普,一边做事一边发言的朋友在一起,觉得充实。饭桌上,我听朱晓明谈CPU设计工作,听陈宁谈开发新的深度神经网络芯片的想法,听陈经谈工业4.0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听冷哲从机器人谈到政治社会传媒。他们也都希望今天的寒门少年在未来仍旧有机会做工程师、科学家,而不会被看似美丽的“素质教育”和“自主招生”挡在大学门外。
这十年来,网上早有“工业党”的说法,这并非指真有这样一种政党,而是指称那些有理工科知识和制造业经验,能够从务实角度处理问题,认为科技和生产领域艰苦钻研和实践才能打造出合理制度和生活的人群。“工业党”的文章在观网叱咤风云,我和同伴编发并命名过诸如《高铁的春天》、《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加速度逼近美国》等一大批这方面的文章,目的在于推动技术爆发时代人们的科学、务实精神。
但我们要的还不只是单纯对科技工业和人才的赞赏,不止是纸面上的工业党文章。我们要的是一代代青年投身到科技、产业升级的艰苦快乐工作中去,要的是国家社会各方面为此创造良好条件,以实践创新成就一个国强民富的新世界。
观海听涛,终须化作倾盆雨!
2016在华强北有所思。
智能国出品
彩蛋:深圳给我直观感觉也有两点现象不如上海的。一是地铁服务弱了一点,交通卡要50元一张且不能退,这50元也不能消费,传说中20元一张的交通卡我找了几站也没找到;上海北京交通卡都是20元一张且能退。二是酒店、饭店发票很多都是只给定额发票,没有写抬头的发票,不规范。不过优点缺点都是深圳的一部分吧。
悠闲肥韬解读:
深圳通最低价钱的是押金卡,只要20元,深圳通客服网点、地铁站的深圳通便民服务店(就是小摊那里)都是有卖深圳通押金卡的。押金卡到时后不用的话,只要卡面完好无缺可以退还押金20给你的。也就是说工本费是由深圳通公司承担。当然这样的话,这种押金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卖的人遮遮掩掩,你不直接说“我要一张押金卡”,而是说我要一张“深圳通”,人家绝对给你推荐销售卡。除了押金卡,销售卡都是比较贵的,销售人员是有提成的。
销售卡是很多噱头,千篇一律都是让你买贵的,因为只有你帮忙买销售版卡深圳通才有钱挣(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呵呵)。其实用起来都是一样的,押金卡反而质量好,只要你不折的话都没有什么问题,市民朋友们买押金卡就行了。你要直接来一句我就要押金卡,他不敢不给你的。如果绕来绕去不给你押金卡,这个问题是有点严重的,因为一旦被投诉强卖纪念销售卡不卖押金卡,被投诉了。不好意思,这位销售人员还有深圳通公司请你反思,销售人员扣钱,背黑锅滚……
所以,只要你说我就要押金卡,人家会给你的,不给你你就投诉969966。
再说说销售卡(又叫纪念卡)的价格:(卡工本费都不能退)
五花八门很多种啊,从便宜的说起。
20元纪念卡(不含充值金),正面是深圳某个地铁站图案,背面是路线图。二十元工本费,不能退还工本费。
35元纪念卡(一般里面有15元充值金,就是卖50,),各种卡通图案,这些就是以卡通版权为噱头,看个人喜好买吧
50元迷你卡(一般内充值50.卖100),相对上面一种厚一点,小很多,可以挂钥匙背包。小的话也容易丢,或者挂背包,有人专门会剪然后偷你的深圳通。最好就保管好啦。
99元的精灵卡(不含充值金),硅胶做的。比较耐看可爱,但比较贵。看个人消费能力
50元收藏纪念卡(不含充值金额),这些版权比较贵的,例如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不想吐槽,超级多人过了两个星期一个月就说莫名其妙没反应了呵呵)、生肖卡、多啦A梦。其实这个都是跟35元工本费的卡一样的,只是多了噱头,收贵你15元,呵呵
还有一些128、198、68的不说了。
反正很有良心告诉你。除了押金卡,其他都是坑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藏剑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评论 30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评论 53直播:美国新一轮“弃台论”,不同寻常 评论 7“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
欧盟拒绝回应,贝森特补刀
-
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
美方直说了:中国太强,“金穹”是为了做准备…
-
“谈判毫无进展!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
-
特朗普撂狠话,苹果盘前跳水
-
“华盛顿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万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饿死?”
-
“战场转向,中国将再次占据先机”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中美关系缓和新迹象”
-
“前所未有”,韩国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
-
普京再提“缓冲区”:在推进了
-
1票险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过关,债务上限+29万亿
-
美华裔教授: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自己的民族被迫卖房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