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当昔日的码农对资深媒体人发表演讲,他没说出的才可怕
关键字: 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算法新媒体革命一点资讯今日头条艾瑞咨询天天快报算法匹诺曹的蓝仙子在哪里?
张一鸣批评微信朋友圈信息推荐效率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在朋友圈获得优质信息的效率取决于你的朋友质量,有精彩朋友才有精彩资讯,如果都是晒海滩的当然没意思。头条不受社交关系限制,对于缺乏丰富社交层次的人来说,获得信息效率高。可是缺少社交属性和社交关系的积累也是头条的软肋所在。
腾讯目前正在低调运行“天天快报”,与微信平台以及腾讯媒体开放平台分开,未来未必不会整合。那样就可以结合社交推荐和算法推荐,尤其可以利用朋友圈里各种专业人士、学者点赞推荐或阅读撰写资讯的行为(只要他们愿意公开)。帝国的反击迟早要来,头条们的算法武士应该尽早打造具有熵增能力的资讯关系,并发展一种把“兴趣”人格化的算法社交方式。
算法需要人,这话不止是说需要社交关系,而是策划者的想象力。我见过微信公号“再深一点”围绕豆瓣上的影片打分,手工收集打分者读书数据,非常有趣。比如给电影《胜利大阅兵》五星的人喜欢看什么书,给一星的人又看什么书。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加以聪明的算法,就可以激发出新型社交模式,不过这里不展开。
蓝媒汇报告称头条购买了不少媒体的股份,比如世界说、新榜、多说、华尔街见闻等等。从算法的逻辑讲,我以为这不是最优的收购方向。在我看,与那些拥有社交数据的媒体比如微博合作才是对的。头条们应该收购豆瓣。不是说就要做社交,而是要拥有社交数据并利用算法激活之。豆瓣之类集聚的人之想象力,为什么不能和机器算法互相滋养?
在当前国家形势下,头条们的“方法”对于了解国情也是有帮助的。海量的数据,再加上一点政治眼光,就可以洞见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而这需要人的想象力。比如最近帝吧远征脸书,举国震惊,也引发了很多评论。无论各方如何评价,这都是90后乃至00后网络新人的一次亮相。各方都不太了解他们。商业公司需要了解他们,政府机构也需要了解他们。众说纷纭,很多是从主观偏见出发。
想了解他们有很多办法,比如去采访他们,去贴吧收集材料做统计。但百度或者头条们显然可以有更快捷的智能办法,能够通过相关评论资讯的阅读和其他关联数据,来考察相关人群的特点,他们的地域分布,他们的收入状况,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对比了一下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搜索关键词“帝吧”,今日头条上和帝吧远征有关的文章不到50篇,一点资讯上却有200多篇,且阅读量较高。这和二者的业界影响是不相称的。这意味着:第一,单就帝吧事件来说,今日头条没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第二,头条上关于帝吧的文章这么少,明显是受到了干预。这个不想说太深,只是要说明,即便头条的议程也是可以被人类干预的。与其被动干预,不如主动经营。今日头条也许躲过了帝吧风云,但就像战争(军事)是推动技术革命的最重大动力(别忘了互联网首先诞生于美国军事部门),唯有“战争”式的大事件才能逼迫一个媒体进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头条们还没有接受真正的考验。
在9月大阅兵期间,范玮琪因为在微博晒娃遭到大量谩骂,有人批评骂人者是民粹,是买不起好产品的loser。但是学者邹振东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他们的组成和其他群体类似,iphone使用率很高,颠覆了主观判断者的意见。并最终发现是微博的算法推荐导致范玮琪和读者的意外碰撞。
这些命题需要有人想到,才能动用算法去做。而人的因素不像算法优化,总是可以总结成可复制的标准算法。
洞察并善用人的智慧,发挥人群的博弈,而不是让个人成为资讯喂食对象,才会让算法也变得更有灵气。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和天天快报,哪一家会走得更远?
媒体人的“命运细线”
二百年前,德意志哲学家黑格尔在自家门口看见拿破仑率法军路过,认为这个侵略者实在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今天驾算法机器走到台前演讲的技术人,还远不到这样的地位。不过新的“世界精神”就在他们身后。在新年的网络红包雨里,在各种正在发芽的人工智能知识媒体里,你能感受到这个新生命的跳动。
这不仅是媒体人的事情,技术面前没有谁是无辜的。我想起不久前,南昌发生出租车司机围殴网络专车司机导致车祸血案事件。人们固然可以批评出租车司机因循守旧暴力相向。但是联想到今天传统媒体的境地,出租车司机也未必不是技术进步时代的弱者。昔日的骄子媒体人,已经感觉到寒流来袭,但或许也遇到了一个可以好好思考的时刻。
在头条内部,内容生产者的创意情怀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临近春节,一则今日头条制作的《世界那么大,常回家看看》的Html5文章刷屏了。内容无非是对比不同关键词的点击率,证明读者虽爱“小鲜肉”,但是更爱“老爸”。喜欢“妈妈的菜”超过“米其林餐厅”。这当然是一个米其林的植入广告,却体现了这样一个趋向:传统内容创作者的创意转移到广告团队去了。广告团队启发了对数据的灵活使用。
现在,创意从传统媒体的灵魂,变成了一个幽灵,徘徊在今日头条们的算法网络间。将重新落定,还是黯然飘走,问谁?
羊年最后几天,发生了今日头条和艾瑞咨询的口水战,焦点是艾瑞咨询出具的新闻客户端影响力数据,背后仍然是今日头条与竞品一点资讯的排位战。这是新贵的战争形式,头条凭借自己的方法论和数据实力已经有底气不屑传统的数据调查公司。对此我不多做点评,只想说,在这商业的勾心斗角和机器的凌厉攻势面前,媒体人的情怀看似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新年,当可能承载宇宙原初秘密的引力波都已经被发现,我还是要替媒体人诗意一把——
“在天堂里,人还不是人。更准确地说,人还没有被投放到人的道路上来。现在,我已经被拋掷出来很长的时间了,循一条直线飞过了时间的虚空。在什么深层的地方,还是有一根细细的绳子缚着我,另一头连向身后远处云遮雾绕的天堂。个体灵魂不是她自己选择的,而是从天堂拋出的系在她身上的细线,使她的身体身不由己。薇娥丽卡自己不可能去找到一种生命热情,只能从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生命热情,这就等于发现把自己的身体与影子系在一起的那根细线。从天堂那边拋出来的细线决定了薇娥丽卡身体的生命方向和个体灵魂的在世负担,感觉到自己的个体命运。所谓个体命运不过是,一个人感到唯有这样的生命热情的散发才让自己有美好地活过的感觉,才有自己身体的在世幸福,以至于非如此生活不可。”(引自刘小枫早期作品《沉重的肉身》)
已经没有天国了,细线就在人类和算法机器之间,牵动彼此。当我们沉沦在DAU(日活)、点击数、转化率、变现渠道等等之中,细线仍然在那里,亿万流量也遮不住彼此的隐痛。
【作者出身数学系,没学好,投入内容工作。面对技术的冲击,思想者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如何处理与技术的关系?写作对本人也是一次挑战,错误在所难免。算法生命还是个孩子,媒体精英面对未来技术资本世界也是孩子,在迷宫中挣扎进化。本文技术部分已经发表于虎嗅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藏剑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