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亮:为妇女解放事业,八一八“身份政治”大姨妈
关键字: 三八妇女节身份政治女权主义今天的所谓差异政治就是,我是这个,你是那个,为彼此之间每一个小小差异的发现而欣喜。所谓的包容就是你别管我我别管你的消极自由与多元文化,还要做出相敬如宾的样子。没有融合,没有承担,以为细碎的保守就是自由。没有男人,没有女人,没有农民、没有工人、没有知识分子、没有政府,但是他们需要学会一起相处。总之就是作。
以中产阶级温文尔雅教授为代表的TA们,在这种游戏里乐此不必,甚至还有办法装出并非西化的面孔。比如这位香港学者也批评西方身份政治不能拿来套用到中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各种性别、族裔区分和他们不一样啊,会更丰富啊。
当然不一样了,红烧牛肉和红烧鸡肉味道怎能一样,但方法都是红烧。明显延用相同的身份政治方法逻辑,只是结果会更碎,最后就是56个性别,56朵花,56个不明身份是一家。别笑,脸书已经推出56个性别的用户注册系统了。
有趣的是当别人批评“酷儿群体近年来为中产阶级白人为主导。”身份政治学者的回答竟然是“招致批评的‘中产阶级白人’酷儿,也许是他们停留在某个思考阶段,放弃了自我批判。”答非所问。问题直指酷儿终究是个中产白人万物,类似于说特斯拉之类“环保”产品终究是富豪逼格,估计身份政治学者不是听不懂就是只能装作听不懂。
不及物女权主义
抽离劳动实践的身份政治思路同样会伤害他们的实践能力。台湾的性别研究教授跑去田野调查钢管舞,蛮有群众路线风骨的。得出的结果却是支持“妓权”。她觉得钢管舞女能操控自己的身体呢,有自由,有反抗,多赞啊……
我曾在乡村与传闻中的同性恋老师共事甚好,依靠的并不是什么身份政治觉悟。听学者拿身份政治那一套来谈同性恋,感觉不着调。要是台湾教授这类跑下去支教,估计就是灾难,搞不好就大张旗鼓唆使教师张扬自己的同性恋“权利”,确定自己的“身份”,最后搞到一团糟还会埋怨乡村缺乏启蒙。
“女性与男性可以在阶级问题上合作,女工与女同志可以在性别问题上合作呀。”自己能被自己的逻辑绊住。按照作者逻辑,既然没有同一的女人,怎么有同一的女工,怎么和女同志在性别问题上合作?合作过么?就在那开脑洞而已。
呼吁同工同酬是对的,但偷换成同行同工资就怪了。没有歧视的企业里,任何岗位上也都根据个人能力和绩效而有工资差异,男性之间都不平等。如果你工作能力差,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就能享受同等报酬。相比而言,199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才是重要的女权问题。但好莱坞女权范又主张三年产假,只会加速情况恶化。当年的共产党人会去教底层妇女识字,申纪兰这样的女性会用劳动成绩来争取同工同酬。妇女解放可不是“呼吁”出来的。
1954年的申纪兰
说某些女权范不及物,这不是歧视,宅男们也一样。身份政治影响所及不分男女。所以我比较悲观。世界是你们的,香港那个黄之峰都这么说了。
以上不是什么“严肃”讨论。花这么多时间来写文章怎么会是陪“女权范”讨论?比起那么多姨妈式讨论,还是“冒犯”更宝贵。
真的女权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奚落。天真的女权好青年们有一个常见的感慨模式:“好可悲,那么多人在铁屋中昏睡不醒,好失望,那么多我原本欣赏的人原来都是直男癌。”你不必可悲,昏睡的也许是你自己。你不必失望,失望表示你隐隐有求于他们。想想古典时期的人,他们根本不会抱怨敌人的存在。敌人就在那里。要正视你自己如同正视你的敌人。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希望这个名称一直保留下去,别变成三八女生节、女权节之类。在消费主义全球化的今天,所谓“身份政治”运动正在学院跑步机上拼命奔跑,却误以为真的引领人类前进了。
身份政治与太阳花、雨伞革命之类运动融合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也考验政府和社会。我之前文章说过,如今公知式微,能量向更具体的领域转移,比如劳工、民族、女权领域。今日网传南方有女权活动人士受到国家机器干预。网传的事情虽然没法全信,但各方面也不能装作不知道。我不认为发发反性骚扰传单这种事就要被维稳。希望此事有妥善处理结果,也希望有更明白的信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藏剑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评论 30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评论 53直播:美国新一轮“弃台论”,不同寻常 评论 7“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
欧盟拒绝回应,贝森特补刀
-
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
美方直说了:中国太强,“金穹”是为了做准备…
-
“谈判毫无进展!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
-
特朗普撂狠话,苹果盘前跳水
-
“华盛顿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万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饿死?”
-
“战场转向,中国将再次占据先机”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中美关系缓和新迹象”
-
“前所未有”,韩国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
-
普京再提“缓冲区”:在推进了
-
1票险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过关,债务上限+29万亿
-
美华裔教授: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自己的民族被迫卖房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