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亮:“中国学派”有必要吗?听听实力派青年学者们怎么说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青年学会印象记
关键字: 中国学派青年学者青年中国学派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莫干山会议大道之行我的国家引擎新常态经济理论一带一路的文教战略你不去传播,别人就去传播了
这是一个政治、生活与媒体息息相关的时代。这一批学者迫切意识到,以往只顾埋头钻研还不够,要关注大众舆论,要把知识分享出去。媒体话语的社会影响不能小觑,风气不正的舆论会严重干扰社会发展。张晨与张恒龙都关注经济理论的研究和传播相结合的问题。张恒龙说:“为什么没有结合好?很简单,职称的这个指挥棒,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这个制度。问题是你不传播,社会的需求摆在那,自会有人传播。在座的各位想想看,所谓的著名财经作家、著名的股评人、财经评论人,咱们跟人家比,咱们对得起我们的专业吗?我们不发声人家就发声了,所以我觉得要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把研究和传播搞好。” 简练表示:“如果我们总结当代史的话,确实就会被当代流行财经作家的不严谨的东西概括了。一些财经作家不自觉地抬高了国外的经验。发展了这么几十年,这方面我们是相对落后的。”
别的小组也在发出同样的心声。政治组的郭静、李效东表示他们在编撰关于中国政治的小读本,要把中国的典型政治案例拿出来,基于事实重新讲述故事,要让更多的人喜闻乐见并获得启迪。面临越来越严格的高校职称、论文体制,能够这样去做知识普及工作,笔者以为很不容易。
他们有意识地回应传媒大众关心的问题,比如GDP的起伏,就业问题,网络信贷等等。周萍甚至用美容卡的资金风险来谈论信托创新。
不止经济组,各个小组都有关切舆论,走进读者的想法。唐杰与雷希颖参与合作了一部视频系列《我和我的国家引擎》,以生动的动画方式叙述前三十年的经济、政治遗产,包括建党、群众动员的高效治理模式等等,一改以往深受西方政治小说影响的灰硬气氛,把共和国儿女的切实感觉描述出来。他说:“这个叙述既是哲学的,又是文学的。在形式上还得有变化,不光是仅仅写文章,不光是电影,不光是动画,下一步策划是用水墨动画来讲‘一带一路’。我希望讲故事,首要一点就是我们中国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运作的。何以至此。说中国学派,可以一上来就是宏大的,宏观的,一上来就是文明,政党,我想能不能讲一些具体的东西,所以我想做这些事。”
与大众切身相关的具体事务里隐藏着理论性问题。肖自强回应了一个关于公务员收入的具体问题,“体制内的分配机制和社会分配机制严重不一致的时候,怎么搞信仰教育?内地一个县委书记一个月才2000块钱,这个相差太远了,这个机制如何调节?还是要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上看。”如何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看?这里且打住。我们希望早日看到他的著作。
青年学者们都不容易,他们的衷肠也许需要一步步地让大众感知,与更多知识青年砥砺。据笔者所知,不少青年学者比如欧树军都坚持业余开读书会普及知识。好的研究没有传播好,有他们自身的责任,更有媒体的责任。
传播小组对新媒体传播投入极大关注,比如微信传播规律极其对媒体、资本、权力生态的影响。同时希望能加强与各小组的合作,帮别的学科参谋如何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当然也关注网络主管部门管控新媒体的目标和方式。希望有良性互动。
这里不是莫干山,但是就在这里跳舞吧
“少年中国说”已是老生常谈。青年的挑战每时每刻如恒河之沙,但只有在国运嬗变之时,才会因势而起。最近几年,如果我们仔细倾听,青年学者的清音已不少见。吊诡的是,一方面是新媒体兴起,泥沙俱下众声喧哗,一方面是大潮底下潜流劲涌。新莫干山会议就是如此。观察者网评论员岳峙去年9月撰文《三十年后再上莫干山:青年挑战者》,影响颇广。这篇文章里更多体现的是青年学者与当红学者的理念、作风冲突。新莫干山会议内容相对平淡,似乎只有冲突才引人注目。这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研究和观点,而是囿于老思维,未能新老交心、上下一致引出蓬勃之气。这股朝气会在青年学会绽放吗?至少今天的气氛给人信心。
误入青年组的丁耘教授表示,他更愿意到这里来,而不是去大牌教授的会议,因为这里有活力。青年学会成立大会主持人孔丹年近70,说话虎虎生威如年轻人。作为张劲夫同志的秘书,他回忆起三十年前经济界著名的莫干山会议,回想当时青年经济学家的作用在于因应时事,非一人一时之功。他期望在座各位能够超越左右,脚踏实地,做实事求是派。他说能把今天的会议组织起来,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在与青年学者的讨论中,他时常调整自己的观点,并反复表示:“我也需要向青年学习。”
孔丹表示不了解新莫干山会议。在笔者看来,与新莫干山会议上晚辈学者的边缘挑战不同,这次青年学者是主角。也许地名不重要,也许可以套用马克思的那句话:这里就是莫干山,就在这里跳舞吧!
济济一堂
回答中国学派
回到开篇提出的问题,中国学派有必要吗?
在总结大会上,文史哲小组发言人张翔称:我们组的基本看法是,中国学派这个提法比较好的方式,在目前阶段是放在具体学科里面展开。这个有先例,比如说在比较学里面,有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各有特色。目前我们在每一个学科的里面,做到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推出中国特色的学派。至于中国学派具体的内涵,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一个是中国的主体,我们提出这个词,要理解它在当代的背景,面对的意识形态状况,就是所谓一般的讲法叫“西强我弱”,或者说我们一般很容易受西方的话语模式,或者它的理论框架的影响,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所以我们强调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还要有中国自身的主体性。另一个是要有中国自身的形式,这个形式在不同的专业里面,有不同的表现。
这样的说法得到大家的认同。
中国学派,那只是一个结果。需要耕耘的土地还有很多。走过这一宵,学者们会有什么表现呢?谈及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如何超越西方的霸权模式并发展出新的互利共赢的普世文明模式,孔丹在闭幕发言中提及“命运共同体”,以此超越利益共同体。今天的青年学人们在未来能成为命运共同体吗?能与中国、世界命运攸关吗?能成为我们这艘乘风浪、绕险礁的中国巨轮上的领航员吗?
挂一漏万,与会的学人也不代表中国青年实力学者的全部。本文仅仅记录笔者的所见所感,希望能展现那些新锐的人和思想星火。至于能否燎原,那是未来的事情。(本文由余亮为观察者网独家供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藏剑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评论 30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评论 53直播:美国新一轮“弃台论”,不同寻常 评论 7“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
欧盟拒绝回应,贝森特补刀
-
加州州长急眼:中国躺赢了,你们到底站哪边?
-
美方直说了:中国太强,“金穹”是为了做准备…
-
“谈判毫无进展!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
-
特朗普撂狠话,苹果盘前跳水
-
“华盛顿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万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饿死?”
-
“战场转向,中国将再次占据先机”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设计 ”,特朗普又要整“紧急状态”了
-
“中美关系缓和新迹象”
-
“前所未有”,韩国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
-
普京再提“缓冲区”:在推进了
-
1票险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过关,债务上限+29万亿
-
美华裔教授: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自己的民族被迫卖房
-
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45分钟:他打给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