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升:被特朗普伤了心的欧洲,可以在中国的臂弯里躺会
关键字: 特朗普特朗普访问欧洲李克强访欧中欧关系美欧关系美欧关系:你们是你们,我们是我们
虽然特朗普的“变现大法”得罪了很多人,但是由于美国的霸主地位,似乎大家都不怎么有立即和美国撕破脸的勇气,要么容忍,要么屈服,要么拖延以待特朗普下台。
北约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北约的存在让美国的战略前沿向东推进到了俄罗斯鼻子跟前的东欧和扎入中东的土耳其,让美国的军事部署能够有足够的法理依据出现在欧洲和中东。这些战略延伸不是拿钱可以换来的,是多年的经营和历史原因带来的,特朗普再傻也不可能不明白这点。况且,如果欧洲国家不得不分担更多的防务经费,重新启动那些早已得不到财政支持的军工研发项目,做出更多的武器使欧洲的防务可以自给自足实现独立,那这对于美国而言可比现在继续承担70%的防务经费还要可怕。
G7峰会呈现出美欧之间的三大分歧:气候问题、自由贸易问题、难民问题。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承认,与以往美国领导人总是试图在G7峰会展现美欧团结的做法不同,特朗普更加重视美国自身的利益,这使得各方要达成一致“更为困难”。
这三个问题中难民问题显得比较次要,欧洲已经习惯了,美国也习惯了,情况再差也能想象,所以问题还继续存在,但是不解决也不会根本性冲击双方的关系。至于气候问题和自由贸易问题,美欧分歧明显,涉及的领域比难民问题要重要一些,几乎每一个欧洲领导人都在劝特朗普回归“正常”,但是特朗普就是反应“冷淡”。
马克龙对待特朗普的态度似乎就是把这特朗普这老兄熬过去,不爽都写在脸上,老子也是刚上任,反正西方民主国家换个脑袋就可以推倒很多东西,被破坏的美欧关系也可以慢慢回归正常,我不如就慢慢等。马克龙5月28日说,自己和特朗普握手时较劲是“故意为之”,而且马克龙解释,这是为了告诉特朗普,自己不会在他面前让步。
默克尔也是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她最近在G7峰会后的一个竞选活动表示:“我们完全信赖别人的时代消失了。这一点,我在近几天来的经历感受到了。我们会继续保持和美国、英国的友好关系,但我们欧洲人必须将我们的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默大妈这话已经跟美英划清界线:你们是你们,欧洲是欧洲,老娘对你们非常失望,而且现在老娘看清楚了,靠谁不如靠自己。这跟原来双方标榜的同甘苦,共患难,价值观一致,情同手足的“跨大西洋关系”(Trans-Atlantic Relations)有了很大的区别。其实特朗普的行为恰恰给了老欧洲(德法意)们一个走向团结,清理“盎格鲁撒克逊人”(美英)干扰的借口,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欧洲实际上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而先前西方内部右翼势力寄予厚望的勒庞已经输了法国大选,而且惨败,并没有重复类似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这说明英国是英国,欧洲是欧洲,这样一来,默大妈的老欧洲势力腰杆子更硬了。
中俄接连访欧,欧洲会更喜欢谁
特朗普前脚刚离开,普京后脚就抵达法国,虽然俄法的传统关系好于俄罗斯跟其他老欧洲的关系,但是马克龙似乎很不给面子,还是怼了俄罗斯媒体,毕竟大选期间俄罗斯和勒庞的眉来眼去确实开罪了马克龙,所以双方的最大公约数也只剩下反恐了。
但是中国总理李克强接下来从5月31日到6月2日的访问就不一样了,这将和特朗普访欧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李克强总理将会到访德国和比利时,会与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比利时首相米歇尔、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领导人会面。
被美国在气候问题和自贸问题上伤了心的欧盟,会从中国身上看到阳光。中国一直以来希望欧盟能形成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并且和中国一起平衡美国及其小伙伴希望维护的单极世界,前几年欧盟遭遇了很多考验,但现在这个形势开始有利,至少欧盟的主观能动性开始变得非常强,欧盟将不得不从中国获得一些在美国那里无法获得的支持,而中国也可以要到以前欧盟不愿意给的东西。
特朗普给美欧关系带来的不确定虽然不太可能根本性伤及美欧之间的大局,但是给中欧关系创造出来的空间,显然是非常值得利用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国放风:伊朗有动作了 评论 56靠万斯“决胜一票”,“大而美”法案惊险闯关参议院 评论 160电气化已落后亚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国雪上加霜 评论 73为什么这支国足被普遍看好? 评论 97被批评“过于亲近中国”,澳总理这样回应 评论 84最新闻 Hot
-
装不装空调,法国政客都能吵起来
-
潜入医院装电诈设备,骗走30万!今年已发生多起
-
美报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楼供应链极其脆弱”
-
“欧洲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犯下种族灭绝罪”
-
好一个“举贤不避亲”,特朗普推荐儿媳参选
-
开庭前妻子坠楼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台湾怎么变成这样
-
美国放风:伊朗有动作了
-
“中方正考虑邀请李在明出席”
-
“中国洋垃圾禁令震动全球”,马来西亚也跟了
-
靠万斯“决胜一票”,“大而美”法案惊险闯关参议院
-
白宫官员:没人在乎马斯克说了什么
-
日澳印各怀心事,鲁比奥还想着中国:别谈了,得干实事,搞矿!
-
三年来首次,普京与马克龙通话
-
“我会给日本写信感谢他们,给他们加关税”
-
特朗普:奥巴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财长: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