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令予:几张图表让你看清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质
关键字: 美国高等教育其实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状况由来已久,学者的研究和媒体的呼吁不绝于耳,但穷富割裂的状况几乎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图四显示,从2002年起,处于10%、20%、40%各个穷苦阶层的学生进入顶级名校的份额在十年内基本持平。倒是全美1%最富有阶层的孩子进入顶尖大学的份额有所增加。正是在那段时间里,穷人变得更穷而富人更富。高教系统成了阶层固化的工具。
图四
奥巴马政府和国会降低了联邦政府佩尔助学贷款的审核条件,使得许多大学的佩尔助学贷款接受者数量上升。一些精英学院认为这种增长有助于学生经济状况的多样化。但最新的估计表明,佩尔助学贷款的增长主要只是贷款项目的扩张。至少在2013年,精英大学的学生经济状况多样化实际上并未得到改善,尽管也有少数例外。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一旦有机会进入一流高校后,尽管会面临其他学生不会有的挑战,但他们的表现几乎与他们的富家同学一样优秀,至少在日后的经济收入上没有什么区别。图五的橫座标是学生家庭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排名,纵座标为学生毕业后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排名。图中彩色线条从上至下代表不同类型高校中学生毕业后挣钱的能力。
图五
先看上面红色线条,它展示了12所包括常春藤大学(杜克、M.I.T.、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等顶级名校中不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毕业后的工作收入的关系。红色线条相当的平坦,富家子弟工作后的平均收入如果是8万年薪的话,他们最穷的同学毕业后也可有7万5千美元的收入。其它两类大学中(相当于211大学吧),穷富学生毕业后收入的差距也不大,橙、黄线条都比较平坦。
灰色线条显示了全美年轻人收入与家庭经济状况的总体平均关系,很陡的灰线表示:大多数贫穷的孩子成年后仍然贫穷,大多数富家子弟仍然富裕。美国梦是彩色的,现实却是灰白的,结论完全来自冷冰冰的数据。
上述数据涵盖1980年至1982年出生的儿童,他们今天大约35岁。以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美国人从30岁到他们的职业生涯结束时的经济收入的地位不会再有大的变动,因此有最高收入的36岁的美国人很可能在60岁时仍是最高收入阶层中的一员,至少在统计平均上就是如此。
美国的贵族精英院校招收的多是贵冑子弟把大多数寒门学子排于门外,这是赤裸裸的现实,由上面的图表为证。这些贵族院校为了达到这个既定目标,釆用的手法却是文明高雅的,绝不用“高校大门朝南开,高分无钱莫进来”那种土办法。
首先,政府对平民大众子弟的普及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敷衍了事,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提倡快乐教学。学生们快快乐乐地就变傻了,从起跑线上就失去了斗志没有了竞争力。西方社会的核心圈内的贵族思维根深蒂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伪名题。掌权者从来也没有打算在平民子弟中培养国之栋梁,只是让这些平民子弟识几个字高高兴兴地做顺民而已。
另外在大学入学标准上玩花样。尽管富家子弟垄断了优厚的初等教育资源,但这些少爷小姐多数仍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他们的学业成绩也未必有多好。美国的大学,特别是那些贵族大学制定了独特的入学标准为富家子弟一路保驾护航。先把入学考试的门槛降低,让他们想要的对象可以顺利通过。然后添加上许多没有客观鉴别方法的软指标:例如课外活动参与程度、团体领导能力、面试表现等等。富家子弟在这些方面占尽优势,于是乎一个个金榜题名、登堂入室毫无悬念。
正是“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还需要考试作弊和行贿腐败吗?这些都是小儿科了。
有了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什么都可搞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和顺理成章。当然也不会忘记招收少数穷家子弟作点缀,同时配上一系列励志文章和心灵鸡汤来忽悠大众。
我在科学网上的好友姬扬博士对英美教育的欺骗性有十分精辟的论述,现摘录如下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们通常说的外国教育,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美教育,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想象的英美教育(托了广大公知们不懈灌输的福)。英美一直作为世界的霸主,物质上和心理上的优势很大,有资源、有信心也有能力来推行自己的驯化制度。英美的教育只把很少的一部分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英)当作未来的主人来培养,而把绝大部分人当顺民来驯化——这两部分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前者的代表是伊顿公学,后者的代表大概就是这个什么博航特公立中学了。应该说这一套也是很成功的——看看博航特中学的那些学生吧,他们的所作所为那是骨子里的驯顺,他们已经发自本能地知道谁是主人,要看谁的脸色。从驯化效果的角度来看,这还算不上有多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是,他们还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有着完全的自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多么了不起的驯化制度啊,绝对是普世价值,应该全世界推广,而且也确实推广到全世界了——如果不是突然出现了中国的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7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44“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66“华裔科学家五年前在美坠亡,与美方调查有关?” 评论 148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评论 209最新闻 Hot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伟达对华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话特朗普:中美脱钩不应是美国目标
-
美国网友涌向这家中国电商平台,下载量暴增940%
-
知名华裔教授在美失联,妻子控诉:为这国奉献,却被当罪犯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抨击特朗普,白宫嘲讽:震惊,我以为他去睡觉了
-
美官员挑拨:匈牙利,要小心中国
-
加税前奏?特朗普下令启动调查
-
法国农业部向广告商提要求:用白人演员替代混血演员
-
刘满仓被逮捕
-
白宫: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学道歉
-
果然,欧盟白费工夫
-
“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
欧盟抱怨:谈了两小时,不知道美国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