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从“全村的希望”到“过时的垃圾”,这么快?
第一个点,在于2027这个时间节点,美国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执着起来了,之前一堆关于高超音速武器、新舰艇、新飞机的节点都设在2027,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时间节点肯定保不住了,于是就纷纷开始打马虎眼,说2027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啦,我们2030年以后能实现就行……
但现在从赫格塞思这个诡异的“无人机军队”的计划来说,我不觉得这些项目2027年能实现,事实上连美国人自己也是这样说,包括《防务新闻》采访的美军退役将领都在说:“这是美国陆军的领导层极为大胆的决策,尤其是把2027年设定为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留下的时间只有32个月了。”
说得不客气点,这就是一次典型的“洋跃进”,如果美军真的在赫格塞思备忘录里提到的这些项目上注入巨大资金,十有八九会得到一系列“过渡性、临时性”的东西,时间节点一不小心就过了,最后再因为更加新的技术出现,被迫取消。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样一位国防部长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挺顺理成章的
为什么各国之前在无人机、巡飞弹领域发展中通常都不会直接“下重注”,而是采取类似于风险投资的策略,广撒网,就是因为这些技术虽然未来潜力巨大,但目前尚不成熟,如果贸然进行大手笔投资,往往只能起到反效果。
只有在相关技术充分发展成熟的时候,才是开始以巨大投资,追求巨大成果的时候——这一点和中美两国发展高超声速技术的情况类似。
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巨大成本,把基础技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后才开始出现多种不同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的成品武器。
而美国方面,目前现有的高超声速武器发展计划都是基于上世纪80-90年代一系列并不成功的原型飞行器技术基础上,把巨大的资金投入在这些根本不成熟的东西上想要来个“洋跃进”,比如目前即将进入部署阶段的“暗鹰”(LRHW)导弹,其技术实际上是基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旋成体MARV试验,而不久前被海军叫停的HALO项目,基本上还是基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一系列不成功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导弹概念,只不过给加上了超燃冲压的噱头,但实际上距离成功远着呢,更不用提战斗部重量只有十几公斤的笑话一样的AGM-183导弹。
可以说这些项目就是在技术尚未成熟前提下,强行“大水漫灌”出来的恶果。
如今在无人机领域,可以说如果按照类似的搞法,直接给那些硅谷新创的无人机企业一大笔钱,然后给他们提一系列理想化的设计要求,那人家没有理由不接你的钱啊, 但……技术水平没到,你真的能做出来这些东西?
就和当年拉姆斯菲尔德的“网火”项目一样,难道那时候洛克希德公司不知道,2004、05年左右的无线网络技术是什么状态么?但美国国防部说了,我给钱,你搞就完了。
好嘞,那还能不要?
而且我跟您说,我这导弹可好——废话,“网火”项目的关键问题从来不是导弹问题啊,折腾到2011年,终于说,啊,网络技术搞不定啊,带宽不够啊,反应速度不行啊,数据链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问题啊……其实在项目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网络技术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但既然有冤大头给钱,那不挺好?万一成了呢?
如今的无人机、AI、3D打印,这些时髦的新技术名词,如果你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它们的能力和效果有一个正确的预期,提出一系列有效且合理的使用要求,投入适当的资金首先发展基础技术,在令人满意的新技术能够成功展示之后,再去发展真正能够发挥优势的新武器、新装备,这才是按部就班的科学发展,无非是这里面的有些步骤可以快一点、有些可以谨慎一些嘛。
如今的美国无人机“洋跃进”,可以预计美国接下来会出现一大堆各种无人机,但真能搞成赫格塞思要求的2027年前这个也要投入使用,那个也要产生效果吗?
通用原子能公司为美国空军开发的YFQ-44A无人战斗机,美国空军还专门发视频说这玩意“很霸道(VERY BADASS)”
那可够呛了,因为这实在不像是今天的美国能做好的事情。
倒是这次被美国人取消的项目,这里面“灰鹰”无人机停产其实不算意外,因为现在战场上这种准备冲到一线去打坦克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似乎确实生存力已经相当不足。
但有很多其他项目,可以预计会造成比较长远的影响。
尤其是M10“布克”轻型坦克、AMPV装甲输送车、悍马改装项目、新“斯特瑞克”底盘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取消而没有新的项目来弥补,那么意味着美国陆军的车辆将会陷入严重的维修危机。
因为军用装备和我们家里的小轿车不一样,它的磨损情况会很严重,当然,军用车辆也会得到更多的维护保养。但问题是,美军如今在维护保养上的经费也不是很充裕,目前的美国陆军主要装备妥善率也是往往在五成左右徘徊。
如果不对现有车辆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将其更换为新车,或者对车上的关键设备进行重新设计,那么陆军面临的车开不动、直升机飞不起来这类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所以美国陆军如果把这些更新自己手头老旧车辆的基本工作给停了,转而去在本不需要那么多经费的无人机领域“大水漫灌”——十有八九这种事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结果可能是过几年又被迫搞出来一堆新的地面作战车辆维修升级方案,而无人机项目则很可能在烧掉与效果不成比例的金钱后黯然过时。
这应该说是这些年来对美国军事技术发展的多年观察的经验之谈。
其实最近美军对于6.8*51毫米新枪的吐槽也已经开始出现了。此前还一度觉得这种子弹挺有创新意义,但后来发现它实际上配发的弹药和民用FURY弹一样,只是铅芯加铜被甲,就觉得这玩意不靠谱了。因为这种新枪的意义到底是要打远还是要穿透防弹衣呢?
当初开发阶段它就被吐槽,花了巨大的成本,甚至给步兵配发了带有火控功能的瞄准镜,最后只是让士兵能够和一个抱着PK机枪的第三世界小屁孩在2000米距离上“公平对射”,毫无意义。
后来美军就强调这个枪能击穿防弹衣,膛压如同坦克炮——据称能在600米距离击穿所有现役防弹衣——当时我就理解为它进入美军服役时就会开发类似我军的钢芯穿甲弹,然后配上高膛压、高存速,可能会给美军一种在远距离上击穿对手防弹衣而对手的5.8子弹在这个距离上难以击穿美军的重型防弹衣的优势。是不是这玩意更适合未来的“对等对手公平对抗”的战场啊?
但现在来看,并没有这种钢芯弹,而铅芯弹目前也已经有人用它进行过测试,结果证实即使在很近的距离也不具备有效击穿重型防弹衣的能力。所以看来,美军更重视的还是精度——那就是说,还是更重视和第三世界小屁孩对射……这就很无语了。
相比之下,最近俄军开始广泛使用一些奇怪口径和奇怪来源的弹药,主要用来发挥夜战优势,用小分队快速消灭乌军的渗透分队,这些弹药的特点就是能在1000-2000米距离的对射中保持相当精度并且确保击穿重型防弹衣。
这显然不是美军的6.8*51嘛……但它的实际功能好像又和美国人自吹的功能很接近。
之前有朋友就说,发现现在美军所提出的很多设想和概念,实在是非常适合别人学习,但他们自己却往往无法把这些东西从概念变成实践。从六代机到新步枪,感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呢。
那,这样好像还不错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1500亿美元额外军费咋花?投资造船反导,加强印太战备
2025-04-30 19:37 -
印巴局势紧张,双方网上掀起“假消息战”
2025-04-29 21:56 -
“不符合不对称战力”,美国再次对台拒售E-2D
2025-04-29 16:17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2025-04-29 07:55 -
台军汲取俄乌经验调整“卫戍”防务
2025-04-28 15:41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2025-04-28 12:27 -
SDBⅡ哑弹掉进也门,美媒担忧“对中俄泄密”
2025-04-28 09:17 -
-
一周军评:朝鲜建成了“武库舰”
2025-04-27 08:45 -
朝鲜新建驱逐舰入水,金正恩:将一刻不停进行海军建设
2025-04-26 10:20 朝鲜现状 -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活动
2025-04-26 07:16 -
不找了,美国海军宣布中止搜寻“尼米兹”号失踪舰员
2025-04-25 14:06 -
山东舰一月两出太平洋
2025-04-24 16:40 -
因宏观经济因素 B21项目一季度亏损4.77亿美元
2025-04-24 16:21 凉战 -
32年前“银河号事件”,如果发生在今天会怎样?
2025-04-24 07:15 中国海军 -
台海军“马公”号驱逐舰起火,台军方称将调查事件原因
2025-04-23 16:39 -
又跳票?台军回应海鲲号潜艇4月能否海试:未确定日期
2025-04-23 14:58 台湾军事 -
洛马:F35升级后 能以一半价格实现F47八成战力
2025-04-23 11:17 -
美军计划在菲租三万平库房,建立特大规模装备库
2025-04-23 09:02 -
舰艇开放!“零距离”感受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
2025-04-23 08:06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6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0“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