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战争贩子们的逻辑
而这些人却掌握着美国军政实权,这非常可怕;因为美国仍拥有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和巨大的核武库,在双方都拥有几千枚核弹的情况下,争论谁的核弹多一点少一点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美国和俄国战备状态的核武器足以给全世界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目前美国军界应对中国崛起的流行思维方式是重启冷战,也就是从前几年开始流行到现在所谓的“加大中国开战风险”,他们希望中国周边加强军事部署,来“增加中国的机会风险”,从而阻碍中国实现统一,似乎只要阻止中国统一,就能阻止中国“挑战”美国的世界霸权。
当然,上述也只是美国战争贩子们的一厢情愿。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俄罗斯自2014年以来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被北约战略压迫后的强力反击,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本国战略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一味压迫的结果只能制造出更多战争。
如果解放军的实力没有近十多年来的突飞猛进,美国如今在亚洲给日本松绑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但……如今我们看到这种场面只会把它当做搞笑
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明确感受”到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施加巨大军事压力,但那并不是因为美国人不想,或者没有施加压力;只不过,美国采取的很多在亚太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在如今中国军力迅速提高的现实之下显得不成比例。
如果中国的军力仍如同美国涉华军力报告历年来预期的那样,以线性方式而不是以指数级增长,那么我们现在当然会感受到巨大的军事压力;而这样的军事压力和美国在政治上的极限施压,就可能导致中国被迫采取更激烈的姿态;而台湾方面如果没有大陆的军力压力,其行为方式也很可能更激进,最终或许超越大陆的容忍限度,导致军事紧张和冲突。到那时,美国就会把今天对俄罗斯的话放到我们身——“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鼓励中国,而是我们没有干什么”,是吧?
现在有说法称特朗普可能正考虑对俄国做出重大的让步,甚至可能大幅度削减美国在北约的支出,收回对一些“擅长惹怒他人”的国家的安全承诺,迫使欧洲国家自己承担军事责任。同样,虽然很多美国军方人士仍在大谈“不会削减在亚太方向的投入”,但如果按照特朗普所说的大幅度削减军费,那很难想象亚太方向会完全不受影响。无疑,这不仅会引起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对,连美军内部也同会引起严重反对。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宫的争吵,以及本周空天大会上戈夫斯的这番讲话,都是对上述斗争的一种侧面表现。
特朗普的思路是战略收缩,但从他的上一个任期就可以看出,阻力是巨大的,最终能否实现是个大问题。
在此情况下, 对我们来说,短期内的风险反而增加了。过去我们说拜登政府时期最大的风险在于美国政府在军事和外交领域出现失控现象,到了特朗普任内,失控同样严重,具备“独走”能力的小团体仍然存在,且仍可能制造出一些令人意外的严重事件。
美国某些利益集团在乌克兰的“独走”,鼓励乌克兰民粹主义的行动,最终把美国和欧洲拖入战争泥潭,他们完全可能在台湾复制类似情况
在拜登时期,中美气球事件就是一起失控事件,佩洛西窜访台湾也是,都引发了中美之间的严重风波。而如今特朗普时期,围绕俄乌谈判的斗争,我们也可以看到,失控情况依然会出现,泽连斯基大闹白宫本身就可以说是一次失控情况。
在此之后,虽然明面上特朗普正在掐断对乌克兰的支援,但从实际战况来看,暂停援助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媒体声称法国“取代”美国对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援,但我们都知道北约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能力远不如美国;为了能让乌克兰在战场上支撑下去,美军相当程度上会与乌克兰存在私相授受的情况,而这显然也是一种失控。
从这些事情来看,我们不应对特朗普一些听起来对我们受用的言论给予过多重视,即使他将这些言论变成了美国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能不能走出白宫还是个问题。
所以我们的应对策略,还是要总结前几年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在军事领域的准备进一步加强。
不过,毕竟有特朗普想要“收缩”这件事,终究是一种“进步”——虽然从主观意愿上并非如此,但从客观角度讲,起到了一些“进步”作用……
这就很有趣了,“我就是喜欢看你看不上我但又不得不和我一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吧?
具体在军事技术角度而言,美国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其工业能力和军事需求的脱节。美国实体工业体系的衰退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不是一两个总统任期能解决的,持续二十年的不断投入能否让美国回到全盛时期都很难说,而如今的政策很难维持超过一个总统任期的状况下,美国工业复苏的前景并不明朗。
那么,必然出现的情况就是军力建设难度大幅提高。眼下美军最重视的几个项目都面临困境,“星座”级护卫舰的指标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已完全变成一个小号“伯克”,首舰下水已拖到2029年;“伯克3”级驱逐舰的建造工作依然缓慢,很难提升速度;下一代DDG(X)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正式开工。
空军这边,六代机项目上马又下马,下马又上马,各种扯皮,到底啥时候才能出现也不知道;“哨兵”洲际导弹严重超支,原定的借“哨兵”项目重整美国核指挥体系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也很难实现。
至于高超音速导弹,目前好不容易“黑骑士”系统终于即将服役,但这种导弹的技术水平也就相当于东风-15B,相当于给东风-15B装个更大的助推器,把射程提高到东-26水平罢了。那这后发优势美国人还得发挥好多年呢。
由于美国六代机至今连个像样PPT都拿不出来,只能把电影道具拿出来吹牛
因为俄乌战争,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陆军领域,眼下美军无法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其本国没有成熟的大规模廉价无人机制造能力,相当于要从零建立一套工业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会大有好处,但对于美国垄断集团来说没那么大的利益,所以目前要想快速实现无人机领域的工业革命,起码还得好几年。
总体来说,中美之间的比较,前几年我们称之为做存量和增量的竞争,现在看来随着美国自己的存量不断老化、加速过时,存量优势也即将不存在;而增量明显有利于中国,美国要增加它的增量非常困难。
这时候战略收缩其实是正确的选择,但奈何美国国内政治形势,尤其是几十年来养育出的傲慢心态是无法改变的,白左意识形态会继续长期削弱美国进行战略收缩的能力。
或许还是那句话吧,帝国的崩溃,往往不是轰隆一声,而是噗呲一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中国、伊朗、俄罗斯海军联合演习
2025-03-09 10:41 -
拖延一年流标6次后,台空军台东基地新建机堡终于开工
2025-03-06 18:54 -
美军最新无人船下水,研发企业称可不依赖造船厂建造
2025-03-06 13:11 -
美尼米兹号航母明年转隶诺福克 进入退役流程
2025-03-06 08:57 凉战 -
美国提要求,石破茂回应
2025-03-05 18:54 日本首相 -
菲律宾空军:找到坠毁FA50飞行员遗体
2025-03-05 14:05 -
“NGAD和制空权依然重要 不然中国人也不会造它们”
2025-03-05 13:03 -
美国考虑在太平洋进行火箭货运测试
2025-03-04 18:32 -
菲律宾一架FA50战机夜间失联
2025-03-04 12:38 -
美国空军首次官方命名无人战斗机
2025-03-04 10:51 -
“中国将制造和美军类似的核动力航母”
2025-03-03 15:58 -
波音KC46加油机又出问题:有结构性裂缝
2025-03-03 14:23 -
投标公司太少 台自造布雷艇又延宕
2025-03-03 11:34 -
一周军评:令人意外的美乌会谈后,乌克兰独自面对命运
2025-03-02 10:31 一周军事观察 -
歼-16飞行员:在空中挂着弹就是一种威慑
2025-03-01 07:12 长空铸剑 -
俄媒:乌克兰“艾布拉姆斯”坦克只剩三分之一
2025-02-28 20:52 -
五角大楼称今年9月前部署首套高超导弹
2025-02-27 18:52 -
我军075打击群在台岛东面和南面演习 台军警惕
2025-02-27 18:50 -
停产十年咋买?石破茂访美期间提出购买C-17
2025-02-27 18:50 -
投特朗普所好?美反导项目从“铁穹”改名“金穹”
2025-02-26 20:24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防长嘴硬,被最新公开的群聊原文“打脸”了
-
“美国人批评欧洲有道理,这不是侮辱”
-
被抗议后美方改行程,丹麦媒体:外交小胜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都拒绝了
-
“欧洲试图打破马斯克的星链霸权”
-
美国盟友都三缄其口,“五眼联盟”里有人跳出来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得搞国有化
-
阻止中国采矿,美议员张嘴就来…
-
荷兰大臣劝民众“买中国货前三思”,结果…
-
西方媒体急跳脚:埃尔多安拿捏欧美软肋,没人管得住他
-
无罪!李在明可以竞选韩国总统了
-
华尔兹急眼:我全责,但他是败类
-
特朗普拟对中国下“毒计”,美国农民“被吓傻了”
-
又打压!美方扬言就是要“遏华”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本国优先”?印尼前外长:各国政府要说服自己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