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火星16B”?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导弹,当然从“火星16B”这个型号来看,可能还存在使用常规弹道或使用旋成体外形滑翔器的型号,也就是“火星16”。
不过,这和此前西方猜测的“火星16”都完全无关,从导弹在作战体系中的定位来说,“北极星”是“朝鲜版东风-21”,那么“火星16”就是“朝鲜版东风-26”。
相比此前一直在努力发展但进展谈不上多快的液体导弹,朝鲜的固体导弹在2020年后的突飞猛进让人咋舌。
这也不奇怪,我国当初研制东风-21导弹的时候,就同步上马东风-21、东风-31和东风-41;当然,后来东风31和东风41的设计方案几经修改,最后真正服役的东风-31和41导弹和当初与东风-21同步上马的项目几乎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苏联当年在固体燃料技术方面卡了很久,一直到80年代,潜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的尺寸和重量依然不如液体燃料,以至于至今仍有装备“轻舟”液体燃料潜射导弹的“德尔塔”级核潜艇在役。中国通过东风-21导弹验证了固体燃料技术之后,很快用东风-21替换了东风-3,只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保留了一个东风-3部队。此后中国就在下一代导弹上放弃了液体燃料,只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幻,为了节约经费,长期保留东风-4、5导弹,直到21世纪,采用东风-26、31、31A、41这些导弹将其替换,其中东风-26导弹相比东风-4还增加了核常兼备特性,大大扩展了中远程导弹的实战价值。
不过,朝鲜今天导弹研制的“外部环境”比当年我们全靠自己慢慢摸索那是优越多了啊。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在21世纪的导弹发展进度,与该国和友好国家关系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关联。
朝鲜曾经一度积极发展液体燃料导弹,先是试图仿制苏联技术,后来又出现了更多借鉴血盟技术的“朝鲜式液体燃料技术路线”。再后来就很有意思了,随着近年来朝鲜和其主要友好国家间关系的迅速升温,一夜间朝鲜就突破了固体燃料技术,此前投入巨大的各种液体燃料技术一下就过时了。北极星系列,火星11、火星-18、火星-16这些技术水平明显比此前突破一大截的固体发动机,就突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了……
从朝鲜历次展出的滑翔器外形看,每次试飞后都对滑翔器外形进行一些修改,说明他们确实是在认真研制这个东西,也说明其技术尚未达到成熟状态。
这么看来,火星16和18先后研制成功这并不稀奇;甚至如果火星16、乃至火星-18上的部分关键器材、零部件如果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直接订货,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至于这次火星16B的试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韩国、朝鲜和日本三方宣布的试验相关数据的差异。
日本和韩国宣称他们认为火星-16B的飞行距离为600或650公里,而朝鲜宣称导弹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并且第一个弹道高点100公里,第二个弹道高点72公里。
其实简单换算一下就可以知道,日本和韩国宣布的600公里距离是有点“经验主义”的味道在里面。他们的反导雷达很可能没能跟踪上朝鲜导弹的“水漂”飞行,这也不奇怪,之前朝鲜进行类似试射的时候,韩国装备的以色列“绿松石”雷达也没能跟踪上;至于日本,由于地球曲率问题,对于在较低高度开始进入滑翔的朝鲜导弹失去跟踪也很正常。
我们知道朝鲜此前进行中远程或远程导弹试射的时候通常都采用高弹道试射,也就是弹道高度达到几千公里,飞行距离也就不到1000公里左右,但这次试飞显然不是高弹道。
这也不难理解,其实和高弹道试验一样,也是为了适应靶场环境,因为距离不够,所以不能和俄罗斯“先锋”导弹一样,前半段进行弹道飞行,在进入大气层后再进行滑翔,它只能是尽快压低弹道起滑,验证导弹的滑翔能力后,滑翔体马上向目标区俯冲,其中可能还为了避免进入俄罗斯领空要转个弯,正好可以验证一下水平机动能力,这样才能在1000公里的距离内完成试验。相当于用一个比东风-26还大的导弹,打了一个模拟东风-17的弹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靶场环境限制,也算是该验证的都验证了。
韩国根据火星16B的尺寸推测其射程为3500-5000公里,可能是按照常规弹道飞行计算的,实际上使用滑翔技术的话,根据技术水平,射程可能会上下有所浮动,不过目前还做不到当年钱老计算的理论值那样的大幅度增程,因为现代技术还远不能接近那个理论值。
朝鲜能够完成一种射程三四千公里的滑翔高超导弹的试验,最脸疼的肯定是美国人,毕竟美国人的LRHW“黑骑士”导弹至少在高超滑翔技术领域还不如火星-16B嘛。
美国“黑骑士”导弹这不是还不如“火星-16B”呢么?
当然美国人也找补,《战区》网站的文章话里话外就说朝鲜这个导弹一定有中俄的技术支持。其实我觉得甚至不一定是简单的技术支持,现在某大国各个院所、大学的“中超”试验排着队的搞,民营航天的厂家也已经好多了,朝鲜利用特殊关系弄到一些“非军标”零部件,并非不可想象。所以很有可能美国人接下来的猜测也是对的,那就是朝鲜的这个火星16B距离真正能够实用可能还有一些距离。
不过,如果朝鲜能用通过各种手段弄来的“中超”水平的零部件“手搓”出火星-16B,那么按道理来说,该国自用的导弹是不是应该远比火星-16B更先进和更成熟了呢?之前我们就分析过,美国人LRHW导弹的滑翔体技术水平大概和东风-26导弹差不多(当然在制导技术、发射车这些方面,“黑骑士”还不如东风-26),所以美国人一直在考虑增加部署THAAD,甚至把“爱国者3”导弹部署到“伯克”级驱逐舰上这样的方式(前段时间进行了“宙斯盾”系统指挥“爱国者3”导弹的试验,爱国者3MSE的反导能力比标准6强多了)来加强反导能力,争取能够保障关岛和距离中国3000公里以上距离的航母的安全。
但……大家应该还记得,美国”中国军力报告”里这几年都在提一种叫做东风-27的导弹,但你看现在它的“远房外甥”都已经出世了,那它本身什么状态?是不是美国针对东风-26设计的反导系统还没部署出来,又要推倒重来了呢?让他们自己考虑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组织联合海空战巡
2024-04-07 08:44 南海局势 -
8架台F16V战机因地震轻微受损
2024-04-03 14:26 台湾军事 -
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将作战动员年龄降至25岁
2024-04-03 13:54 -
解放军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实兵实弹演习,现场画面发布!
2024-04-03 13:27 -
美国海军调查显示,美国新一代核潜艇、航母和护卫舰等都将延迟交付
2024-04-03 11:56 -
美军下一代护卫舰 交付延期3年
2024-04-03 11:47 凉战 -
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举行联合实兵实弹演习
2024-04-03 07:54 -
拜登计划批准180亿美元对以军售:包括25架F15
2024-04-02 11:44 巴以恩仇录 -
中国参赛官兵乘运-20抵达莫斯科
2024-04-01 16:48 中俄关系 -
哈马斯:有可疑法塔赫安全部队混入加沙 计划配合以色列
2024-04-01 16:09 巴以恩仇录 -
一周军评:空警600能超过美国的E-2“鹰眼”吗?
2024-03-31 09:38 一周军事观察 -
美下一代核导弹成本上涨37%,将接受国会审查
2024-03-29 21:09 -
中方将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框架下“萨彦岭行军”比赛
2024-03-29 18:25 中俄关系 -
日海上自卫队开始接受美军战斧导弹训练
2024-03-29 09:47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2024-03-28 18:5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美海军巡航导弹潜艇面临退役,潜射垂发规模恐大幅缩水
2024-03-28 18:06 -
法国今年将向乌克兰提供78门“凯撒”火炮和8万发炮弹
2024-03-27 17:52 -
进攻,轰炸与损失 俄军在乌克兰“艰难前进”
2024-03-27 14:08 乌克兰之殇 -
日防卫省首次公布:中国无人机在日本海飞行
2024-03-26 21:59 日本 -
美国宣布援乌的3亿美元,4个月前就花光了
2024-03-26 17:4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935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