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练“现地自活”,美军要学日本鬼子?
最后更新: 2023-03-12 21:09:31首先,探测手段主要依靠被动电子侦察,同时他们认为,对手也同样主要依靠被动电子侦察手段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毕竟美国人也知道,“实践某某”星座系统的存在和战略支援部队日益加强的电子侦察手段,也已经不是可以一笑置之的东西了。
此外,美军这次演习中也演练了防御部队长时间失去与己方总部无线电通信的情况。
对于一直在电子战领域自认为天下无敌的美军来说,承认这一点倒也算是心里有点数的。
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也设想了一些措施,比如采用大气层反射(应该是指电离层散射通信)或用难以检测定向的红外光束(激光猝发通信)进行通信。顺便这里也可以看到,美军可没打算用“星链”,这东西已经在俄乌战场上被证实容易暴露地面站位置而遭到对手打击了,真正满足美军对于安全性保密性要求的低轨道卫星星座“黑杰克”目前还在研制中呢。
当然,这些通信手段也是解放军部队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的,毕竟美军的电子侦察手段比我们发展得可要早。
然而在这种尽可能电子静默的环境下,他们却又高度依赖必须使用无线通信手段的无人机,比如MQ-9,还有大量的小型无人机,这其实和通信静默的基本原则是有点对不上号的。当然,美军目前也在开展底可截获、高定向的“隐身”数据链系统给无人机用;只不过目前这套系统还没有投入使用,所以现在演习也就只好先用这套系统,然后“设定”对手无法发现就好了。
当年是我们考虑以弱胜强,现在轮到强敌考虑这事儿了
怎么说呢,这场演习看下来,试验色彩很浓,针对性也很强,至少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最有可能被当作“炮灰”使用的美军部队,率先进入了“研究以弱胜强”模式,虽然这种“以弱胜强”似乎还没有和现实对应起来。他们演习中的“红军”,从报道上来看,并没有大量的巡飞弹和无人机支援,也没有大量的两栖装甲车辆,无法模拟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机械化两栖作战战法,基本上还是以“如果对手能达到我们今天的水平,那就很厉害了”为设想来设定的,这与解放军向来在类似演习中对于“蓝军”的设置都是不吝于过分“料敌从宽”,那还是不一样。
当然,第七团也是海军陆战队的老“红军”了,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提到,这支部队经常在自己的基地快速击败其他海军陆战队部队。因为他们是美军中央司令部的“特殊任务陆战队空地特遣队”和“危机响应部队”,本身作战素质,尤其是空地协同能力还是相比于陆战队其他部队要强,这大概算是美军对于“火力优势的敌信息化部队”的理解了。
所以总体来说,这次演习某种意义上和“舰队问题”演习一样,是一种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性演习,一次演习肯定不会产生太多的结论。
据称这个第三团将会在四月份到菲律宾继续展开演习,可见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转型的试点部队,他们需要试验的还很多。
从攻城略地的急先锋,到岸防部队
不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转型对我方的主要威胁,可能和传统的认知有所区别,直接进攻色彩似乎是削弱了不少,但更加强调与海军作战互相配合了,实际上是一种转型的研究,也值得我们注意观察。
在现在的环境下,美国各军兵种必须设法证明自己在未来的对抗中有价值。
陆军因为当年冷灶烧的好,在高超声速导弹上拔得头筹,能够靠陆基中程高超声速导弹确保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上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还曾发出了“设定未来海空军作战环境”的豪言壮语,气得在高超声速导弹发展上屡屡受挫的空军和他们大吵一架。
美国空军虽然在高超问题上有点吃瘪,但毕竟他们是美国最重视的军事力量,和陆军吵架更多的也只是意气之争,并没有现实的危机。
美国海军本身就是亚太未来的核心力量,现在又和陆军联合开发新的高超导弹,所以其实没什么压力。
陆战队就不同了,他们是真的面临废除危险的。
最后想来想去,他们的命运和海军终究还是联系在一起的,海军不再设想什么几万人,十多万人跑到敌方海岸去登陆的计划了,陆战队当然只能认命,接受自己未来只能乘坐中型登陆舰,两栖攻击舰都要被海军拉去当“闪电航母”的事实。
既然如此,那就要加强和海军的绑定,陆战队之前就有声音称他们的地位会回退到19世纪,主要操作海军岸炮,当然今天就是岸基反舰导弹。
四等人终于还是回归原点了
现在看来,基本上这也相去不远,没办法,对于陆战队来说,现在就是“一切为了生存,生存就是一切”的时候了,必须抱紧海军的大腿,吃点残渣剩饭,混过去再说吧。
美国海军陆战队终于盛极而衰,我觉得也不会有军迷对于一支岸防部队能产生什么文化想象,估计未来“美国陆战队粉丝”数量大概也会减少。
不过,相比之下,解放军的海军陆战队倒是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好日子,毕竟我们要面临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尽管目前为止,陆军某几个集团军的两栖机械化旅的实力似乎依然要超过陆战队旅,但这场准备时间已经非常久的战役当中,第一波登陆部队肯定是越强越好。
而且,在解决统一问题之后,我们才刚刚要迎来走向世界的新局面,陆战队要承担的多样化任务可能会更加繁重,一支全能“小三军”迟早也会成为我们的发展方向。
这陆战队的一升一降,似乎也是两个大国此消彼长的一个小小注脚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堵开源 
-
伊朗宣布购买苏-35战机
2023-03-11 17:24 -
金正恩视察朝鲜新型战术核导弹发射
2023-03-10 09:51 朝鲜现状 -
山东舰已完成训练周期,“不久将与辽宁舰编队共赴远海深蓝”
2023-03-09 23:01 中国海军 -
耗资13.8亿美元,日本再购5架E-2D预警机
2023-03-09 18:15 -
美众议院否决从叙利亚撤军决议
2023-03-09 14:53 叙利亚内战 -
时隔25天 俄罗斯再次大规模空袭乌克兰
2023-03-09 12:23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法空军接装最新型阵风F4战机
2023-03-08 18:28 -
日本第4艘最上级护卫舰服役
2023-03-08 14:56 -
美军测试下一代陆基洲际导弹发动机
2023-03-08 12:50 凉战 -
他又警告:如不激进加息,美国经济将快速衰退
2023-03-07 13:48 美国经济 -
为向蔡英文“献礼”,台当局希望量产比“鼠式”还高的突击炮
2023-03-06 19:58 -
“中国有限的国防支出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2023-03-06 17:24 中国外交 -
从巴赫穆特撤退?乌军:还会坚守
2023-03-06 12:4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俄防长绍伊古造访南顿涅茨克前线
2023-03-05 11:45 乌克兰之殇 -
这纸飞机,真不是玩具!
2023-03-04 20:20 -
美空军唯一现役预警机机队停飞
2023-03-03 21:56 -
中国国防部工作组赴印度参加上合会议
2023-03-03 19:16 上合组织 -
美国批准售台F-16机载导弹
2023-03-03 17:33 -
美批准6亿对台军售包括F-16机载导弹,国防部回应
2023-03-03 15:47 -
主持设计武直-10的政协委员:新产品已在路上
2023-03-03 08:01
相关推荐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55“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63“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40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3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