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十分钟告诉你反导系统到底咋回事
关键字: 萨德爱国者弹道导弹东风-21D印度反导【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以色列用箭2反导系统击落了试图击落以色列战斗机的叙利亚S-200远程防空导弹。而上周萨德入韩,继续在国内舆论场内成为热议话题。本周军评,我们就以全部篇幅谈谈反导系统的话题。
以色列“箭”系列防空导弹系统
其实算起来的话,反导也算是一个世界舆论的“年经”话题了,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号称苏联研制成功“能在太空里击落一只苍蝇”的A-35反导拦截系统开始,在世界一流大国的谈判桌上,就没少为这种装备费口水。
最早的V-1000反导拦截弹,因为性能不能满足需要而被替换
正如我们此前有人说过,谈化学毒性,不谈剂量,等于耍流氓。谈反导系统,不谈目标性质,那也等于耍流氓。
目前,大家谈起反导系统,一般都是指反弹道导弹,因为巡航导弹相对容易拦截。
弹道导弹从它一诞生开始,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发射出来,对方就难以拦截。冷战时期,世界大国争相发展弹道导弹核武器,所看重的,也正是不受拦截这个特性。所以,和大部分军事技术发展从低到高的趋势不同,反导系统从一出现,其瞄准的目标就是弹道导弹家族最难以对付的乘员:洲际导弹。
冷战初期,核武器的投掷方式最靠谱的是战略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美国的B-29轰炸机面对米格-15毫无生存能力。严重打击了美国核威慑的可靠性。
严格而言,B29只是恰逢其会执行了历史上至今唯一一次核攻击任务。并非专门为核战争设计的轰炸机。而面对喷气式战斗机,B-29几乎无法穿越拦截执行轰炸任务,抗美援朝时期,在米格-15的拦截下,即使有充足的护航兵力和编队飞行火力保护,B-29也不得不从白昼轰炸转为夜间轰炸以策安全
此后美国急忙研制飞行速度更快的B-47、B-52等轰炸机,苏联随即发展图-95,米亚-4等;再后面双方又争相研制飞行速度达到超音速的轰炸机,两倍音速的轰炸机,一度还都考虑研制三倍音速轰炸机,后来又转为研制隐身轰炸机……这都是为了提高轰炸机穿透敌方防空的能力,但从费效比角度来看,如果单纯为了投掷核武器,越来越昂贵的轰炸机效率就不乐观了。因此美苏的战略轰炸机后来都放慢了速度,不再将其作为战略核武器的主要投掷工具。
相反的,洲际弹道导弹却是至今都没有十分有效拦截手段的核武器投掷工具。这一特点对于研究核战略的战略家们工作一下子变简单了。
在洲际导弹时代,核战略是十分简单粗暴的——我有多少发导弹,敌人有多少发导弹,如果我发动第一次袭击,可以用多少枚弹头消灭对方多少发导弹。敌人残存的导弹大概还有多少,这些导弹可以摧毁我的多少个大城市。这样第一轮交换后,我还能有多少残存实力……可以这样形容,就像是在直接在世界地图上玩消除类游戏一样。
冷战末期美国应急管理局对于美国遭受核攻击的预测草图,在敌对方拥有500枚可以攻击美国本土核弹头时,因为无法确保摧毁美国的核攻击能力,攻击目标主要是美国的工农业密集区域。而一旦这个数字上升到2000,第一攻击目标就是彻底摧毁美国的陆空核攻击能力,然后才是工业区域
上世纪70年代,美苏不再满足于“消除游戏”,先后开始研制反导系统,希望能够找到击落对方来袭导弹的技术途径,中国稍后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有意思的是,中美苏也是世界上在那个时代仅有的最初考虑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这背后,是因为也只有中美苏拥有覆盖本国国土主要方向的大型远程反导预警和监视系统——这些系统也是三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基础。直到今天,欧洲主要国家也没有一个拥有独立完整的航天测控系统,因此欧洲国家搞不了对付洲际导弹的国家反导系统。
法国“蒙日”号航天测量船,除却中美苏以外唯一的航天测量船
- 原标题:一周军评:反导纵横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72“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1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