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旭:未来中美关系上,中国恐怕要系好安全带了
关键字: 特朗普美国中美关系中国美国大选里根【大嘴巴特朗普四处招惹各国,观察者网曾报道,美国时间6日晚,特朗普在北卡罗来纳州召开集会发表演说时,直指中国是史上最大的工作盗窃国(There's never been a jobs theft like what's happened to this country)。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说中国是强盗小偷国家了。在2011年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也发生过。本文作者吴旭清楚的记得那让他惊讶的一幕。作者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恐怕不像克林顿和小布什上台时那样,很快能被收服。2017年,将会是中美关系事故多发年。中国需保持清醒,系好安全带。】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旭】
11月19日,在笔者的一篇题为《特朗普逆袭,是不流血的政变与造反》的文章结尾,我做出了如下的大胆预判:
“简而言之:特朗普极有可能成为像里根一样的伟大总统,但是对于中美关系来说,他和他的团队,很快会给中国带来一场噩梦。”
同时,为了给当时国内的盲目乐观情绪泼一盆冷水,我有点刻薄地挖苦道,“目前国内关于美国这次大选的报道和评论中,‘代入感’太强了——一会儿是特朗普的外孙女会背唐诗,一会儿是特朗普的大女儿内外兼修。换句话说,太入戏了,而忘了手上流汤掉水的西瓜了。”
现在读来,这句话中那“挖苦讽刺”的意味已经不那么重了,取而代之的是苦涩和沉重。
仅仅过去两个多星期,或者更准确地说,在过去的五天时间之内,国内的舆论风向标,在特朗普旋风的扫荡下,尴尬而生硬地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虽然早就预料到特朗普的团队们“很快”会给中国带来一场噩梦,但老实讲,我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快到连美国最高外交官(国务卿)的提名还没有完成,特朗普就已经在方寸股掌之间,以“电话外交”和“推特喊话”的形式,把一场“政治绞杀真人秀”,从美国赛区原汁原味地搬上了世界舞台。
关于“川蔡”那十分钟电话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各路媒体已经一窝蜂地挖出了一大堆背景资料。此处就不过多赘述了。还是说点儿大家没有说的吧。
先讲讲我为什么认为“特朗普及其团队很快会给中国带来一场噩梦”。得出这个判断,我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认知和研判。
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与以往总统都不同
第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特朗普本人对中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带有强烈种族主义倾向的负面印象。这种负面印象,是深深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中的,而且跟意识形态没有多大关系。
美国领导人里面,对于中国有负面印象的人,一抓一大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特朗普这次的手下败将希拉里,包括1993年刚刚上台时的比尔-克林顿和2001年赢得总统宝座的小布什等等。
2014年,克林顿与小布什共同出席活动。
这些职业政客的对华负面认知,大多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其实暴露出来的,更多是一种貌似高尚、实则虚伪的浅薄和傲慢。
从根底上说,这种反华反共人士,其实不可怕——用我们的话讲,是属于“可以教育改造过来的”。克林顿和小布什在刚刚上台时,都曾经基于道德义愤和战略安全考量,将中国作为排名第一的竞争敌手。
比如,克林顿在其第一年的任期内,将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与人权状况挂钩,直接造成双方将近一年时间的贸易战;而小布什在执政初期明言军事保卫台湾,并以高压态势围堵中国,上台三个月就直接酿成了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两位基本全被中国收服了。为什么?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在得出关于中国的负面印象时,他们接触和了解的中国,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肤浅的,意识形态化的,很容易在执政过程中不自觉地被现实的中国所触动,所感染,进而或多或少被同化。
而特朗普却是截然不同的。
特朗普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没停止与中国客户打交道、做生意,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形成了他特有的对于中国和中国人“非常接地气”的认知,即:
“中国人普遍奸诈狡猾,善于隐藏自己的野心和想法,其实骨子里瞧不起任何人;”“中国商人为达到赢利的目的,欺骗偷盗,无所不用其极;”“中国政府利用与美国不平等贸易中赚取的大量资本,扩建城市、架桥修路,在基础设施上已经将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等等。
这些判断,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过滤,而且在过去几十年公开、半公开的讲话中,特朗普数十次毫不含糊地大嘴直言。
比如,在2011年中国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在胡锦涛走下飞机舷梯的当口,正在接受福克斯电视网访问的特朗普口出不逊,“这是来自世界上最大骗子和小偷国家的领导人。我们不应该用红地毯迎接他,而应该把它卷起来,直接轰他回去。”
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国进行国是访问时,民主、共和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知趣地保持静默,不给奥巴马总统和中美关系添乱——唯独特朗普不改本色,继续大放厥词。只不过,当时的美国主流媒体,根本没有把他的参选和言辞当真罢了。
如果仅止于此,也用不着大惊小怪——至少说明这个在生意场上摔打了几十年的亿万富翁,对人对事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但是,此处不能不提及的,是特朗普言语神态中暗含的那种种族主义意味。而这个,就严重到家,不能不防了。
指责特朗普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倾向,这肯定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在他身上都不是多么负面的词汇了——特朗普真真正正开始跳上美国的政治舞台,就是从2011年公开质疑奥巴马的出生身份开始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美国人心里都清楚:他认为奥巴马不是出生在美国的根源因素,不是基于政治分歧,而是基于潜意识里的种族主义冲动。
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特朗普旗下所属的物业集团,就因为系统性地歧视非裔美国人,设置种种障碍不出租物业给美国黑人,受到过联邦政府的重罚。
在这次的大选选战中,特朗普在指摘墨西哥非法移民时,也不单是从经济社会议题等方面着手,而是更多地从种族的角度出发。
在谈及防止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渗入美国的对策时,特朗普的建议也不是甄别、教化、政治制度改革等等,而是直白清晰的种族主义处理方式:限制所有穆斯林入境。
有鉴于此,特里普在看待中国、中国政府、中国议题时的心态和政策导向,会有什么不同吗?也许有人会说,“不对吧。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啊?而且特朗普刚刚任命了华裔赵晓兰入阁啊?”其实,这并不矛盾——美国白人至上主义者追求的,不是种族隔离,而是“白人至上”。
台湾的这一通电话,以及赵晓兰(台湾出生,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的夫人)的任命,恰恰从侧面印证了特朗普要重整乾坤,从中国手中夺回主导权,“让美国再次伟大”。
简而言之,这种更多基于种族主义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对华负面认知,将使得特朗普在相关对华政策的立场和表述中,会更加一意孤行、偏执病态、甚至非理性,最终一条道走到黑。
特朗普身边的对华强硬派
第二点,特朗普不仅仅是一个人在冲锋陷阵,他是一个“特朗普团队”的统领者,他也是美国这场“特朗普政治思潮”中无可替代的代言人。而属于特朗普核心圈子的骨干人员,都有这么几个主要特点:强势,冷酷,死硬,口无遮拦,带有较强的白人至上主义印记;当然,还有更关键的一点是:反华(反共就更不用说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