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小宝:许多美国华人为什么支持特朗普?
——美国大选与华人(一)
关键字: 华人共和党民主党特朗普希拉里平权福利【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魏小宝】
美国大选进入决战阶段,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开足火力抹黑特朗普,但特朗普的支持者仍然很活跃。
令人意外的是,在特朗普的支持者阵营中,出现了不少美国华人的身影。
华人支持特朗普,打破了许多既定的思维:第一,美国华人对政治很冷淡;第二,华人如果参与政治,作为少数族裔,也应该倾向于民主党。也就是说,在美国格式化的政治格局中,华人应该天然地被民主党“代表”。
几十年来,美国华人一直是一个被美国政治界和主流媒体忽视的群体。但是这一次,由于华人不再接受被“代表”的地位,美国主流政治界和媒体开始注意华人的声音。那些敢于打出旗号,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华人,特别引起注意。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和《洛杉矶时报》,采访了这部分华人,想了解他们支持特朗普的原因。
支持特朗普的美国华人,来源: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1]
但是,在美国主流政界和媒体的政治正确下,并不能揭示美国华人的特殊处境,也不能反映华人的诉求。华人在美国,既不是主体族裔,和非洲裔、拉丁裔等少数族裔也有明显区别。长期以来,华人对传统上是白人党的共和党比较疏离;同时对民主党的族裔政治也缺乏认同,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
民主党的“福利换选票”戏法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转向泡沫经济,放弃了作为实体经济基础的制造业。美国国内的传统制造业纷纷倒闭,在制造业部门稳定就业的工人被解雇,只能转入就业很不稳定的服务业。原来制造业部门的强大工会组织遭到重创,动摇了罗斯福新政以后民主党的基层政治基础。为了稳定票仓,民主党瞄向了底层的少数族裔,转向了族裔政治。配合族裔政治的,是平权政策和福利政策,主要覆盖的是底层少数族裔,包括非洲裔和拉丁裔。
平权政策(Affirmative Action)始于上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时期,时值美国民权运动高涨,美国政府为安抚黑人的抗议,相继出台多项法律和政策,规定政府部门和联邦资助的机构,必须录用规定比例的黑人等弱势族裔。
平权政策,实际上是回避了种族问题背后的社会因素,仅用倾向性政策来安抚弱势族裔的不满。平权政策在实施中,实际就造成相关部门为达到比例要求,不得不大幅降低对弱势族裔的录用标准,造成了对其他群体的“反向歧视”。平权政策从实施以来,一直争议不断。
非洲裔是希拉里·克林顿的铁票仓,这不仅因为希拉里多次为“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背书,更大的关键是希拉里背后的比尔·克林顿。比尔·克林顿号称“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在1995年决定维持并加强平权政策。
这一决定,不仅惠及比尔·克林顿本人,帮助他挺过了任内的“拉链门”等丑闻,现在还足以泽及希拉里,为希拉里冲击白宫加分。
标语内容是:谢谢你们!比尔·克林顿和希拉里·克林顿:从1995年起,你们一直帮助我们的家庭。我们永远感谢你们!
通过平权政策被政府等机构录用的少数族裔,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少数族裔仍然处于贫困中,需要依靠政府福利为生。民主党的福利政策,对底层少数族裔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美国的政治格局中,少数族裔有很特定的含意,即指处于社会底层,先天禀赋不足,缺乏竞争力的群体。平权政策和福利政策,事实上仅仅是一种救济措施,并不能为这一群体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但是,对于底层少数族裔来说,既然缺乏发展机会,也很难向上流动,平权政策和福利政策就是最后的保障。
在这种“福利换选票”的戏法中,底层少数族裔只能一直接受被民主党“代表”的现实,几十年来一直充当民主党的铁票仓。
- 原标题:魏小宝:许多美国华人为什么支持特朗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谌海滨
-
最新闻 Hot
-
“斯塔默这么努力地讨好特朗普,但没回报”
-
特朗普最新对朝表态
-
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
“一些政府打电话来问:中国已深耕十年,我们咋追?”
-
围岛集结、多向抵近!现场视频来了
-
龙应台:赖清德错了,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
-
她又来:美欧相争,中国得利
-
“说好的补贴不作数了,美商务部长还让学学台积电…”
-
美国学者开始“流亡”
-
美媒质疑:这事真怪得着中国么?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
“‘AI末日论’是美国的误导,我们的命运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将是“解放日”
-
马斯克5月底离任?特朗普:我会挽留他
-
“冯德莱恩骂我半小时,说我是白痴,就因为…”
-
“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