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峰:给朝鲜算笔账,看这次能挺多久
关键字: 朝鲜朝核问题安理会制裁决议制裁朝鲜决议朝鲜经济制裁朝鲜安理会制裁朝鲜另外,以上数据还不包括原油,从2014年起在中国海关出口统计内,向朝鲜的原油出口一直为零。但按常识,少量进口成品油(全年仅值1亿多美元)不可能满足朝鲜对“工业血液”的最低需求,应该另属诸如人道主义援助项目的归类。
不过2270号决议对朝鲜的进口限制并没有增加很多,无论是中国和俄罗斯坚决反对“制造朝鲜崩溃”式制裁的态度,还是对制造出人道主义灾难后舆论反弹的顾虑,安理会最终只将进口禁运扩大到了所有类型的武器、直接与核生化制造相关的设备与技术、以及航空和火箭燃料。这些与朝鲜平民的生活影响和交汇都不大。同样,考虑到对民生的影响太大,中国也不太可能全面停止对朝的石油供应,但一定程度的缩减恐怕不可避免。
2270号决议的威力
2270号决议的重点在于首次将朝鲜的主要出口商品、以及运输方式、资金运作渠道都全面纳入了制裁范围。以往这些措施即使策划单独实施,也一直为中国和俄罗斯所反对,此次却一股脑通过,组合后的威力更有叠加。
下图是中国2015年从朝鲜进口的主要商品数量与金额(按四位码细分类别):
可以看出,朝鲜出口以矿产品及其粗制品和成衣制造为主,后者据了解以代加工业务为主,它最重要的外汇支柱还是矿产品。以最大宗的煤炭为例,在全球煤价低迷的情况,去年仍然出口超过10亿美元,对薄弱的朝鲜经济来说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根据新决议,不仅朝鲜目前最主要矿产品——煤和铁被列入禁售名单(除民生目的外),而且其另外几种主要矿产品钒、钛、稀土以及黄金,更被完全禁止出口(甚至不得以民生目的为理由出口)。仅此规定得到各成员国执行后,朝鲜的外汇收入就极可能剧降一半左右。
除了对部分产品直接禁运之外,对朝金融制裁的力度也是二十多年来空前的。根据2270号决议,各国将要在90天内关闭朝鲜金融机构在本国的分支,除了人道主义援助、禁核和外交活动需要外,停止或关闭本国金融机构在朝鲜分支的营业。
这意味着朝鲜与外界的几乎所有金融联系,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保险、担保等,都将被全面切断,制裁力度甚至超过了几年前伊朗所遭遇的。毕竟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是由美欧依据本国法律单方面发起的,未经安理会授权,其它国家和地区没有义务遵守,也总有少数金融机构不在乎美欧的报复威胁。例如中国的昆仑银行就趁机承揽了中伊贸易结算的独门生意,利润火爆。即使如此,由于结算、转账、提款上的困难,伊朗外贸仍然严重受阻,进出口成本也被人为大幅提高,整体经济因此受到重创。几年后不得不与伊核六方(安理会五常+德国)达成了核问题协议,换取解除制裁。而朝鲜现在面临的金融制裁强度,甚至可以说加倍于伊朗。
此外,2270号决议还对朝鲜对外交通运输作出了极为严厉的限制。现在根据决议,联合国各成员国都有义务对源于或经过朝鲜的所有货物进行强制性检查;朝鲜船只和飞机被严格限制入港权,甚至重要的航运企业“朝鲜远洋海运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全部隶属船只都被列入冻结资产名单,又禁止向朝鲜提供租船租机服务。朝鲜现在就不强的跨境运输能力,必定会因此进一步萎缩下降,这又将牵连、打击到仍属于合法的朝鲜对外贸易项目,无疑于雪上加霜。
朝核问题何去何从的关节点将至
笔者在2013年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就曾预测:尽管中美间有相当程度的互疑,对东亚以至全球秩序的长远设想上也有重大分歧,但朝鲜核问题却是一个特例,两国的立场反而在逐渐趋近。朝方再激进的动作也只会进一步加强中美要求朝鲜彻底弃核的决心;而推动朝核问题政治解决的现实途径只有向朝鲜施加真正的经济压力,但还需要等待推动踏出这一步的时机。现在看来,最后逼迫中国下达最后决心的,果然还是朝鲜忍耐不住、再次突破底线的挑衅。
无庸讳言,谁都能看出中美在东亚安全格局的塑造上不但有分歧,而且分歧相当大,站在朝鲜的立场上,它企图利用这种矛盾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也无可厚非。所以在朝鲜几次违背对中国的承诺,反复试探新底线之后,中国仍然一直在多方压力下,坚持主张朝鲜的正当安全需求,坚持维护朝鲜正当的经贸权利。但有一点是其不应该越过的底线,那就是不应该企图利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中朝友好互助条约》法律上仍然有效)和对中国的地缘意义(东北华北的陆上大门),以自身为导火索挑动中美间再冷战,通过让整个东亚重回两个阵营高度紧张对峙的办法,来摆脱自己孤立且落后的国际处境。
笔者注意到至今仍相当同情朝鲜的人士往往主张:有没有朝核的借口,美国都是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所以朝鲜在客观上并没有对中国的利益造成多少实际伤害。
坦率地说,这种辩护是建立在“日韩政府完全只是美国傀儡”论基础上的,但事实上即使在朝鲜战争时期,李承晚政权尚有自己的算盘,会给美国扯后腿,何论现今?且不说在朝鲜这波“氢弹试验”和“卫星发射”前,韩国对于要不要、如何、何时布署萨德系统的犹豫心态是非常明显的。即使退一步说,美韩政府也许对布署萨德系统早就有了统一意见,青瓦台的犹豫只是对外作秀,但“需要作秀”本身就意味着美韩在“软实力”损耗上的顾忌,而每拖延布署一天,对正在安全领域硬实力上抓紧补课的中国来说,也都是有益的。
然而,朝鲜无视安理会的再三禁令(作为联合国成员国,朝鲜有义务服从安理会的决议),四度核试验、发射远程火箭,客观上给美韩加速布署萨德系统、加强军事同盟制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如韩国国内就从原来的二分看法迅速变成了压倒性支持——甚至反过来指责中国长期“纵容”朝鲜。这些难道不是客观事实吗?没有这些事实俱在的再三“背刺”,中国不是忍无可忍,又怎会直接支持如此严厉的决议案?
现在2270号安理会决议已经出炉,这份对朝鲜经济要害几乎全覆盖的制裁计划,如果得到各国比较认真的履行,那朝鲜将第一次真正为保持实际核地位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对于朝鲜精英阶层来说,外汇收入的骤降,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他们近年来颇有改善的生活条件。这对于朝鲜最高领导人个人来说,又将是一个额外的挑战。而无论如何,在各方都近于打出各自的王牌后,朝鲜核问题乃至半岛长期安全格局何去何从的关节点,最终浮现恐怕就在一两年之内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