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钊:银行业“脱虚向实”,正在进行中
关键字: 银行“脱虚向实”脱虚向实银行拆借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中国金融体系【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钊】
问:企业如何快速做大规模?
答:不断借钱。
问:银行如何快速做大规模?
答:互相拆借。
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白)、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橙)。来源:BLOOMBERG
上图数据来源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其中的白线可以简单理解成银行借给其他银行的钱,橙线可以理解成银行从其他银行借的钱。两者之间存在背离,原因是债权科目更大一些,比如债权科目包括对其他银行的股权投资(负债端在实收资本中反映),再比如债权科目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负债端在债券发行中反映)。细节不再赘述。
可以看到,银行间的拆借规模,自2010年开始快速扩张,在2016年见顶,与中国金融体系从自由化到去杠杆的大周期高度吻合。2017年,银行借给其他银行的钱,以及银行从其他银行借的钱的规模双双出现下滑,显示出银行业的“瘦身”正在进行中。
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蓝)、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环比(橙)。来源:BLOOMBERG
但是如果进一步考察一下过去三年的12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和负债科目的环比变化,可以看到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就是2017年12月,债权环比的环比增长远小于负债,这是反直觉的,因为上文提到,债权的科目范围比负债的范围要大。
这说明至少在12月,银行从其他银行借的钱,基本上没有再借给同业,那么钱去哪儿了呢?要么补充了本行流动性,要么就是投向了企业贷款等实体融资,这就意味着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的空转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果这个现象未来持续出现,那么可以视为银行正在脱虚向实的一个验证。
图:银行实收资本
金融严监管的一个核心影响是表外资产回表,回表必然会带来银行对资本的需求,2017年12月,银行资本环比增长1860.5亿元,呈现出陡然上升的姿态,预计2018年银行持续补充资本将成为主流。
2017年12月,M2增速8.2%,又创下历史新低,2017年全年M2增速基本上都徘徊在低位,M2的计算是来源于“存款性公司概览”,我们来考察一下推动M2投放的四个渠道,分别是国外净资产,即外币流入结汇带来人民币投放;对政府债权(净),即政府存款的吞吐带来货币投放;对非金融部门债权,即银行对企业和个人贷款带来货币投放;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即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带来货币投放。
图:国外净资产同比(蓝)、对政府债权(净)同比(红)、对非金融部门债权同比(绿)、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同比(紫)
从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到,2017年M2增速屡创新低的主因是两个,之一是财政存款的支出比较弱,之二是金融监管加强,银行通过非银渠道派生信用的能力大大受限,一个数据印证,是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股权及其他投资”持续萎缩。
图: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资金运用:股权及其他投资
基于上文的分析,如果说2017年银行业的主旋律是“监管”和“瘦身”的话,那么站在2018年年初,银行业已经有了一丝“再起航”的意味,只不过此时的银行,已经摆脱了过去的同业嵌套模式和资金内部循环,更加注重支持实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万钊”,观察者网经作者授权特别发布)
- 原标题:万钊:银行“脱虚向实”,正在进行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2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98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0“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6“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