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足球转会市场 中国资本姗姗来迟?
关键字: 切尔西球员足球皇马凭今时欧陆经济之萎靡,逆市大涨的情形实不多见,然而足球转会市场却是其中之一。
伦敦时间上周三8月31日晚上11点,欧洲转会窗口正式关闭。切尔西如愿签下了旧将大卫·路易斯,热刺翻尾牌抢到了欧洲杯表现抢眼的穆萨·西索科,各大俱乐部在最后一天忘我的挥洒着支票,把这场盛宴推演到了最高峰。
一觉过后,数字出来了。今年的夏季转会窗口,英超各大俱乐部联手烧掉了11.65亿英镑,平均每支俱乐部花了超过6000万英镑,仅最后一天的豪门盛筵就签下了1.55亿英镑的支票。这样就完美的超过了去年8.7亿英镑的总支出。
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上演了几乎整个盛夏的博格巴转会大戏,在这个季节的尾声,这名23岁的少年以8900万英镑的世界第一身价跌跌撞撞加盟曼联,皇马球星贝尔保持了三年的转会记录就此终结。
靠着卖博格巴得到的巨额收益,尤文图斯转手以7530万英镑的天价豪购了已渐入老迈之年的伊瓜因,又为这个盛夏填了一抹色彩。
金元足球的概念是准确的。很多时候,这种价格的上涨已经不是指数意义可以形容的,很多时候我们也发觉自己愈发看不明白这个世界了。博格巴在欧洲杯决赛赛场上的表现堪称灾难,他指着队友谩骂的场景将永远留在世界足坛的映像志里。法国队失去了冠军,而他的价格却涨到了一亿。
要解释这个复杂的画面,需要从球员的估值方法谈起。
球员估值模型
本世纪初的十年是足球市场商业化逐渐成型的十年。因为有大笔的商业进驻,皇马、巴塞罗那等传统豪门的实力进一步扩展,也出现了切尔西、曼城这样的财阀俱乐部,在这个过程内,球员的身价水涨船高乃是自然之事。
然而即便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即使是欧洲顶级豪门,在购买球员的时候更多地也还是凭借业界均值、经验和直觉,不会把经纪人圈里充满着技术系数和商业变量的估值模型太当回事。
正如英国Prozone Sports公司的高级经理Paul Boanas所说的,“过去几年中,俱乐部往往都采用传统的选秀方法,整个流程中并不会充分利用客观的数据和信息。他们大致看一眼进球数、助攻数、年龄这样最基本的信息,顶多再衡量一下商业方面的收益”。
那个年代,业界的良心价格还是十分稳固的。一名出色的中后卫的价格区间就是800-1500万欧元,后腰2000万欧元左右,世界级的前锋由于吸引眼球太多,可以以比较缓慢的速度小心地向5000万以上的数字攀升,稍稍刺激人们对于球员身价的认知极限。
进入第二个十年,一切在快速的变化。赛季进球、助攻、年龄,这些仍是最基本的模型象限。然而在此以外,已经出现了“德国转会市场”、“足球天文台”这样的专业价格评估机构,更多的变量被套进球员估值模型,更多系数被愈发精细化。
比如,进球和助攻的意义将被更为深刻的估算。一名在世界杯、欧洲杯和欧冠联赛大放异彩的球员,是不会被简单的按照进球数和助攻数投入估值模型。个人的高光表现将被结合比赛的重要性赋予不同层次的含义,匹配不同的折现系数。
阿森纳的小将贝莱林不过是在同拜仁慕尼黑的欧冠比赛中上演了数次强行超车过人的好戏,身价就得到了翻倍的增长,而这些数据都将被以极其熨帖的方式准确的反映到其个人成长曲线里。
比如,球员伤病的折旧情况也需要被精细化。一家来自澳大利亚的可穿戴技术提供商Catapult Sports就通过可穿戴设备中产生的数据,来帮助俱乐部获得更加准确的洞察力,赛季前该公司会按照客户要求对球员进行测试,让他们在每天的训练中佩戴并将数据传输回来以供参考,帮助买方获得更为可靠的第三方球员健康数据,并设定更为准确的折旧系数放到估值模型里。
过去一名球探想要考察一个球员最多前往观看3-4场比赛,然而这种方法或许存在短视的可能。随着球探行业的逐步专门化,出现了更为专业的视频球探,他们的工作仅仅是坐在家里观看球员出现过的所有比赛,并且针对其职业生涯绘制状态曲线,从时间轴上科学的界定这笔交易是否合算,出现在波峰还是低谷。
再比如,对球员违约金价格的保护和反保护也更为深入。去年英超新科冠军莱切斯特城队由于夺冠经验并不丰富,对明星球员的违约金保护十分不够,转会窗口刚刚打开,核心中场坎特就被财大气粗的切尔西队轻松触发门槛价夺走。当家中锋瓦尔迪和马赫雷斯整个夏天都在被豪门球队勾引,经历了无数虚惊,最终凭借高价续约留队。
足球天文台统计的今夏球员转会溢价,单位百万英镑。比如他们认为第一名伊瓜因买贵了1900万英镑。
伴随着球员身价的上涨,整个薪资水平和转会价格的翻倍上涨几乎是不可避免,热刺的核心中场埃里克森目前正在续约谈判,其签约时的周薪仅仅3.2万英镑,这次球员开出的价码为15万英镑,足足翻了五倍。然而按照现在转会市场的竞争逻辑,不出意外,这个薪水,球队还是会付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