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中国经济,切勿远离常识
3月经济指数剧烈下滑,引发议论。之前观察者网已经发表文章分析数据下滑原因。今日特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一起探讨经济指数话题。本文作者曾亲历西方各国经济危机,洋朋友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失业、拮据,当下中国经济现状则完全两样。但常识有时抵不过拥有话语权的人。[全文]
-
保护环境,钱才是大问题
中国梦的基石,不只是财富与收入,还应是生活环境的完善与优化。环境治理是长期工程,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应,各级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在财政分配上也处于弱势。将社会资金吸纳到环境保护中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环保决不是只投入不产出的行业。[全文]
-
中国智库何惧跨国交流?
在中国,智库仍是新生事物。目前世界关注中国的热情与日俱增,中国智库学者更应抓住机会,敢于走出去,善于请进来,解读中国政治的客观进程、经济的事实情况、社会的复杂博弈,辅助推进国家的公共外交,促使西方理论界、舆论界摆脱看中国的旧有套路。[全文]
-
总理的信号
3月1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给2014年两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记者招待会中,李克强总理透露了不少新信号,对重点改革领域进行再次强调,对一些大问题再次详细阐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改革举措追踪”课题组第一时间整理与追踪,罗列其中11个总理透露的新信号。观察者网全文发布,以飨读者。[全文]
-
比较中美日三国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对民众与国际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做正面回应。过去,不少人会羡慕西方政治的美感,尤其是华丽的演讲词藻和丰富的政治表达,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学会比较各国政治措施的实际效果。比较中美日三国政府报告的改革内容、落实程度以及改革情感,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全文]
-
访谈王文:个人转型与家国担当
作为前《环球时报》的评论执笔者之一,王文曾是中国传媒舆论旋涡中的人物。2013年初,王文出人意料地辞职,参与组建新型智库“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淡出媒体到底为了什么?他和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这一年又做了什么?完成巨大跨度的职业转型后,王文对中国现状又有哪些新看法?观察者网余亮就此采访了王文。[全文]
-
重新发现中国优势
12月9日,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挂牌,本文是作者在成立大会上的发言:研究中国发展模式,要做好“大众传播”和“代际传承”。有时我发觉,越经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瞧不上中国人自己,瞧不上父辈,瞧不上那些土办法。到底是哪些学者或思想家推动着研究中国发展模式的进程呢?实际上是由三类学者在推动的。[全文]
-
爱国主义才是美国的“顶层设计”
任何一个到华盛顿来的人,都会为华盛顿的政治架构的清爽而惊叹。一些人希望中国政治体制向美国靠拢,希望像美国政府成为一个“小政府”的国家,这大概也是主要依据。但真正的华盛顿并不小。太大了!华盛顿“大”的源由,关键还在于人,尤其是爱国者。美国是怎么鼓励爱国者的?至少有五种重要手段…… [全文]
-
王文赴美日记之四:中国应当一个优质土豪
这次访美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礼遇”。细细琢磨后发现,这些礼遇不是来自官方的安排,不是刻意装客气,而是反映了美国人对华心态微妙却显颠覆式的调适。连续几场智库座谈会,我都会摆明到美国“学习”的来意。但对方都会很热情地问:“这些问题,中国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有什么经验?”[全文]
-
王文赴美日记之三:我差点被美国警察击毙
美国是全世界国家中最优异的垄断者,尤其是垄断暴力,使得每一位在美人士,都要“守规矩”。我在美国也险些因为“不守规矩”被警察击毙。美国最聪明、最富有、最能干的那批人,无论是捐款搞慈善,还是演讲、办智库、办大学,都在用各种手段帮国家规训国民的价值观。[全文]
-
王文赴美日记之二:美国对中国依旧存在七大优势
赴美第二天,在哈德逊河上远望纽约全貌,细毫没有五年前来时的兴奋。过去,很多中国人往往过于迷恋美国民主,将美国强大的终极原因归究于美国制度的精密设计,但这种观念偏好很难解释为何同样是一种制度,美国在二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国力却出现了明显的相对衰弱。尽管如此,美国还是有以下优势值得中国借鉴。[全文]
-
王文赴美日记之一:美国不一定美,瓷器不一定脆
我们以为很了解美国,但那些了解可能是错的。过去与朋友讨论这些时,有人反驳:每年为何那么多人移民美国?这不妨先问一下2000年后那些卖房卖车移民美国的中国同胞。2006年,人民日报著名记者丁刚就写过《脱美国化:中国现代化不可回避的话题》,引起了不少关注。本质上讲,去美国化,其实是一种“回归中国化”。 [全文]
-
非洲是乐土,更是好学校
笔者受“感知中国·非洲行”之邀,正在非洲考察。在笔者所坐的埃塞俄比亚航班上,85%以上都是中国人。他们大多是普通劳工。经济全球化大潮下,民众用脚投票是商机优劣的最好证明。不过,中非关系受到欧美舆论挑拨、社会阶层之间的误解等困扰越来越激烈……而单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至少应该对非洲有“感激与学习”的心态。[全文]
-
现场观察:兴教寺纠纷比西游记复杂
西安兴教寺拆迁风波引发网络讨论,观察者网专访身处现场的专栏作者王文。王文说,兴教寺当地的情况要比网络上所能看到的情况复杂。当地意见认为寺庙是不可以拆的,但可以扩建。所以许多当地人还是希望拆外围建筑,因为拆了之后能够改建,能够给当地居民百姓带来收益。[全文]
-
北京
2013年希望中国各地能少一些雾霾,更多一些蓝天。崛起到今日,能够毁了咱们这个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民族命脉的唯一武器就是生态灾难,这不是玩笑,而是某种几率。2013年希望国家与每一个人都着力于消灭这个可怕的几率。[全文]
-
我离开了一个正在复兴的美国
本文为王文此番美国之行的最后一篇观察。作者离开美国的时候,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没有了选战喧哗的美国,其面目更加“真实”:基础设施开始逐步翻新,失业率正逐步降低……作者问:种种迹象是否预示着美国正在复苏?是否需要反思自己对中国的乐观主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