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钧: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呵呵
关键字: 武媚娘武媚娘传奇随着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热播,相关话题也层出不穷。无论是演员的颜值、拍摄的手法还是使用的道具,这都是一部制作宏大的良心巨制。但和“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的目标距离还远。该剧虽然在细节考证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历史错误,下面具体分析。
1. 到底是徐姐姐还是徐妹妹?
电视剧一开始就是贞观十一年,武如意与徐慧二人进宫,两人结为姐妹。武如意称徐慧为徐姐姐,徐慧称她为如意。
但据史料记载,徐慧生于贞观元年,初进宫时才11岁,武则天当时14岁。所以,真要结为姐妹,也应该是“武姐姐”“徐妹妹”的称呼。剧中徐慧变身徐姐姐的原因,除了没有详细考证年龄外,还可能是编剧为了将武如意塑造成少不更事的形象,使后来姐妹反目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2. 太宗喜欢的是谁?
历史上,太宗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武如意那样平方脸、宽前额的姑娘;他喜欢的是绰约风姿、皮肤细白的女人,要娇媚娱人,却不必练达。长孙皇后死后,徐慧便开始得宠,逐渐从五品才人升到二品充容,而武如意一直是不得宠的五品才人,十四年来和太宗皇帝就没有怎么接触,因此她才会将前程押在晋王李治身上。
另外,电视剧开头有个放花灯的情节。徐慧的灯里有一首诗,是太宗年轻时所作;如意的花灯内什么都没有。近侍解释说是武如意无所求,这明显是主角光环开启。实际上,徐慧天生聪慧,八岁即可写文章,才华出众;武如意仅受过普通教育,对文学毫无兴致。
3. 黥毒真的存在吗?
剧中,郑婕妤中了一种漠北奇毒——黥毒,当场立毙,七窍流血。导演还特意让演员化了个七窍流血的模样。
所谓“七窍流血”,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的描写中,是一种极度夸张地描绘中毒而死的手法。
另外,剧中这种“漠北奇毒”毒性极强,对此的描述是中毒者立毙。但古代根本不存在那种“立毙”的毒药,那是现代毒药才有的效果。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毒药有:断肠草(毒死神农)、鹤顶红(砒霜)、乌头、牵机药(毒死南唐后主李煜所用的药)和见血封喉(箭毒木),毒性最强、见效最快的也要将近20分钟后才会发作,中毒者痛苦大约两小时后才会死亡。
因此,古装剧里中毒立毙的情节几乎不可能,完全是因为编剧缺乏毒理知识。
4. 唐代大朝会,三年一次?
罗将军对武媚娘说:“这个大朝会是三年才举行一次的盛会,诸国使臣都会来朝拜。”
错。
按照唐代的朝会制度,朝会分为“常朝”与“大朝会”。所谓常朝,即日常定期举行朝见皇帝,奏请军国要务、处理行政事宜的活动,即所谓的“上朝”。常朝的定期不同,一般与皇帝的勤政与否息息相关。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每日都举行朝会,所谓夙兴夜寐;西汉宣帝亲政后,规定每隔五日一上朝视事,并将其作为定式,开启较为规范的朝会制度;贞观初年,太宗日日临朝,后改为三日一朝;高宗即位初期恢复日朝,随后长孙无忌等奏朝中无事,改为隔日一朝。
而大朝会作为庆典礼仪又称为“朝贺礼”,是在每年的元正(元旦)、冬至(或冬至后一日)以及大庆之日(比如万寿节)三大节日(有段时间还包括夏至),亲临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外国使臣朝贺的庆典大礼。
因此,这样的大朝会是每年至少举办三次而非三年举办一次,大概是编剧参考相关资料的时候出错所致。
5. 皇帝的着装简直是胡闹!
剧组对唐初的女装服饰考据到底是花了很多功夫,很多服饰与头饰都有模有样。但是对男装的使用就纯粹胡闹了,典型的就是剧组拿皇帝陛下开涮。整部剧,太宗出场最多的造型是这样的:
且不说皇帝头上那个冠是什么东西,单按照出场的次数,这套也应当算是常服。但是真正的天子常服是这样的:
图片/@燕王WF
皇帝平时游玩嬉戏穿这样:
图片/@燕王WF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73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22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39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80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